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一個有趣的人,遇到了另外一個有趣的人

特邀特稿 張哥晨語張哥夜話 孫偉傑【一日一議】 那 孩 子 可 惜 了

張哥晨語:

前些天與一女士聊天,她很感慨地說:現在有好看皮囊的俊男靚女雖多,幾乎都千篇一律,而有趣的靈魂卻是萬里挑一。

的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一個有趣的人,遇到了另外一個有趣的人。兩個人帶著旺盛的好奇心,一起去探索更豐富的世界。你喜歡的他不討厭,他感興趣的你也想去瞭解,彼此欣賞,又互相包容。

清晨的粥比深夜的酒好喝,騙你的人比愛你的人會說。一旦愛上錯的人,傷心比開心更多。

馬上“七夕”了,是相約一個高顏值的皮囊呢還是選一個有趣的靈魂,

千萬不要辜負一年一度的“鵲橋”!

和互相折磨的人在一起,只是將就。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有將來。

不合適的人,像兩隻想擁抱的刺蝟,想給彼此溫暖,卻把對方紮得遍體鱗傷。合適的人在一起,就像魚遇見水,風遇見雲,花遇見樹,輕鬆又自然。

張哥夜話: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國單身人口已達2億,相當於英俄人口總和,而且這還是2015年的資料!

其實這在歐美,日本不結婚的“獨身主義者”也越來越多,比中國還要嚴重。在日本將此都已提交到國家干預的層面,專門成立了“少子化對策本部”。

的確,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你就會發現身邊既優秀又單身的人越來越多,她們獨立、上進,又不乏情趣,但是她們不輕言婚姻。

按照人類文明的進程,

未來堅持這種狀態的人會越來越多,因為這是一個“個體崛起”的時代,大量優秀的個體逐漸從家庭裡解脫出來,成為“自由人”。也有大量的個體從企業裡解脫出來,成為“自由職業者”。其本質是因為:未來社會不再以“家庭”和“企業為基本組成單位,而是以“個人”為基本組成單位,每一個人,都會以追求自由、理想和幸福為終極目標,這一切都是以個人的感受為尺度,
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庭幸福、或工作順心,世俗的眼光和標準正在一點點地發生變化。

未來的幸福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自己開心就好!

婚姻、家庭這種社會最基礎的“分子結構”,正在被這種“單原子”似的新型“個人主義”悄無聲息地置換,擴散和解體中……

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它已經步步逼近,浩浩蕩蕩的“獨身”大軍,不容忽視!

【一日一議】 那 孩 子 可 惜 了

文孫偉傑

這兩天腦子裡一直都在重播著那個慘烈車禍的場面,揮之不去,於是就想說點啥。

一輛電動車(也可能是摩托車)在像是省道上快速騎行,開車人前帶幼兒後帶媳婦,速度不算低。本來有邊道可以走,但車主偏偏長時間占著道路中央走,中間還想超越大貨車,不過沒有超成。

不但和大車爭,還敢逆行不懼迎面來車。第一次和對面車交會,僥倖躲過去了,車主沒害怕,反而就貼著左彎道逆行,這一次絕對是找死,機會沒有了。一輛拐彎白色越野車根本來不及刹車,迎頭撞上,三人頓時騰起落地,慘禍瞬間發生。正如拍視頻人說的,他不出事才稀罕嘞!

整個過程驚心動魄,誰看了都捏一把汗。可回頭一想,除了最可惜的幼兒外,那對夫妻不值得同情,車主是死有餘辜,另外他老婆也不足惜。

為啥?自己男人在拿一家三口賭命時,那女人如果及時怒斥丈夫,他應會有所顧忌的,畢竟前面還有孩子呢。此刻回歸理智是一個人的正常本能,但那時沒有理性出現,說明女人勸阻不力或就沒有勸阻。試想,平時有這種苗頭她就堅決制止,怎會出現今日之奪命行為呢?

當然,主因還是那個開車人自己所致,日積月累的惡習敲響了死亡的喪鐘,只是那個幼兒當了殉葬品,讓人扼腕歎息,也更痛恨其父母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位一位賢慧的女人;同樣,一個愚頑男人的後面,一定坐著一個愚蠢的女人。

不但和大車爭,還敢逆行不懼迎面來車。第一次和對面車交會,僥倖躲過去了,車主沒害怕,反而就貼著左彎道逆行,這一次絕對是找死,機會沒有了。一輛拐彎白色越野車根本來不及刹車,迎頭撞上,三人頓時騰起落地,慘禍瞬間發生。正如拍視頻人說的,他不出事才稀罕嘞!

整個過程驚心動魄,誰看了都捏一把汗。可回頭一想,除了最可惜的幼兒外,那對夫妻不值得同情,車主是死有餘辜,另外他老婆也不足惜。

為啥?自己男人在拿一家三口賭命時,那女人如果及時怒斥丈夫,他應會有所顧忌的,畢竟前面還有孩子呢。此刻回歸理智是一個人的正常本能,但那時沒有理性出現,說明女人勸阻不力或就沒有勸阻。試想,平時有這種苗頭她就堅決制止,怎會出現今日之奪命行為呢?

當然,主因還是那個開車人自己所致,日積月累的惡習敲響了死亡的喪鐘,只是那個幼兒當了殉葬品,讓人扼腕歎息,也更痛恨其父母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位一位賢慧的女人;同樣,一個愚頑男人的後面,一定坐著一個愚蠢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