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會觀察:“兩高”報告新鮮出爐,誰獲得感最多,誰又被點名?

全國兩會3月12日迎來又一高☆禁☆潮。何也?上午,最高法和最高檢兩位負責人分別做了工作報告。

2016年,是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深入推進資訊化建設攻堅之年。這一年,反貪污受賄、糾正冤假錯案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有何新進展,司法公開、法院建設有什麼新招式,解決執行難有無新舉措?2017年,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有什麼新思路?

兩高工作報告裡頭,信息量很大。在全面依法治國持續推進的當下,這可都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切不可錯過。

2016攻堅之年:這些都是獲得感

——最高法——

審結案件20151件;制定司法解釋29件;發佈指導性案例21件。

刑事案件111.6萬件,判處罪犯122萬人,同比分別上升1.5%、下降1%。

貪污賄賂案件4.5萬件6.3萬人,其中,被告人原為省部級以上幹部35人,廳局級幹部240人。

依法改判聶樹斌無罪,對陳滿等冤錯案件當事人依法賠償。

審結一審商事案件402.6萬件,審結破產案件3373件。

審結全國首例大氣污染公益訴訟案件。

發佈保護英雄人物名譽權典型案例。

發佈審理消費公益訴訟案件司法解釋,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23.6億元。

辦理代表建議334件;認真接受民主監督,辦理政協提案110件。

劃重點:深化改革&資訊化

完成巡迴法庭總體佈局、深化立案登記制改革、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全面推進司法責任制等基礎性改革、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深化司法公開、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取得實質進展。

——最高檢——

全年共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828618人、提起公訴1402463人。

發佈防治中小學生欺淩和暴力指導意見。制定服務健康中國建設“20條意見”。

起訴集資詐騙等犯罪16406人。制定實施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18條意見”、加強產權司法保護“22條意見”。制定保障科技創新“15條意見”。

立案偵查職務犯罪47650人,

其中原縣處級幹部2882人、原廳局級幹部446人。

已從37個國家和地區遣返、勸返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164人。

對聶樹斌案明確提出應當依法改判無罪的意見。對譚新善案、“沈六斤”案、李松案、劉吉強案、楊德武案等重大冤錯案件,依法再審改判無罪。

2013年核查出的羈押3年以上未結案的4459人,至去年全國兩會時下降為6人,去年10月已全部清理糾正完畢。

建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591件,

起訴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11958人。

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2135人,積極為農民工提供司法援助,支援起訴3785件。

發佈2批指導性案例,統一司法尺度。認真辦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148件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57件提案全部辦結。

劃重點:深化司法改革、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

全面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深入推進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刑事案件速裁程式試點、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強化司法公開,全面應用案件資訊公開網,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

2017決戰之年:這些都是關鍵字

——最高法——

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政權安全、制度安全;

電信網路詐騙等新型違法犯罪;

配合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依法化解過剩產能;

健全環境資源審判機制;

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

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

堅持司法為民。

拖欠農民工工資;

金融扶貧、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各類涉農糾紛;

執行難;

……

推進司法改革。

司法責任制、法官員額制;

單獨職務序列、法官職業保障、人財物省級統管;

證人出庭率和律師辯護率;

跨行政區劃法院設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人民陪審員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

建設智慧法院。

司法公開;

電子卷宗錄入、庭審語音辨識、審判智慧服務等科技系統與辦公辦案平臺融合;

保障律師依法執業;

研究構建司法人工智慧系統;

……

——最高檢——

加強源頭性、基礎性工作。

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和宗教極端活動。

黑惡勢力、涉槍涉爆、制販毒☆禁☆品、拐賣婦女兒童、制假售假、校園暴力、暴力傷醫等犯罪。

“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

電信網路詐騙犯罪。

“校園貸”涉及的犯罪。

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

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企業兼併重組、重大工程建設、棚戶區改造、退耕還林還湖還草等環節職務犯罪。

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以及洗錢、地下錢莊、網路傳銷犯罪,嚴懲“老鼠倉”等證券期貨領域犯罪。

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和破壞環境資源犯罪。

……

懲治腐敗零容忍。

全面落實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要求。

權力尋租、利益輸送、拉票賄選、買官賣官等貪污賄賂犯罪。

群眾身邊的“小官大貪”。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重點工程項目。

……

加強檢察監督。

完善刑事立案、偵查、審判、執行和死刑覆核的法律監督機制。

暢通來信、來訪、網路、電話、視頻等管道。

未成年人檢察監督。

……

推進司法改革。

司法責任制改革。

檢察人員分類管理。

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改革。

檢察為民綜合服務平臺。

建設過硬檢察隊伍。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分層分類分崗培訓。

青年檢察人員導師制。

堅決防止“燈下黑”。

這些人,又被點名

——最高法——

依法審結周世鋒等顛覆國家政權案;

依法審理郭伯雄、令計畫、蘇榮等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在審判白恩培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中首次適用終身監禁。

依法審理“紅色通緝令”人員李華波貪污、閆永明職務侵佔等案件。

山東青島法院審結徐翔等操縱證券市場案。

北京法院審結“快播”公司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

山東濟南法院審結龐紅衛等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

從奚曉明等違紀違法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訓。

——最高檢——

依法起訴周世鋒、胡石根等顛覆國家政權案。

及時批捕起訴張智維等116人、羅兆隆等108人、崔培明等129人特大跨國電信網路詐騙案。

對艾汪全等74人故意殺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金系列案依法批捕起訴。

從快批捕起訴李剛、楊海壘、趙連生等暴力傷醫案。

對王瑉等21名原省部級幹部立案偵查,對令計畫、蘇榮、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提起公訴。

遣返、勸返包括楊秀珠等“百名紅通人員”27人。對歸案的李華波、王國強、黃玉榮等人依法偵查、提起公訴。

龐紅衛等人非法經營疫苗案曝光後,立即掛牌督辦。

全面應用案件資訊公開網,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

2017決戰之年:這些都是關鍵字

——最高法——

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政權安全、制度安全;

電信網路詐騙等新型違法犯罪;

配合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依法化解過剩產能;

健全環境資源審判機制;

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

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

堅持司法為民。

拖欠農民工工資;

金融扶貧、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各類涉農糾紛;

執行難;

……

推進司法改革。

司法責任制、法官員額制;

單獨職務序列、法官職業保障、人財物省級統管;

證人出庭率和律師辯護率;

跨行政區劃法院設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人民陪審員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

建設智慧法院。

司法公開;

電子卷宗錄入、庭審語音辨識、審判智慧服務等科技系統與辦公辦案平臺融合;

保障律師依法執業;

研究構建司法人工智慧系統;

……

——最高檢——

加強源頭性、基礎性工作。

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和宗教極端活動。

黑惡勢力、涉槍涉爆、制販毒☆禁☆品、拐賣婦女兒童、制假售假、校園暴力、暴力傷醫等犯罪。

“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

電信網路詐騙犯罪。

“校園貸”涉及的犯罪。

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

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企業兼併重組、重大工程建設、棚戶區改造、退耕還林還湖還草等環節職務犯罪。

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以及洗錢、地下錢莊、網路傳銷犯罪,嚴懲“老鼠倉”等證券期貨領域犯罪。

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和破壞環境資源犯罪。

……

懲治腐敗零容忍。

全面落實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要求。

權力尋租、利益輸送、拉票賄選、買官賣官等貪污賄賂犯罪。

群眾身邊的“小官大貪”。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重點工程項目。

……

加強檢察監督。

完善刑事立案、偵查、審判、執行和死刑覆核的法律監督機制。

暢通來信、來訪、網路、電話、視頻等管道。

未成年人檢察監督。

……

推進司法改革。

司法責任制改革。

檢察人員分類管理。

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改革。

檢察為民綜合服務平臺。

建設過硬檢察隊伍。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分層分類分崗培訓。

青年檢察人員導師制。

堅決防止“燈下黑”。

這些人,又被點名

——最高法——

依法審結周世鋒等顛覆國家政權案;

依法審理郭伯雄、令計畫、蘇榮等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在審判白恩培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中首次適用終身監禁。

依法審理“紅色通緝令”人員李華波貪污、閆永明職務侵佔等案件。

山東青島法院審結徐翔等操縱證券市場案。

北京法院審結“快播”公司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

山東濟南法院審結龐紅衛等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

從奚曉明等違紀違法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訓。

——最高檢——

依法起訴周世鋒、胡石根等顛覆國家政權案。

及時批捕起訴張智維等116人、羅兆隆等108人、崔培明等129人特大跨國電信網路詐騙案。

對艾汪全等74人故意殺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金系列案依法批捕起訴。

從快批捕起訴李剛、楊海壘、趙連生等暴力傷醫案。

對王瑉等21名原省部級幹部立案偵查,對令計畫、蘇榮、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提起公訴。

遣返、勸返包括楊秀珠等“百名紅通人員”27人。對歸案的李華波、王國強、黃玉榮等人依法偵查、提起公訴。

龐紅衛等人非法經營疫苗案曝光後,立即掛牌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