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點歐洲人的育兒經驗,值得借鑒學習

為什麼歐洲人養的寶寶結實,各項身體素質優秀,現在咱們的孩子就這麼嬌氣呢?很多人以為跟人種、基因有關,但這占比不大,其實跟育嬰的方法有很大關係。歐洲人有些育嬰方法和小經驗在他們國家看起來很普遍,

但中國人看來卻極為震驚。現在列舉幾個。

一、把1歲內的嬰兒丟到游泳池

其實,歐洲的嬰兒游泳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俄羅斯著名的產科醫生柴可夫斯基曾採用科學的“水中分娩法”讓孕婦在水中直接分娩嬰兒,

或將剛出生幾分鐘嬰兒直接放入水中,讓其自由活動。經過追蹤觀察發現,這些身體及早與水接觸的嬰兒發育良好,體格健壯,頭腦聰明。而後,歐洲不少國家的政府機構和學術團體積極宣導嬰兒游泳,並以多種方式鼓勵更多的嬰兒參加游泳訓練。

二、讓小孩隨意玩耍

歐洲人的小孩多數在大理石地上坐著或隨意爬行玩耍,家長坐在不遠處聊天或看雜誌,即使是冬天也如此。其實,歐洲人認為0-3歲是培養孩子發現世界的最好時期,家長並不需要過多指示孩子這樣做,只要孩子覺得那樣有趣,想那樣做,家長就讓他那樣做。

三、讓極小的孩子自己吃東西

出去吃飯時經常看見歐洲人的小嬰兒自己用手抓東西吃,吃的滿臉都是,而我們中國人都是抱著奶瓶喝牛奶,家長卻在吃自己的,並不介意。很多中國父母初到歐洲,都紛紛表示不適應,提出這樣吃東西不健康,容易吃出毛病。

其實,歐洲人非常注重嬰兒飲食健康,講究源頭把控和管道監控。因為歐洲人工業化早,

機械化加工的嬰幼兒奶粉和食品,現已形成一條嚴密的監控體制。在瞭解一個嬰幼兒奶粉和食品品牌的具體生產流程後,父母們只需要負責定期查閱生產公司奶源地和灌裝地的資訊,並不需要過多的為食品安全擔心。這都體現了源頭把控、管道監控的理念。

國人之所以對此有所擔心,主要是企業供應鏈不透明,如果能像娃哈哈愛迪生奶粉一樣,效仿歐洲人的產品安檢模式,

開展諸如愛迪生奶粉荷蘭尋源之旅的活動,邀請大眾監督生產源地、生產流程等,那家長也能像歐洲人一樣安心,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了。

世界上沒有壞媽媽,只有懶媽媽!國人的寶貝多災多難,只有一個原因,不注重細節,出了問題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更不知道如何解決及預防。這就是歐洲人的育嬰方法和小經驗令中國人震驚的根本原因。

myzsj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