華文網

老故事+老照片:30多年前,西安人愛情的模樣

▼▼▼

明天就是“七夕節”了,這個源于漢朝的中國“情人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裡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在這個浪漫的節日裡,平時羞於表達愛戀的男女,都以不同的形式來吐露情愫,

表達愛意。

古人通常以寫情詩來向心愛的姑娘吐露心聲,像“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等寫七夕的詩句流傳至今。而三十多年前的時候,不像現在有巧克力、戒指、玫瑰、朋友圈等來傳情達意,那時候人們是如何表達愛意的,以及他們的婚禮是怎麼進行的?今天就給坊友們分享一個三十多年前的愛情故事和一組三十年多前的婚禮照片,

帶大家感受一下屬於八十年代的浪漫和甜蜜。

那年,雜貨鋪新來了美女

70年代的最後一天,我才從農村被招工進城。

一個晴朗的冬日,我到同學柳槐演家串門,見他家來了客人,就知趣地托詞告辭。而柳槐演卻一把拉住我的袖子不讓走,倒出一大杯白開水笑吟吟地說:“咱東頭的雜貨鋪新來了個俏妹,叫小媚的,你知道不?”

小媚?雜貨鋪的美女,我曾留意過。她的一雙大眼睛水汪汪的,

眉毛微顰,高鼻樑,皮膚雪白,個子高挑,腰肢苗條,兩根大辮子,一口利索的京腔。只是臉龐顯得稍微有點長。

柳槐演抬手一指他的客人繼續說:“你看咱夥計,你認識吧?名字叫大面,他明明看上了人家,可不敢給人家挑明,這半年裡頭,成天逛雜貨鋪成癮,不是買蠟燭火柴,就是買衛生紙,打醬油醋,家裡堆成山了,都能再開個雜貨鋪分店了。”

▼八十年代的西安街景 圖網路

我心裡暗笑。那小媚一看就是比較含蓄穎慧的,她心裡應該是明白大面意思的,估計多半看不上大面。可憐的大面堅持在雜貨鋪買了四五年的東西。無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風雨不輟。沒事就在雜貨鋪附近逡巡。大面還騎車跟蹤過她,只是膽怯,尾隨得太遠,

每次都跟丟了。

柳槐演在當時算油的,暗暗給小媚寫了封信,喜滋滋地拿了回信同我一起拆開看。信裡小媚用一張包點心用的薄麻紙上只一股腦寫著幾個批評的詞。柳槐演看後大怒,發誓今後一輩子也不去雜貨鋪。並掏出火柴來將信件焚燒。燒完之後,柳槐演竟又笑眯眯地搖搖頭說:“無所謂無所謂,尋咱的女娃用鞭子吆呢。”

▼八十年代自行車是主要的出行工具 圖網路

在一個仲夏的午後,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空氣裡充滿了蟬鳴。我想到小媚嬌媚害羞的樣子,心血來潮一橫心去了雜貨鋪。我買東西時總覺得她看我的眼神有點凝滯,好像是霧一樣的朦朧。於是,我當面約她去公園。

我騎車子帶了她,颳風般飛快去了東郊的興慶宮,她雙手夾著我的後腰,一路笑駡騎得太快,說我瘋了。在那裡,走遍了小橋池塘和假山林蔭,牽著她的手鑽進了土丘上的叢林。拍完一個膠捲後,我買了一瓶顏色淺黃的香檳酒(香檳酒是8毛2分),和她在法國梧桐蔭下席地而坐,輪換著對瓶口喝完了。

那天,她穿著粉色無領的確良短袖新襯衣,淡灰色的確良新褲子,蹬一雙紅色的新皮鞋,梳著兩條大辮子。頭髮裡散發出含果香的洗頭膏味道。就坐在青磚臺階上,雙腿微曲,雙手抱著膝蓋。

當時熏風徐徐,我看到濃蔭蔽天的花壇,一束陽光穿過法國梧桐的縫隙,照射在她白嫩的額頭上,襯映著她美麗紅潤的腮上一層纖細絨毛,仿佛春花飄落般令人怦然心動。驀地想起杜牧的《悵詩》:“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乃給她講了一遍。

她似懂非懂地頻頻頷首,她聽別人說過我是愛文學的,見過我寫的手抄本。後來她忽然說,有人給她介紹了個大學生,人家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家裡經濟好,是幹部……

那瓶香檳酒她喝得少,我喝得多,我頭腦微醺,多少有些酒意。聽她這麼一說,猛然弄不懂她的意思,觸動了自卑而敏感的神經,心裡有些急躁,立即站起來不耐煩地賭氣擺手說:“算了算了,咱走,回去吧!”

她一直微笑的臉色忽然有些僵滯,皺著眉頭不知所措地站起來。這樣也不能算是約會,以後就幾乎與她沒再見面。我記得當年曾作過一首歪詩,謹記錄如下:

一笑莞爾來娉婷,共車嗔疾意非輕。

綠坡草絲遞纖指,紅葉蟬鳴飲香檳。

解詩白雲山已老,枝頭杏子猶青青。

黛眉顰時怨如悵,霞光春腮似飛英。

後來雜貨鋪拆遷了,我如今已年屆半百,也不知她的下落。估計是給大學生做了老婆,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我一直希望把我拍她的照片給柳槐演和可憐的大面看看,歲月匆匆,倏忽過去了多年,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西安30多年前的婚禮

那年月,結婚在單位隨份子基本上是5塊錢。婚後自家黏個小紅包做謝儀,內裝一兩葵花籽、兩粒糖、兩支煙而已,最後用釘書機封口。買糖也是難題。在西安,一般的商店規定1次只准買1毛錢水果糖,想買多就得有醫院的肝炎證明、商業局的介紹信。而北京上海是敞開供應的。

娘家陪嫁也沒什麼,床上用品而已。親朋送禮有搪瓷臉盆、壓力水壺、廉價檯燈、塑膠花、玻璃花瓶等。那時掛門簾、塞紅包也有,不過1毛錢。酒席一般都在30-50元/桌,當年正式工工資為40元左右。

酒水為城固特曲、綿竹大麯之類廉價的。那年月飯館裡沒空調,賓客只能將就。小姑子小叔子端著鋁盆鋁鍋伺候,以便宴後把殘羹剩菜打包。

當年流行旅行結婚,就很省錢也省略了繁文縟節,連婚宴也省了。照相的很少很少。一是沒有照相機、二是沒人會照。大家可以去看看自家過去的影集是不是這樣。

簡單的儀式也有,不過當年住房很緊張,能有一間6平米的小平房就很不錯了。1976年時,有些人只能在籃球場、院落裡用竹竿樹枝、塑膠布、蘆席等搭紮個地震棚做洞房。想想是很心酸的。那地震棚在夏季的溫度至少有40度以上,裡面所有的東西全是燙手的,好像現在大太陽下的汽車裡一樣,淩晨4點以前睡不成覺,只能穿著背心褲衩睡在露天裡。

雖很窮,但感覺還是很幸福的。那年月自由戀愛者居多,年輕人崇尚浪漫和情緣,同學間相戀的很多,恥于被媒婆拉郎配,有的在茫茫人海苦苦尋覓,寧願等到三四十歲。

當年能借用車輛的很罕見。車輛高檔的是上海牌轎車,還有類似如今的中巴、卡車。很多人借輛人力三輪車就把新娘子和嫁妝接回婆家了。

三十多年的歲月中,時間的指針不停轉。在歲月的河流裡,一切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真情的回憶和那一張張永久定格的照片。這些回憶和照片,它們留存著美好,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愛情,那一點一滴,如今看來,依舊那麼鮮活和真摯,吸引我們認真去聆聽......

新聞茶點

1.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公佈陝西、雲南等四單位和地方整改情況。《人民日報》( 2017年08月27日 04 版)

2.國務院安委會督導組充分肯定陝西省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

3.西安下發通知: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不再出具收入證明。

4. 西安公交開通高校“返校專車”。

5.陝西延安警方查獲一起盜竊國家電力生產比特幣案。

史上今日

在78年前的今天,1939年8月27日(農曆七月十三),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上天。

晨讀日簽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

本期主稿| 嚴建設

她雙手夾著我的後腰,一路笑駡騎得太快,說我瘋了。在那裡,走遍了小橋池塘和假山林蔭,牽著她的手鑽進了土丘上的叢林。拍完一個膠捲後,我買了一瓶顏色淺黃的香檳酒(香檳酒是8毛2分),和她在法國梧桐蔭下席地而坐,輪換著對瓶口喝完了。

那天,她穿著粉色無領的確良短袖新襯衣,淡灰色的確良新褲子,蹬一雙紅色的新皮鞋,梳著兩條大辮子。頭髮裡散發出含果香的洗頭膏味道。就坐在青磚臺階上,雙腿微曲,雙手抱著膝蓋。

當時熏風徐徐,我看到濃蔭蔽天的花壇,一束陽光穿過法國梧桐的縫隙,照射在她白嫩的額頭上,襯映著她美麗紅潤的腮上一層纖細絨毛,仿佛春花飄落般令人怦然心動。驀地想起杜牧的《悵詩》:“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乃給她講了一遍。

她似懂非懂地頻頻頷首,她聽別人說過我是愛文學的,見過我寫的手抄本。後來她忽然說,有人給她介紹了個大學生,人家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家裡經濟好,是幹部……

那瓶香檳酒她喝得少,我喝得多,我頭腦微醺,多少有些酒意。聽她這麼一說,猛然弄不懂她的意思,觸動了自卑而敏感的神經,心裡有些急躁,立即站起來不耐煩地賭氣擺手說:“算了算了,咱走,回去吧!”

她一直微笑的臉色忽然有些僵滯,皺著眉頭不知所措地站起來。這樣也不能算是約會,以後就幾乎與她沒再見面。我記得當年曾作過一首歪詩,謹記錄如下:

一笑莞爾來娉婷,共車嗔疾意非輕。

綠坡草絲遞纖指,紅葉蟬鳴飲香檳。

解詩白雲山已老,枝頭杏子猶青青。

黛眉顰時怨如悵,霞光春腮似飛英。

後來雜貨鋪拆遷了,我如今已年屆半百,也不知她的下落。估計是給大學生做了老婆,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我一直希望把我拍她的照片給柳槐演和可憐的大面看看,歲月匆匆,倏忽過去了多年,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西安30多年前的婚禮

那年月,結婚在單位隨份子基本上是5塊錢。婚後自家黏個小紅包做謝儀,內裝一兩葵花籽、兩粒糖、兩支煙而已,最後用釘書機封口。買糖也是難題。在西安,一般的商店規定1次只准買1毛錢水果糖,想買多就得有醫院的肝炎證明、商業局的介紹信。而北京上海是敞開供應的。

娘家陪嫁也沒什麼,床上用品而已。親朋送禮有搪瓷臉盆、壓力水壺、廉價檯燈、塑膠花、玻璃花瓶等。那時掛門簾、塞紅包也有,不過1毛錢。酒席一般都在30-50元/桌,當年正式工工資為40元左右。

酒水為城固特曲、綿竹大麯之類廉價的。那年月飯館裡沒空調,賓客只能將就。小姑子小叔子端著鋁盆鋁鍋伺候,以便宴後把殘羹剩菜打包。

當年流行旅行結婚,就很省錢也省略了繁文縟節,連婚宴也省了。照相的很少很少。一是沒有照相機、二是沒人會照。大家可以去看看自家過去的影集是不是這樣。

簡單的儀式也有,不過當年住房很緊張,能有一間6平米的小平房就很不錯了。1976年時,有些人只能在籃球場、院落裡用竹竿樹枝、塑膠布、蘆席等搭紮個地震棚做洞房。想想是很心酸的。那地震棚在夏季的溫度至少有40度以上,裡面所有的東西全是燙手的,好像現在大太陽下的汽車裡一樣,淩晨4點以前睡不成覺,只能穿著背心褲衩睡在露天裡。

雖很窮,但感覺還是很幸福的。那年月自由戀愛者居多,年輕人崇尚浪漫和情緣,同學間相戀的很多,恥于被媒婆拉郎配,有的在茫茫人海苦苦尋覓,寧願等到三四十歲。

當年能借用車輛的很罕見。車輛高檔的是上海牌轎車,還有類似如今的中巴、卡車。很多人借輛人力三輪車就把新娘子和嫁妝接回婆家了。

三十多年的歲月中,時間的指針不停轉。在歲月的河流裡,一切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真情的回憶和那一張張永久定格的照片。這些回憶和照片,它們留存著美好,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愛情,那一點一滴,如今看來,依舊那麼鮮活和真摯,吸引我們認真去聆聽......

新聞茶點

1.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公佈陝西、雲南等四單位和地方整改情況。《人民日報》( 2017年08月27日 04 版)

2.國務院安委會督導組充分肯定陝西省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

3.西安下發通知: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不再出具收入證明。

4. 西安公交開通高校“返校專車”。

5.陝西延安警方查獲一起盜竊國家電力生產比特幣案。

史上今日

在78年前的今天,1939年8月27日(農曆七月十三),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上天。

晨讀日簽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

本期主稿| 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