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間傳說:為什麼說貓頭鷹的勾魂使者

貓頭鷹在農村是一種很常見的益鳥,可是卻沒有人喜歡它。

俗話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等俗語,常把貓頭鷹當作“不祥之鳥”,稱為逐魂鳥、報喪鳥等,古書中還把它稱之為怪鴟、鬼車、魑魂或流離,當作厄運和死亡的象徵。而貓頭鷹常于夜間出沒于,荒野孤墳,亂葬崗處,其叫聲似哭,俗雲,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此鳥一道預示要死人,所以也稱為報喪鳥。

據說它的嗅覺非常靈敏,可以聞到將死之人身上的腐敗氣味,這種氣味是人死前身體裡的大量細胞快速死亡而產生的。貓頭鷹如果連續幾天在誰家院裡鳴叫的話,這家不久後一定會有人離開人世,所以很多人就認為貓頭鷹是勾魂使者了。

夜貓子也是貓頭鷹的別稱, 在古代,貓頭鷹很不受歡迎,

被稱為“惡聲之鳥”,其夜間叫聲淒厲,被歸為四大難聽聲音之類。有語雲:“老母豬叫,夜貓子笑,打磨新鍋銼鋸條。”自古夜貓子如此讓人討厭,跟它的生活習性密切相關。

首先,貓頭鷹嗅覺靈敏,能夠聞到病入膏肓的人身上的氣味,並且會發出“笑聲”,在有的地方,在聽到貓頭鷹叫聲後,數日之內會死人確實不是迷信,所以貓頭鷹被叫做報喪鳥。

另外,貓頭鷹晝伏夜出,就像“幽靈”,又叫“黑遊神”。

由於常年棲居於荒涼墓地,可通陰間,兼以此鳥食母(不孝),自古以來很多人就討厭它。據《漢書·郊祀志》記載,梟食母,黃帝為使其滅絕,將它作為祭祀之物;漢武帝在端午節這天, 要頒賜群臣梟羹湯。

現在日常生活用語“夜貓子”是指那些喜歡晚上活動的人,

這類人一般越到深夜,精神越好,與貓頭鷹習性相同,這裡的“夜貓子”沒有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