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先六優——西華縣席德聰:深耕信訪30年 春風化雨潤心田

按語:7月中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信訪局聯合下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信訪局關於表彰全國信訪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

授予100個單位“全國信訪系統先進集體”榮譽;授予100名個人“全國信訪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同日,國家信訪局下發《國家信訪局關於表彰全國信訪系統優秀信訪局長(主任)、優秀辦信員、優秀接談員、優秀投訴辦理員、優秀督查員和優秀信訪工作者的決定》。

現對我省獲此殊榮的信陽市信訪局等4個先進集體和于水旺等4名先進個人(簡稱“兩先”)以及賈江波等18名優秀信訪局長(主任)、優秀辦信員、優秀接談員、優秀投訴辦理員、優秀督查員和優秀信訪工作者(簡稱“六優”)進行集中展示。

希望他們的風采能夠帶動全省各級信訪部門和廣大信訪幹部創先爭優、奮發有為,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信訪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奮鬥!

全國信訪系統優秀信訪局長

席德聰,男,漢族,中共黨員,現年54歲。現任西華縣委群眾工作部部長、縣政府黨組成員、縣信訪局局長。他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務實創新、扎實苦幹,清正廉潔,他從事信訪工作30年,其中任信訪局長15年,接待了數以萬計的來訪群眾,

化解了近千起矛盾糾紛,西華縣信訪總量連續8年保持下降態勢,西華縣連年被省、市表彰為信訪工作先進縣,西華縣信訪局多次被表彰為先進工作集體,他個人2007年榮獲周口市“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今年7月被國家信訪局表彰為“全國信訪系統優秀信訪局長”。他的事蹟被河南日報、國家信訪局、省信訪局等主流媒體和官方網站多次報導。

主要事蹟

1統攬全域 服務群眾

席德聰同志堅持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整合資源,暢通管道,把知民情、解民憂、化民怨、暖民心融入經常性的工作中常抓不懈,哪裡出現了信訪問題,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哪裡;哪裡的群眾有了困難,他總是以最快的速度牽頭召集相關部門協調處理,現場解決。在他的統籌協調下,全縣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通力協作,信訪工作水準持續提升。

幾年來,近百名信訪群眾得到他的救助和安撫,信訪老戶李某母女,缺吃少穿就找他,有病治療也找他;信訪老戶趙某年邁八旬,被他一次次的關懷所打動;信訪群眾張某已經九十多歲,得到他救濟的錢已不計其數,他個人還出資先後供養了6名孤兒……這些關心和關懷,贏得了群眾的信任,使很多信訪老戶感動得停訪息訴,實現了全縣信訪工作的根本轉變。

席德聰同志到群眾家中走訪

2開拓創新 提升水準

席德聰同志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幹就幹實事,創就創一流,爭就爭第一。他採取走出去學習、請進來傳經、例會上培訓等方式,不斷在工作中出新招,創新路,早在2004年,他就提出各級各部門黨政領導要開門接訪,解決群眾初信初訪問題;他提出的重大專案決策前進行信訪評估的辦法已成為專案建設的前置程式和剛性門檻;他推行的研判評議解決疑難信訪問題的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2008年,他引導的多措並舉化解信訪老戶的經驗在全國、全省被推廣;2015年,他在體制上、機制上、程式上探索創新的信訪事項複查工作新模式,在全省得到推行,開封、南陽、鞏義等二十多個縣市先後到西華學習工作經驗。

3化解難題 維護穩定

席德聰同志堅持在“事要解決”上下功夫,對各類信訪問題,他始終以解決矛盾、息事寧人為工作標準,不回避不畏難不退縮,堅持沖在最前面。2011年9月,一起交通事故因肇事司機逃逸,死者親屬情緒激烈,堵塞高速路口,他及時趕到現場,通報追逃情況,疏導死者家屬,連續工作6個多小時,終於平息了事態,他卻累得昏倒在路邊。2013年7月,他積勞成疾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同年10月,他正在第一次手術後的恢復期,得知艾崗鄉發生了因土地流轉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他不顧疼痛,攜帶著治療藥物主動趕赴現場,親自查看、詢問、協調,歷時10個多小時,現場拿出了群眾認可的處理方案,妥善化解了問題。他認為黨員幹部在各種場合都要有放得下架子,撲得下身子,受得了委屈的境界,處理他人不願處理的傻事、難事,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感情,換來社會基層的穩定。

席德聰同志主動到基層下訪

與群眾親切交談

4嚴以律己 率先垂范

席德聰同志帶領全域上下,堅持理念、思路、方法全面適應信訪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政治上常警醒,工作中嚴要求,生活中多關心,逐步解決了班子和隊伍建設中的問題,西華縣信訪局全體人員親如一家,奮發有為的氛圍日益濃厚,是全縣公認的團結和諧工作集體。他堅持工作上耐得住清苦,管得住小節,生活中絕不搞特殊,他家中有年過八十的父親,體弱多病,可他整日埋頭工作,很少回家照顧。凡是節假日值班他從不缺勤,凡是公益性勞動或活動他都要參加。一旦出現突發重大問題時,無論早晚,他都是親自過問、協調、處理,從沒耽誤過。他始終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大事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同時,他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全域各科室做到了有章可循,責任明確,為提升工作規範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席德聰同志到群眾家中走訪

2開拓創新 提升水準

席德聰同志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幹就幹實事,創就創一流,爭就爭第一。他採取走出去學習、請進來傳經、例會上培訓等方式,不斷在工作中出新招,創新路,早在2004年,他就提出各級各部門黨政領導要開門接訪,解決群眾初信初訪問題;他提出的重大專案決策前進行信訪評估的辦法已成為專案建設的前置程式和剛性門檻;他推行的研判評議解決疑難信訪問題的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2008年,他引導的多措並舉化解信訪老戶的經驗在全國、全省被推廣;2015年,他在體制上、機制上、程式上探索創新的信訪事項複查工作新模式,在全省得到推行,開封、南陽、鞏義等二十多個縣市先後到西華學習工作經驗。

3化解難題 維護穩定

席德聰同志堅持在“事要解決”上下功夫,對各類信訪問題,他始終以解決矛盾、息事寧人為工作標準,不回避不畏難不退縮,堅持沖在最前面。2011年9月,一起交通事故因肇事司機逃逸,死者親屬情緒激烈,堵塞高速路口,他及時趕到現場,通報追逃情況,疏導死者家屬,連續工作6個多小時,終於平息了事態,他卻累得昏倒在路邊。2013年7月,他積勞成疾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同年10月,他正在第一次手術後的恢復期,得知艾崗鄉發生了因土地流轉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他不顧疼痛,攜帶著治療藥物主動趕赴現場,親自查看、詢問、協調,歷時10個多小時,現場拿出了群眾認可的處理方案,妥善化解了問題。他認為黨員幹部在各種場合都要有放得下架子,撲得下身子,受得了委屈的境界,處理他人不願處理的傻事、難事,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感情,換來社會基層的穩定。

席德聰同志主動到基層下訪

與群眾親切交談

4嚴以律己 率先垂范

席德聰同志帶領全域上下,堅持理念、思路、方法全面適應信訪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政治上常警醒,工作中嚴要求,生活中多關心,逐步解決了班子和隊伍建設中的問題,西華縣信訪局全體人員親如一家,奮發有為的氛圍日益濃厚,是全縣公認的團結和諧工作集體。他堅持工作上耐得住清苦,管得住小節,生活中絕不搞特殊,他家中有年過八十的父親,體弱多病,可他整日埋頭工作,很少回家照顧。凡是節假日值班他從不缺勤,凡是公益性勞動或活動他都要參加。一旦出現突發重大問題時,無論早晚,他都是親自過問、協調、處理,從沒耽誤過。他始終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大事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同時,他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全域各科室做到了有章可循,責任明確,為提升工作規範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