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今最著名的三首詠梅詞,第二首妓☆禁☆女所作,和朱熹污點有關!

在古代文人眼裡,梅蘭竹菊是花中四君子,其中梅花佔據魁首,代表君子的“傲骨”。在古代詩詞裡,關於談論梅花的詩詞層出不窮,詩歌暫且不談,但就詞而言,最著名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以下三首。


值得一提的的,其中第二首是妓☆禁☆女所作,身世非常感人,和大思想家朱熹的污點有關。

第一首,陸游版《蔔運算元·詠梅》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一生主張抗金,最悲壯的詩句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關於詠梅,陸遊的詞有些低沉,但依然讓人拍案叫絕,超越了前賢。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第二首,嚴蕊版《蔔運算元·詠梅》

嚴蕊是南宋中期的女人,從小習樂禮詩書,

但後來卻淪為台州營妓。雖是妓☆禁☆女,但不妨礙她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女詞人。

嚴蕊最倒楣的事情是朱熹製造。1182年,朱熹在浙東一邊做官,一邊推行他的理學。但唐仲友的永康學派反對朱熹理學。於是,朱熹採取了2個打擊報復的措施。

(1)朱熹上書彈劾唐仲友,總之各種污蔑言語。在第三、四次上書中,朱熹說唐與嚴蕊有傷風化。

(2)直接讓黃岩通判抓捕嚴蕊。目的是要嚴蕊“招供”,說出和唐仲友的傷風化之罪,

如此就能構陷唐仲友。結果“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嚴蕊卻寧死不從。

經過這麼一折騰,朱熹的舉動被人看不起,皇帝都認為他做的過火了。於是就讓岳飛後人岳霖任提點刑獄。經過審訊,發現無稽之談,然後釋放嚴蕊,問其歸宿。

於是,嚴蕊作《蔔運算元·不是愛風塵》表達想法:“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

莫問奴歸處。”

第三首,主席版《卜運算元·詠梅》

這一首詞,大家都知道,就不必多說了。重點是,這首詞非常樂觀,洋溢著超強的自信,讀到最後,人都不由自主的被感染了。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後記

第一首和第三首都是經典,第二首略遜一籌。但如果考慮到第二首的悲慘故事,那麼就完全能與其他兩首並列。

在歷史上,李清照、晏幾道、辛棄疾等都寫過詠梅之詞,但卻只有這三人的最廣為人知。

關於朱熹的污點,還有不少傳說,比如納尼姑為妾,和媳婦有糾葛,想吞併兄弟家的財產等,當然有些是傳說,不一定是真的。

朱熹的理學,在宋朝不受歡迎,在明朝影響有限,迸發出最燦爛光輝的是在清朝。滿清康熙等看到了這樣的理由,如獲至寶,大加推廣。當然,清朝推廣的理學,取其糟粕,棄之精華。

還有不少傳說,比如納尼姑為妾,和媳婦有糾葛,想吞併兄弟家的財產等,當然有些是傳說,不一定是真的。

朱熹的理學,在宋朝不受歡迎,在明朝影響有限,迸發出最燦爛光輝的是在清朝。滿清康熙等看到了這樣的理由,如獲至寶,大加推廣。當然,清朝推廣的理學,取其糟粕,棄之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