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學已經事業有成,你還在刷朋友圈自嘲單身狗

(1)

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中提到,其已經忽略了所有的節假日,

而如春節這樣的小長假,正是超越他人的好時機,更何況七夕呢?

當然七夕對我意義非凡,因為是我父親的生日,除此沒有什麼特別的。

一類人,總是會被各種所謂的熱點吸引,花費自己大量的精力,然而到頭來,其實與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湊熱鬧、隨大流、為他人的事瞎操心,正是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我也是這樣的人,似乎不應和下,

發條朋友圈,就沒有存在感一般。

(2)

大學畢業三年,參加同學會的時候,我發現雖然畢業時間並不長,但有些差距已經不小。當然並不是說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不好,只是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差異。

當年班上的女生,如今有些一副女強人的姿態,而有些則在畢業那年就結婚,

現在也已經生子,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

而如果對比下,初中同學現在的狀況,差距則更為明顯,十年的時間,那些沒讀大學的同學,有些自己創業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有些如今工資已經兩三年沒有上浮。

如果說有些人,從一開始就離我們很遙遠而不可及,那麼這些當年一起去黑網吧打遊戲,一起翹課的同學,原本再熟悉不過了,現在的彼此之間的距離,

卻讓人感到陌生。

(3)

去年開始,很多朋友選擇關閉了朋友圈,因為太耗費自己的時間,而我卻真的難做到,因為需要依靠這個管道,不斷的去傳播自己的想法,來鞏固個人的品牌。

所以節省時間的方式是,只發朋友圈,而不刷朋友圈。

不用擔心自己資訊的閉塞,因為那些重要的資訊,定還有朋友圈以外的管道,會讓你獲取到。

有人說做個人品牌就是裝,確實如此,朋友圈往往高於日常的生活,

但是一個人如果長期裝,是會形成習慣的,久而久之,就不再是裝了,而是條件反射的自發反應。

(4)

最後聊下,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成長方式:讀經典的書籍、跟大咖交流、經常寫作、學會演講。

讀書在我看來,是性價比最高的個人提升方式,

電子書甚至便宜到不要錢;巴菲特如今除了讀書,就是跟他人交流,與一些牛人交流,往往可以打開我們的思維。

而寫作則是對自己思維邏輯的鍛煉,比如我這月開始,寫文章嘗試分為幾段,這就是對邏輯的進一步強化;而演講則是一種資訊的內化,然後講授出去,分享的同時,自己為最大受益者。

希望這幾點分享對你有所幫助。孫淩,每天一篇文,分享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