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糾正孩子的行為,不需要開口

孩子一天天長大從前懵懵懂懂的乖寶寶,也變成了“小麻煩”,還有不少孩子變成了“熊孩子”為了這些“熊孩子”,不少粑粑麻麻們操盡心思不知道如何糾正約束他們那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希望下面九個小妙招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們糾正孩子的行為。

1 、學會使用眼神

有些東西說多了孩子也不會聽,說得太多他們都會當做耳邊風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與其去說教,還不如換個方法開始,不妨試試用眼神。對於他們那些“放肆”的行為,

大可以試試用眼神“秒殺”一下他們,不要去粗暴的制止。

2、使用特殊的語調

這個方法只是改變一下以前無休止的說教,改變一下語調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心意說不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提供正面的建議

可能很多人不喜歡建議這個詞彙用在父子之間或者母子之間,很多粑粑麻麻們覺得孩子只要聽從“支配”服從我們的要求就可以,可是孩子一般都會點逆反心理。其實把他們看作是大人,

與他們交流的時候多些正面的建議,他們會自己做出更加適合自己的更加好的選擇,最後他們也會自己思考自己行為舉止中有哪些地方要改那些地方可以保留。

4 、用尊重的態度說“不”

這個方法的出發點是尊重,孩子希望得到尊重特別是他們開始懂事有了知識以後,他們有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尊重他們的態度會讓孩子內心深處有所觸動,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糾正自己的問題,

改變一下他們自己不妥的行為。

5 、 幽默地說“不”

其實幽默也是一種力量,幽默除了調節氣氛改變心情之外也是可以幫助孩子糾正那些行為舉止的問題,讓他們笑著去改變。

6、“不”也是孩子的語言

這個辦法是強調尊重孩子的選擇,避免去強制性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讓他們覺得有被看重。

7、說“不”時帶上個人稱謂

其實也是為了讓孩子感覺被尊重重視了,

教育他們的時候開始儘量注意這些方面的措辭。

8 、採取體諒的態度

如果錯誤已經發生了,媽媽們不要過分去批評他們避免適得其反讓孩子叛逆起來。錯了爸爸媽媽們不去說孩子們心裡自己也分寸知道自己哪裡沒有做好,以後再次遇到類似情況他們會自己規避錯誤問題。

9、說了就一定要做到

爸爸媽媽們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很多孩子身上那些不好的行為都是學習自己的父母。

我們的一定要樹好榜樣,給孩子的承諾也要說到做到避免失去權威性在孩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