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築體育強國中國夢——十八大以來中國體育發展成就綜述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天津全運會即將開啟大幕。27日,在“奧運三問”的發源地,

聖火將承載健康中國的激情和夢想,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體育波瀾壯闊的五年再添華彩樂章。

過去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一系列體育改革發展新戰略,指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體育強國之路,使中國體育取得了輝煌成果。

體育的內涵和外延從未如此豐富,當體育開始與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領域融合而發揮多重複合功效,

當健康中國、全民健康成為體育強音,體育強國夢正在匯入中國夢的時代洪流中。

為國爭光 中國夢

一年前的裡約奧運會,當惠若琪一記重扣讓中國女排拿下賽點、時隔12年再奪奧運金牌時,小馬拉卡納體育館沸騰了,萬里之外的神州大地沸騰了。

女排精神是中華體育健兒和中國人民砥礪奮進的象徵。競技體育有著凝心聚力的強大感召力,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敢於爭先的拼搏精神、揚我國威的民族自信,

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十八大以來我國競技體育繼續勇攀高峰。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隊連續第九次高居金牌榜首;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隊連續第五屆奧運會躋身金牌榜前三。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田徑和游泳兩個基礎大項多次實現重大突破。男子4×100米接力跑出炫目的“中國速度”,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奪銀刷新歷史,裡約奧運會獲得歷史最佳的第四名;孫楊實現了男子自由泳從200米到1500米的奧運會和世錦賽全滿貫;徐嘉餘勇奪中國首個男子仰泳世界冠軍;中國花游姑娘實現世錦賽金牌零突破;傅園慧以“洪荒之力”直面挑戰,用誇張幽默釋放壓力,

激勵所有人做生活的強者。

足改引領 攻堅戰

轉型、改革,是中國體育在過去五年的關鍵字。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2015年3月,國務院發佈《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國家層面明確了足球改革的戰略意義,高度和力度前所未有。足改奏響了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先聲,引領體育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

按照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原則推進的管理體制改革不僅是足改的破冰點,

也是中國體育深化改革的破題點。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7年2月,姚明當選籃協主席,籃球改革也邁出重要一步。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姚明並非特例。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李玲蔚當選中國奧會副主席;女排主帥郎平兼任中國排協副主席;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當選中國滑冰協會主席……

不破不立,中國體育需要從真正的管辦分離、簡政放權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和全方位拓展的空間。

全面轉型 補短板

一說起體育就是奧運,一說起奧運就是金牌的時代已經過去。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指出,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民健身成為國家戰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準成為根本目標,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全民健身走到了新的歷史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認識體育對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的積極意義,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普及全民健身運動,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如今,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正在不斷深入人心,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總人數近4億,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接近九成;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逾1.57平方米。

《意見》的出臺也讓2015年被稱為“體育產業元年”。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啟動賽事轉播權市場等措施,釋放了體育在經濟領域的巨大能量。

冬奧籌辦 大外交

“2022年冬季奧運會舉辦城市,北京!”2015年7月31日,北京獲得第二十四屆冬奧會舉辦權,將創造同一座城市舉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歷史。中國又一次肩負起推廣奧林匹克運動的大國擔當,北京冬奧會將成為又一座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樑。

2015年8月20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作出堅持綠色辦奧、共用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重要指示,為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指明方向。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籌備冬奧會將以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堅持共同參與、共同盡力、共同享有,使老百姓真正從冬奧會的舉辦中得到“獲得感”。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自信的表達向世界展示全新的中國形象。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習近平說,2022年冬奧會在中國舉辦將有利於促進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過去幾年裡,習近平應邀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訪問國際奧會總部,參觀英國曼徹斯特城市足球學院……將體育外交推向新高度。

體育強則中國強。黨的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億萬人民在建設健康中國的奮鬥中不斷邁出新步伐,共築體育強國的中國夢!(據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

不破不立,中國體育需要從真正的管辦分離、簡政放權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和全方位拓展的空間。

全面轉型 補短板

一說起體育就是奧運,一說起奧運就是金牌的時代已經過去。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指出,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民健身成為國家戰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準成為根本目標,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全民健身走到了新的歷史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認識體育對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的積極意義,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普及全民健身運動,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如今,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正在不斷深入人心,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總人數近4億,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接近九成;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逾1.57平方米。

《意見》的出臺也讓2015年被稱為“體育產業元年”。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啟動賽事轉播權市場等措施,釋放了體育在經濟領域的巨大能量。

冬奧籌辦 大外交

“2022年冬季奧運會舉辦城市,北京!”2015年7月31日,北京獲得第二十四屆冬奧會舉辦權,將創造同一座城市舉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歷史。中國又一次肩負起推廣奧林匹克運動的大國擔當,北京冬奧會將成為又一座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樑。

2015年8月20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作出堅持綠色辦奧、共用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重要指示,為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指明方向。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籌備冬奧會將以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堅持共同參與、共同盡力、共同享有,使老百姓真正從冬奧會的舉辦中得到“獲得感”。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自信的表達向世界展示全新的中國形象。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習近平說,2022年冬奧會在中國舉辦將有利於促進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過去幾年裡,習近平應邀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訪問國際奧會總部,參觀英國曼徹斯特城市足球學院……將體育外交推向新高度。

體育強則中國強。黨的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億萬人民在建設健康中國的奮鬥中不斷邁出新步伐,共築體育強國的中國夢!(據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