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美新疆(下):像等待你多年的朋友,悅目爽心

1、大片大片墨綠色的森林,青翠欲滴的高山牧場,悠閒自在的牛羊,

散落在陽光白雲下圖瓦人的小木屋、哈薩克人的圓氈房,加上草原上隨意流動的潺潺溪水,湊成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畫!喀納斯之美,一步一景,恍若仙境,美得讓人著迷、令人心醉!天地有大美,盡在不言中。喀納斯,像等待你多年的朋友,悅目爽心!

2、崇山峻嶺之間,有一條阿克哈巴河,這是中哈兩國的界河。佇立中方一側的山頭,可以清楚地看到毫無人煙的哈薩克,

寂寥瑟然,空有大好山川。回望是有“西北第一村”之稱的圖瓦人的村落白哈巴村,尖頂白窗的小木屋星羅棋佈,炊煙嫋嫋,牛羊成群,遊人如織。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第一資源。然也!

3、喀納斯湖的神秘,與水怪的傳說有關。但是,每一個來到這兒的遊客,都會陶醉于這裡清新的空氣,明媚的藍天,變幻的湖水,漫山遍野競相綻放的各色雜花,無處不在的風景。為水怪而來,卻棄水怪而去,

這就是喀納斯的魅力:讓你忘記塵世的一切,蕩滌所有的過往。在乎的,好奇的,渴望的,全都化作當下的美!

4、居住在喀納斯的圖瓦人,來歷極為神秘。據說,全國僅有三千多人,分居在相距不遠的三個村落。作為蒙古族的一個分支,他們尊崇成吉思汗為祖先,自認是成吉思汗西征時留下的老弱病殘的後裔。其獨有的民族樂器蘇(楚)兒,用山上一種空心草製作,俗稱草笛。

其音質雄渾遒勁,低沉寬厚,撼人心魄,回味無窮!

5、人類創造的文明,終究毀滅於人類之手!走進交河故城,舉目所見皆是殘桓斷壁。你可以想見這兒曾有的繁華;也可以想見蒙古鐵騎燃起的團團火把、射出的沖天火箭!喊殺震天,血流成河,在這個兩側河谷環繞呈柳葉狀的故城,所謂易守難攻,根本無力保護發達的文明。在野蠻面前,文明何等脆弱,何等不堪一擊?

6、額敏和卓,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維護統一,功勳卓著,被封為吐魯番郡王,世襲罔替,八十多歲時立塔修寺,謝朝恩,銘記業績。後世遂有額敏(蘇公)塔,成吐魯番地區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古人講究“立德、立功、立言”,以一人之力,平叛亂,挽狂瀾,明是非,傳信仰,額敏和卓,堪稱典範!

7、火焰山,與天山平行相望,東西綿延98公里,南北寬6至8公里,最高峰850多米,因《西遊記》而名揚天下。火焰山之熱,名不虛傳!夏季地表溫度達攝氏70度,

極值83度。站在午後的陽光下,炙熱難耐,如火烤一般。近看褚紅色的山體,溝壑密佈,寸草不生,了無生機,果如唐詩所言,“飛鳥千里不敢來”,奇景!

8、吐魯番坎兒井,是除葡萄之外,最令世人津津樂道的奇觀;1034條坎二井,長達5000多公里,堪稱地下長城。坎兒井由豎井、暗渠、明渠、蓄水池構成,借助天山與綠洲3000多米的落差,雪水彙聚成潛流,滋潤一方百姓。自然的景象與人類天才的創造交相輝映,帶給人深刻的啟示:順應並尊重自然的傑作,方為智慧!

9、吐魯番的葡萄溝,火焰山七條溝中久負盛名的一個,全長十餘公里,清前期,多植桃樹,名桃子溝。因光緒帝對此地出產的葡萄大加讚賞,遂改名葡萄溝。據說,這裡種植4000多畝葡萄,品種27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葡萄博物園!可惜,摩肩接踵的遊人,擺攤吆喝的商販,讓這裡儼若鬧市。別了,想像中的田園風光!

帶給人深刻的啟示:順應並尊重自然的傑作,方為智慧!

9、吐魯番的葡萄溝,火焰山七條溝中久負盛名的一個,全長十餘公里,清前期,多植桃樹,名桃子溝。因光緒帝對此地出產的葡萄大加讚賞,遂改名葡萄溝。據說,這裡種植4000多畝葡萄,品種27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葡萄博物園!可惜,摩肩接踵的遊人,擺攤吆喝的商販,讓這裡儼若鬧市。別了,想像中的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