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津全運會丨回歸體育的本質

27日,第十三屆全運會開幕式在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開幕。與前十二屆大不相同的是,本屆全運會取消了金牌榜,打破以往“金牌至上”的模式。回歸體育的本質。

那麼,不看金牌榜,天津全運會,我們應該看什麼呢?

第十三屆全運會宣傳片:不一樣的天津與你相遇

1

告別練兵模式,提倡全民共用

本屆全運會的最大驚喜之一,就是廣場舞大媽等“草根”選手也可以登上全國最大的運動會舞臺。

在全運會開幕前,19個新增群眾體育項目已展開角逐。

在這些項目中,既有龍舟、舞龍、太極拳、國際跳棋、橋牌、健身氣功、柔力球等大眾參與度高的項目,也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輪滑、攀岩、航空、航海模型等時尚專案,更有普及度高的乒乓球、羽毛球、馬拉松等奧運項目的業餘組賽事。

不僅如此,國家體育總局還首次邀請華僑華人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加全運會比賽。未來的全運會,不僅是全民參與的體育盛會,還有望成為全球華人運動員的盛大集會。

告別“全運練兵、奧運奪金”的定位,天津全運會回歸“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初心,成為群眾運動健身的舞臺。

2

打破“金牌至上”

取消了奧運金牌積分及獎牌榜的全運會,散發著一股清新的氣息。全運會成績、金牌榜的排名,曾一度成為一些地方體育部門的“政績工程”。因“金牌至上”而導致的醜聞嚴重影響到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取消獎牌榜,

無論是各省區市代表團還是運動員個人,都能放下心理包袱,回歸體育本身,放手拼搏。

3

從奢華排場到特色溫馨

天津全運會提倡“節儉辦賽”,杜絕奢華排場,而最為吸睛的開幕式,也是走起“小清新”路線,打造特色溫馨的氛圍,最大限度地去展現天津地域文化特色以及體育的元素。

天津全運會特色快板宣傳片

這樣的場館佈局充分考慮了體育資源的節約和利用最大化,使比賽場館建設與高校教學、體育訓練、全民健身活動及體育產業發展相結合,提高社會參與度。

附:8月28日-9月8日天津全運會各項目賽程

本屆全運會共設33個大項、417個小項,總共有約10200名運動員參賽。其中花樣游泳、網球、柔道、田徑的馬拉松等專案的比賽已經結束,

其他專案均在開幕式之後舉行。

主編丨郁傑

編輯丨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