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區縣」永定區2017年中小學秋季開學暨教育系統黨建工作會議召開/武陵源區公開擬聘用17名教師(更多)

1

2

武陵源區公開擬聘用17名教師

3

熊風文化藝術產業園將落戶武陵源區雙文村

4

慈利縣農村危房改造:精准核定忙整改

5

延續愛心11年 浙商再捐122萬助學桑植貧困生

永定區2017年中小學秋季開學暨教育系統黨建工作會議召開

紅網張家界分站8月25日訊(通訊員 孫建武)8月25日下午,永定區教育局召開2017年秋季開學暨教育系統黨建工作會議。全區片完小以上校長及相關人員共178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總結了上半年工作,今年高考,市一中一本文化自然上線首破300人大關,達311人,全市文理科前10名分別占8人、5人,全市文理科前100名分別占38人、43人,均居全市第一;天門中學一本上線80人,

二本以上上線128人,上線人數較去年有大幅增加。

對於下半年重點工作,會議要求:一是要以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為統領,確保教育又好又快發展。二是要扎實做好迎接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和省教育工作“兩項督導評估考核”準備工作,確保順利通過評估驗收。三是要加快推進專案建設,確保教育環境優美舒適。四是要繼續改革創新人事管理的方式方法,

確保校長、教師隊伍永葆青春活力。五是要抓好抓細教學常規管理,確保教育教學品質提高。六是要時刻把安全扛在肩上,確保校園平安和諧。

對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提出:一是要以警示教育為重點,進一步強化領導幹部自律意識。二是要以治理教育亂收費為重點,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三是要以作風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推進行為風不斷好轉。四是要以專項整治為重點,

進一步糾正教育行業不正之風。五是要以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為重點,進一步維護黨紀政紀和教育紀律。

會議最後號召大家用富用科學發展的觀念統領教育,用兢兢業業的態度夯實教育,為共同推進教育名區創建工作而繼續砥礪奮進。據瞭解,從8月26日起,全區各學校就要進行開學準備,教師就要進入工作狀態,學生8月30日報名,9月1日正式上課。

武陵源區公開擬聘用17名教師

紅網張家界站8月26日訊(通訊員 劉輝)8月26日,筆者通過網路媒體看到《武陵源區2017年公開招聘教師擬聘人員公示名單》,該區公開擬聘用教師17人,其中,擬聘初高中教師13人、小學教師2人、幼兒教師2人。其公示期限為7個工作日,即8月17日至8月25日。

今年5月22日,武陵源區通過網路媒體發佈了《武陵源區2017年公開招聘教師公告》,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7名教師。經過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等程式,

最終確定曹暉等17名教師為擬聘人員,並予以公示。

近年來,武陵源區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實施教育強區、科教興區戰略舉措。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是促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武陵源區通過面向全國公開引進高學歷人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每年公費定向培養免費師範生、評選十大名優教師、積極落實教師國培省培計畫等舉措,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促進全區教育事業健康、持續、優質發展。

熊風文化藝術產業園將落戶武陵源區雙文村

熊風自己設計的產業園效果圖

熊風在雙文村展示介紹他的藝術產業園宏偉藍圖

熊風創作的《天子山之月亮女神》製作中(資料圖)

紅網張家界分站8月25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三年後,一個滿足海內外藝術工作者創作、培訓、寫生、交流、展示、遊覽等需求的文化藝術產業園將全新亮相。8月25日,筆者來到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雙文村,熊風文化藝術產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熊風正在構思規劃他的宏偉藍圖。

擬建中的熊風文化藝術產業展示園總投資約800萬元,占地面積約100畝,總建築面積約10000平米。建設專案包括儺面雕刻、城市景觀雕塑體驗工廠、寫生基地、武陵雄風雕塑院、辦公樓、展廳、畫室、體驗陶吧、多媒體功能室、休閒吧、停車場、非物質文化儺面面具展示園、綠化雕塑景觀等。建設地點選擇在雙文村,這裡緊鄰城區和核心景區,交通便捷。山環水抱,是一處鬧中取靜的好去處。坡勢平緩,易於建築施工。植被良好,便於各類建築物藝術化設計建造。

熊風從事藝術創作二十多年,在提升自身藝術素養的同時為張家界及周邊地區眾多大型企業設計兼製作了許多大型景觀雕塑作品,在圈內小有名氣。他介紹,建設文化藝術產業園旨在充分利用武陵源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精心搭建海內外文化藝術人才藝術研究、儺面具雕刻傳承與保護、創作、交流的平臺,吸納域外文化藝術創作和經營的先進經驗,努力推介武陵源自然風光和人文精神。專案建成後,日接待容量可達300人,年接待量可達50000人,可為文化藝術工作者提供舒適的創作、交流空間和環境。可承接2000萬元以上的大型城市雕塑景觀、企業文化雕塑景觀的設計與製作。

慈利縣農村危房改造:精准核定忙整改

紅網張家界分站8月24日訊(通訊員 易建灸)8月24日,慈利縣農村危房改造督查組赴洞溪鄉、高橋鎮、龍潭河鎮、二坊坪鄉、零溪鎮等5個鄉鎮進行了危房改造工作督查。

督查組全面透徹宣傳解讀了近期全縣脫貧攻堅、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瞭解了各鄉鎮目前危房存量情況,就當前我縣農村危房改造的重中之重“精准核定”工作,對各鄉鎮提出具體要求,危改物件精准核定要做到“五有”:

一是有比對。比對扶貧部門、民政部門、殘聯認定的資料,“四類物件”的身份要與相關部門的認定資料保持完全一致。

二是有鑒定。在鄉鎮業務站所的技術指導下,必須有兩人以上現場進行危房等級鑒定,並出具鑒定報告,留存現場照片。

三是有評議。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評議,並有會議紀錄。

四是有公示。確定的危改物件必須在鄉、村兩級公示欄內公示7天以上,並留存公示照片。

五是有班子集體研究和領導簽字。危改物件的確定要經過鄉鎮班子集體研究,上報花名冊要有鄉(鎮)長簽字並加蓋公章。

延續愛心11年 浙商再捐122萬助學桑植貧困生

張家界貧困學生家庭被納入扶貧救助體系。

媒體深入貧困學生王娟家庭採訪。

王娟家庭貧困,有了浙商捐助,品學兼優的她將圓自己的求學夢。

紅網時刻桑植8月26日訊(記者 楊斌)從湖南省浙江總商會的愛心企業手中接過助學款,桑植四中就讀的高一貧困生王娟除了感動,還下定了將學習進行到底的決心。

26日,湖南愛心浙商代表和家屬齊聚桑植四中,承載著學子們夢想的捐資百萬、助學百人的“雙百”助學活動愛心起航,湖南省浙江總商會求是班掛牌成立。包括王娟在內的桑植少數民族貧困家庭的122名高中新生,喜獲湖南浙商122萬元資助,高中三年學費有了著落。

2006年,浙江商會的29家會員企業開始資助桑植縣賀龍中學、桑植一中、桑植四中102名貧困高中生,其中84人考上大學。十餘年來,湖南浙商愛心傳承,堅持不懈地關心牽掛著這裡的孩子們。

2016年9月,湖南省浙江總商會換屆,新任會長陳旭榮帶領湖南浙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參與湖南精准扶貧事業。在今年初召開的新春聯誼會上,總商會黨委書記董文款發出精准助學倡議,定下“雙百”精准助學“小目標”。

陳旭榮介紹說,整個8月份,商會財務系統“業務繁忙”,一筆又一筆愛心捐款打入商會設立的愛心專屬帳戶,微信群頻現“@xx助學款已匯出,請查收”的字樣。

“沒有更多話語,簡簡單單幾個字。幫助他人、奉獻社會,在湖南浙商中早就習慣成自然。本次愛心助學活動,45家副會長以上企業家和家屬熱烈響應,122名貧困學子從認捐到結束,僅用了短短1周時間。”陳旭榮說。

2016年初,湖南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大力組織實施“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浙商著力教育扶貧,幫助孩子們走進校園,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進而改變家庭貧困現狀。

與此同時,浙商還對大湘西的農業資源、旅遊資源等領域進行產業扶貧。26日上午,在張家界永定區丁家溶社區,湖南省浙江總商會“萬企幫萬村扶貧點辦公室”正式揭牌,著力把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開闢大湘西精准扶貧的新戰場。

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促進全區教育事業健康、持續、優質發展。

熊風文化藝術產業園將落戶武陵源區雙文村

熊風自己設計的產業園效果圖

熊風在雙文村展示介紹他的藝術產業園宏偉藍圖

熊風創作的《天子山之月亮女神》製作中(資料圖)

紅網張家界分站8月25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三年後,一個滿足海內外藝術工作者創作、培訓、寫生、交流、展示、遊覽等需求的文化藝術產業園將全新亮相。8月25日,筆者來到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雙文村,熊風文化藝術產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熊風正在構思規劃他的宏偉藍圖。

擬建中的熊風文化藝術產業展示園總投資約800萬元,占地面積約100畝,總建築面積約10000平米。建設專案包括儺面雕刻、城市景觀雕塑體驗工廠、寫生基地、武陵雄風雕塑院、辦公樓、展廳、畫室、體驗陶吧、多媒體功能室、休閒吧、停車場、非物質文化儺面面具展示園、綠化雕塑景觀等。建設地點選擇在雙文村,這裡緊鄰城區和核心景區,交通便捷。山環水抱,是一處鬧中取靜的好去處。坡勢平緩,易於建築施工。植被良好,便於各類建築物藝術化設計建造。

熊風從事藝術創作二十多年,在提升自身藝術素養的同時為張家界及周邊地區眾多大型企業設計兼製作了許多大型景觀雕塑作品,在圈內小有名氣。他介紹,建設文化藝術產業園旨在充分利用武陵源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精心搭建海內外文化藝術人才藝術研究、儺面具雕刻傳承與保護、創作、交流的平臺,吸納域外文化藝術創作和經營的先進經驗,努力推介武陵源自然風光和人文精神。專案建成後,日接待容量可達300人,年接待量可達50000人,可為文化藝術工作者提供舒適的創作、交流空間和環境。可承接2000萬元以上的大型城市雕塑景觀、企業文化雕塑景觀的設計與製作。

慈利縣農村危房改造:精准核定忙整改

紅網張家界分站8月24日訊(通訊員 易建灸)8月24日,慈利縣農村危房改造督查組赴洞溪鄉、高橋鎮、龍潭河鎮、二坊坪鄉、零溪鎮等5個鄉鎮進行了危房改造工作督查。

督查組全面透徹宣傳解讀了近期全縣脫貧攻堅、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瞭解了各鄉鎮目前危房存量情況,就當前我縣農村危房改造的重中之重“精准核定”工作,對各鄉鎮提出具體要求,危改物件精准核定要做到“五有”:

一是有比對。比對扶貧部門、民政部門、殘聯認定的資料,“四類物件”的身份要與相關部門的認定資料保持完全一致。

二是有鑒定。在鄉鎮業務站所的技術指導下,必須有兩人以上現場進行危房等級鑒定,並出具鑒定報告,留存現場照片。

三是有評議。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評議,並有會議紀錄。

四是有公示。確定的危改物件必須在鄉、村兩級公示欄內公示7天以上,並留存公示照片。

五是有班子集體研究和領導簽字。危改物件的確定要經過鄉鎮班子集體研究,上報花名冊要有鄉(鎮)長簽字並加蓋公章。

延續愛心11年 浙商再捐122萬助學桑植貧困生

張家界貧困學生家庭被納入扶貧救助體系。

媒體深入貧困學生王娟家庭採訪。

王娟家庭貧困,有了浙商捐助,品學兼優的她將圓自己的求學夢。

紅網時刻桑植8月26日訊(記者 楊斌)從湖南省浙江總商會的愛心企業手中接過助學款,桑植四中就讀的高一貧困生王娟除了感動,還下定了將學習進行到底的決心。

26日,湖南愛心浙商代表和家屬齊聚桑植四中,承載著學子們夢想的捐資百萬、助學百人的“雙百”助學活動愛心起航,湖南省浙江總商會求是班掛牌成立。包括王娟在內的桑植少數民族貧困家庭的122名高中新生,喜獲湖南浙商122萬元資助,高中三年學費有了著落。

2006年,浙江商會的29家會員企業開始資助桑植縣賀龍中學、桑植一中、桑植四中102名貧困高中生,其中84人考上大學。十餘年來,湖南浙商愛心傳承,堅持不懈地關心牽掛著這裡的孩子們。

2016年9月,湖南省浙江總商會換屆,新任會長陳旭榮帶領湖南浙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參與湖南精准扶貧事業。在今年初召開的新春聯誼會上,總商會黨委書記董文款發出精准助學倡議,定下“雙百”精准助學“小目標”。

陳旭榮介紹說,整個8月份,商會財務系統“業務繁忙”,一筆又一筆愛心捐款打入商會設立的愛心專屬帳戶,微信群頻現“@xx助學款已匯出,請查收”的字樣。

“沒有更多話語,簡簡單單幾個字。幫助他人、奉獻社會,在湖南浙商中早就習慣成自然。本次愛心助學活動,45家副會長以上企業家和家屬熱烈響應,122名貧困學子從認捐到結束,僅用了短短1周時間。”陳旭榮說。

2016年初,湖南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大力組織實施“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浙商著力教育扶貧,幫助孩子們走進校園,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進而改變家庭貧困現狀。

與此同時,浙商還對大湘西的農業資源、旅遊資源等領域進行產業扶貧。26日上午,在張家界永定區丁家溶社區,湖南省浙江總商會“萬企幫萬村扶貧點辦公室”正式揭牌,著力把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開闢大湘西精准扶貧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