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熱點丨從金融運行報告看我國扶貧之路的轉變與創新

中國人民銀行於8月5日發佈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7)》披露了我國各區域2016年精准扶貧的發展狀況與具體推進措施。

各區域精准扶貧發展情況

2016年,各地區全面推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為了有效緩解貧困問題,國家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資金投入力度,部分省份的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精准扶貧” 逐漸上升為國家扶貧政策,成為國家綜合扶貧政策的最新表述、最新思路和最新標準,並在全國各地廣泛實踐。

西部地區

陝西宜君縣以全國唯一農村普惠金融綜合示範試點地區為契機,初步形成“定點+普惠”的幫扶模式;

青海推廣扶貧開發金融服務主辦銀行制度並實現縣域全覆蓋;

貴州創新開展百名基層央行行長對村幫扶行動;

重慶農業保險覆蓋所有貧困區縣,在9 個貧困區縣開展貧困戶農村住房保險試點,惠及22 萬戶建檔貧困戶,農村小額保險實現貧困戶全覆蓋;

廣西統籌安排財政資金187.8億元,

支援脫貧攻堅戰,180億元支援基礎設施建設、685億元實施自治區“為民辦實事工程;

四川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完成25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107.8萬貧困人口脫貧。

中部地區

大多數省份就業、醫療衛生、扶貧等民生領域支出占比超過70%。

湖北小微企業、涉農貸款餘額同比分別增長25.1%、17.2%,連續六年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河南蘭考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准, 探索出“扶貧+普惠”新路子。

東部地區

河北阜平“金融扶貧、保險先行”等一批典型實踐,打開保險扶貧工作新局面;

山東率先在全國發行扶貧社會效應債券,助力脫貧攻堅

各區域板塊精准扶貧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