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哈醫大發現老藥新功效——抗抑鬱藥舍曲林有望成為腫瘤放化療增敏劑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衣曉峰)一種臨床常用的抗抑鬱一線處方藥舍曲林,在低濃度的狀態下,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DNA修復,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從而有望使舍曲林“老藥新用”,

成為新型的腫瘤放化療增敏劑,為廣大腫瘤病人帶來了新的福音——這項由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遺傳實驗室周春水教授團隊組完成的課題,於2017年8月29日淩晨2時線上發表于英國自然出版集團下屬腫瘤學專業權威期刊《癌基因》上。

翻譯控制腫瘤蛋白(TCTP)是結構獨特的小分子蛋白,

在乳腺癌、肺癌、肝癌、腸癌等多種癌組織中常常過度表達,具有調節炎症反應、抗細胞凋亡、參與應激反應、調節細胞增殖和分化、腫瘤逆轉等功能。近年來,TCTP已成了腫瘤靶向治療中的新型重要藥物靶點。為了近一步揭示TCTP在腫瘤細胞中的分子作用機制,周春水教授課題組與哈佛醫學院細胞生物系史迪文吉吉教授合作,採用親和蛋白組學技術,
系統篩查了腫瘤細胞中潛在的TCTP互作蛋白群,以揭示其功能奧秘。

研究結果發現,TCTP與多種參與DNA損傷修復的功能蛋白,特別是和參與同源重組修復的功能蛋白,有相互作用關係。敲減腫瘤細胞中的TCTP蛋白,可導致細胞同源重組修復能力受損,同時使細胞對放射線(如伽瑪射線)及DNA損傷抗癌藥物(如依託泊苷)的敏感性增強。從國外已報導的TCTP小分子化學抑制劑中,周春水課題組選取了國內外常用的抗抑鬱藥物舍曲林。

用低濃度的舍曲林處理TCTP高表達乳腺癌細胞後,處理細胞中TCTP蛋白的豐度顯著降低,處理細胞對DNA損傷的敏感性增強,射線照射或DNA損傷藥物作用後,凋亡細胞的比率明顯增高,提示低濃度舍曲林具有放化療增敏功效。

周春水教授研究組發現,低濃度的舍曲林非但不會影響細胞生長,反而還提供了明顯增敏的“正能量”,顯現了較好的抗腫瘤實用價值。

從作用機制的角度看,舍曲林可能對TCTP高水準表達的腫瘤患者群體有較好的增敏效果。但周春水教授亦強調指出,目前的研究結論均是建立在體外細胞實驗基礎之上的,而腫瘤組織內藥物的分佈代謝及藥效的發揮均要比體外複雜的多,舍曲林的強化腫瘤療效尚需進一步的臨床實驗性治療加以驗證和優化。

該課題合作成員、哈醫大附屬第二醫院伽瑪刀治療中心主任、腫瘤放療專家張金偉主任醫師指出,

本研究最大的亮點在於發現舍曲林能夠降低細胞內的TCTP蛋白水準,抑制DNA的修復能力,進而增進了腫瘤放化療的敏感性。由於舍曲林是常用一線處方藥,無需經過複雜漫長的臨床前期測試審批,醫生和腫瘤病人均可隨時嘗試應用。

該課題組另一合作成員、哈醫大腫瘤醫院腫瘤化療專家劉寶剛主任醫師評價說,過去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在較高使用濃度時,舍曲林本身就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引發細胞死亡,但其選擇性差,毒副反應重,實用價值低。然而在現有常規抗抑鬱劑量下,舍曲林毒副作用輕微,既能夠發揮細胞增敏功效,又可以緩解腫瘤患者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的安全有效藥物。

在此,周春水教授和臨床專家建議說,在放療前或實施DNA損傷類抗癌藥物化療之前,醫生和病人均應盡可能嘗試採用合理劑量及療程的舍曲林,再施以放療或藥物化療,部分患者可能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臨床療效。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在較高使用濃度時,舍曲林本身就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引發細胞死亡,但其選擇性差,毒副反應重,實用價值低。然而在現有常規抗抑鬱劑量下,舍曲林毒副作用輕微,既能夠發揮細胞增敏功效,又可以緩解腫瘤患者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的安全有效藥物。

在此,周春水教授和臨床專家建議說,在放療前或實施DNA損傷類抗癌藥物化療之前,醫生和病人均應盡可能嘗試採用合理劑量及療程的舍曲林,再施以放療或藥物化療,部分患者可能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