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向世界的中國外銷瓷

它們,源自火與土,凝結著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它們,

堪稱早期全球化商品,曾經漂洋過海,遠播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們,被視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激發了各國商人的海上冒險,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航海神話;它們,是最稱職的文化使者,讓東方古國文明的光芒在全球閃耀;它們,就是本文的主角——中國外銷瓷。

中國的瓷器製造有悠久歷史,其獨傳之秘延續千餘年,世界莫不求之若渴,趨之若鶩,這也就難怪要以“China”來命名這種美觀、實用而又耐用的器皿。累世以來,茶和絲雖然是東西貿易的主體,但談到推動跨文化對話,促進意念、紋飾、設計和技術創新的交流,則非中國瓷器莫屬。

獨特的全球化貿易商品

中國瓷器品質優良、款式多樣、裝飾豐富、物美價廉,適應了地球上最廣泛人群的生活和藝術欣賞需求,

而且,壟斷性的技術使中國瓷器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全球化商品。

唐代中期,一方面,新窯場開始湧現,並且具備了批量生產的能力;另一方面,隨著唐王朝與外部世界的聯繫不斷加強,瓷器作為中國獨有的偉大發明,逐漸成為價格高昂的外銷商品。晚唐、五代至宋初,是瓷器外銷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以邢窯白瓷、越窯青瓷、長沙窯彩繪瓷為主,

代表了當時國內最著名的三種瓷器類型:白瓷如雪,青瓷碧綠,彩瓷多變。長沙窯彩繪瓷作為中華第一彩瓷,受到海外市場的廣泛喜愛,外銷數量驚人。

宋至明初是瓷器外銷的第二個階段,以龍泉青瓷、建窯及吉州窯黑釉瓷、景德鎮青白瓷、青花瓷、釉裡紅為主。隨著航線的不斷拓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瓷器出口國家也不斷增多,幾乎覆蓋了南海海域、印度洋海域和東北亞地區。

中國瓷器因中國以外其他地方尚未掌握制瓷工藝,屬於技術壟斷型商品,利潤豐厚。明初實行海禁,瓷器外銷主要依靠朝貢貿易,規模不大。明中期開放海禁後,大量的瓷器開始被販運出海。

明中期開始,隨著地理大發現熱潮抵達,東半球的西洋諸國的探險家和商人,

也紛紛開始探求與中國的貿易機會。16世紀初至17世紀初,先後有荷蘭、西班牙、英國、荷蘭、丹麥、法國和印度、印尼、馬來半島等地成立貿易據點,致力於東方貿易而獲利豐厚。據不完全統計,17世紀上半葉,有大約300萬件瓷器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被運往荷蘭和世界各地。隨著歐洲皇室、貴族對中國瓷器的追捧,外銷瓷如黃金般炙手可熱,荷蘭對中國外銷瓷的壟斷地位很快被打破。英國船隊駛入南海海域,佔據中國瓷器外銷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200多年,是中國外銷瓷的黃金時期,以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和廣州織金彩瓷為主。景德鎮是明代最大的外銷瓷生產中心,銷量巨大。1620年,萬曆皇帝駕崩,國內政局不穩,景德鎮官窯停產,大量瓷器轉為由民窯生產及外銷。福建、廣東及江蘇等沿海省份的瓷窯因海外市場的需求而大膽創新,在瓷器生產和技術研發上大放異彩。福建德化白瓷在歐洲被譽為“中國白”;廣東石灣窯以日常用具、瓦脊裝飾等建築構件和歷史、神話人物雕塑暢銷東南亞及歐洲;廣州彩瓷更是獨樹一幟,以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深受歐美市場喜愛,銷量驚人。還有江蘇宜興的紫砂陶,從晚明開始就外銷東南亞和歐洲,其陶泥可塑性和實用性強,尤以茶壺和器具訂單最多,其貼花和透雕圖案紫砂壺最受歐洲皇室貴族鍾愛。

這一時期的外銷瓷精品迭出,大多是訂燒瓷,器型及圖案既有傳統的中國風格,也有不少融合了西方元素。不斷改良的制瓷技術,嚴格的生產流程,精細的人員分工和以市場為導向的商品風格,推動了外銷瓷貿易的繁榮。特別是1684年清朝開放海禁,允許歐洲諸國到廣州進行貿易,外銷瓷數量暫態激增,其種類之豐富,款式之精美,讓人歎為觀止。隨著16世紀以後全球化貿易的推進,中國瓷器流播到世界各地,暢銷全球,真正成為了一種世界性商品。

多樣風格、異彩紛呈、閃耀全球

縱觀中國外銷瓷的發展歷程,外銷瓷的生產和設計始終以海外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因而隨著海外市場的改變,中國外銷瓷的裝飾藝術也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而異彩紛呈。

唐代瓷器的燒造工藝和藝術創作已達到較高水準,著名的“南青北白”指的就是現今浙江紹興地區越窯生產的青瓷和河北邢臺生產的白瓷。越窯青瓷胎質細膩,釉色溫潤如玉,色澤青中帶綠,接近茶青色,以青翠晶瑩聞名天下,尤其是被尊為“秘色瓷”的珍品,曾是唐代皇家御用品。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將越窯生產的茶碗列為唐代諸名窯之首。唐及五代,越窯青瓷曾銷往東亞、東南亞及阿拉伯國家。邢窯白瓷是中國白瓷的發源地,陸羽在《茶經》中比較唐代兩大名窯,“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可見,兩大名瓷各執牛耳,工藝極為精湛。邢窯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整精細,線條飽滿酣暢,器壁輕薄如雲,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因產量大,價格適中,除滿足宮廷使用外,暢銷海內外。

除了這兩種單色瓷,在極富創造力的大唐王朝還湧現出中國制瓷歷史上第一種彩瓷——今湖南省境內長沙窯燒造的彩瓷。長沙窯產品既供應國內市場,也暢銷海外。為了滿足各種類型顧客的需要,長沙窯產品強化裝飾,豐富題材,既有中國風格圖案和唐代詩詞,也有阿拉伯宗教箴言、伊斯蘭圖案和印度佛教紋樣,凸顯中西交融的產品特色,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有力例證。在瓷器燒造和裝飾技法上,長沙窯首創的釉下彩繪處於唐朝領先水準,更引領八、九世紀世界瓷器製造的潮流,滿足了中國、阿拉伯半島、東南亞、東亞國家顧客的日常使用和藝術審美需要,外銷數量巨大。

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瓷名窯遍佈大半個中國,其中,浙江省龍泉窯和越窯,福建省建窯和德化窯,江西省吉州窯和景德鎮窯,廣州西村窯和沙邊窯都是著名的外銷瓷窯口,產品各具特色,主要銷往東亞、東南亞和西亞地區。

元代建立的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多元文明的交流和技術的融合推動了制瓷技術的革新。中國工匠利用從波斯緊扣的鈷顏料為素白瓷器增添了令人驚豔的藍色紋飾,青花瓷一經面世就成為暢銷的出口商品,尤其受到穆斯林顧客的喜愛。元代外銷青花瓷在造型和紋飾上都凸顯伊斯蘭文化的烙印,尤以軍持造型和纏枝紋圖案最為典型,還有專門為穆斯林社群聚餐而燒制的大口徑厚重瓷盤等。如今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皮皇宮珍藏著一批中國青花瓷,這些原屬中東貴族所有的珍寶是奧斯曼帝國擴張的時候,土耳其的蘇丹從中東人手中搶奪過來的,最早一件可追溯到1459年。透過這些青花瓷可以窺見500多年前中國與中東地區的瓷器貿易盛況,青花瓷也成為元代以後外銷中亞、西亞等阿拉伯地區的主要中國瓷器品種。

而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一直與中國保持穩定的邦交和貿易往來,自8世紀開始便是中國瓷器的海外市場之一,越窯青瓷、龍泉青瓷一直備受青睞。12世紀鬥茶風氣由中國傳入日本、朝鮮,茶具自然也以顯現茶藝的黑釉瓷為貴,因此,12—15世紀外銷東亞地區的瓷器新增了福建建窯和江西吉州窯的黑釉產品,深受日本、朝鮮人民喜愛,被尊稱為天目瓷,奉為國寶。

地理大發現後,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西方航海國家紛紛抵達遠東地區,逐漸引發了遠東貿易的商業戰爭。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兩年後,荷蘭東印度公司也登上歷史舞臺。隨後,法國、丹麥、瑞典等國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或負責開拓亞洲貿易的公司,相繼派遣船隊到亞洲尋找貿易基地和據點。毫無疑問,他們有著共同目的,就是獲取當時在歐洲市場極為昂貴的亞洲商品,例如東南亞的各種香料,中國的生絲、茶葉和瓷器。然而,面對清政府的海禁政策,他們試圖打開中國市場的努力數度受挫,只能在東南亞群島的馬尼拉、巴達維亞,日本的長崎以及中國的澳門等地建立殖民地,通過亞洲內部的港腳貿易獲取中國商品。

1685年,清政府指定廣州、漳州、寧波、雲台為對外通商口岸,設立粵、閩、浙、江四海關,海禁政策一度解禁,歐洲商人紛紛前往廣州,並在當地設立商館。1715年,英國人首先在廣州設立商館,1728年,法國館成立,之後,荷蘭、丹麥、瑞典等國也紛紛設立商館。1757年,清政府僅保留廣州一口通商,並特許十三行行商統一經營全國對外貿易。正式設立粵海關之後,以及一口通商期間,中國與歐美國家建立了直航通道,東西貿易進入繁盛時期,歐洲國家取代阿拉伯國家和東亞、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貿易的主要參與者,歐洲和北美也因而成為中國外銷商品的主要市場。也就是說,17世紀末開始,中國外銷瓷的主要市場由東南亞與印度洋海域轉變為大西洋沿線的歐美國家。

海外市場的變化,直接導致了中國外銷商品結構和商品生產模式的一系列改變,儘管青花軍持、執壺等阿拉伯風格和龍泉青瓷等典型中國風格的外銷瓷繼續暢銷,但是為了適應歐美顧客的需求,原來的外銷瓷窯口不斷創新求變,新的外銷瓷品種開始走俏,陶瓷雕塑就是其中的一個新品種,受到十八、十九世紀歐洲市場的喜愛。德化白瓷享譽歐洲,被尊為中國白。此外,還有廣東佛山的石灣窯陶塑,造型生動,形象逼真,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成為外銷陶瓷中的新寵兒。

走向世界的歷史必然性

中國外銷瓷成為全球化商品,有其歷史必然性。一方面,追溯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16世紀以後,遍佈世界的瓷器貿易是全球化貿易的結果,同時,瓷器貿易也加速了全球化貿易,兩者有必然的聯繫。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是經濟全球化開始的歷史性事件,海上航行使整個世界連接在一起,商品、技術、資本和人力等生產要素從此有了跨國界自由流動的可能。

在這個背景下,大宗商品的全球流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瓷器就是其中之一的驅動器。外銷瓷一般用於家庭和宮中使用,後來更多的是作為裝飾觀賞用,有的成了藝術極品。我國最有名的是景德鎮陶瓷,花瓶上都畫著金花彩畫,精美至極,有山水畫,有人物畫,有花鳥畫。藝術成就非常高超,常常被各博物館及中外藝術家收藏。

此外,商品的壟斷性技術也使其極具競爭力而獲利豐厚。另一方面,中國強大的商品製造能力和中國外銷瓷本身具有的獨特優勢,是最根本的原因。據史料記載,16—18世紀,中國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有236種,其中,手工業品有137種,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其中,以生絲、絲織品為大宗,其次是瓷器和茶葉。在工業革命前,中國是世界的手工製造業中心之一,流傳千年的各種技藝令人稱奇,數以萬計的工匠和作坊生產的各種華麗精美的商品,通過海外貿易供應給世界各地的皇室、貴族和中產階級家庭。

據統計,1553—1830年,因西方國家到廣州貿易而流入中國的白銀達五億兩以上。可見,鴉☆禁☆片戰爭前夕,在貿易全球化過程中,中國以其眾多具有競爭力的手工業商品,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

英國船隊駛入南海海域,佔據中國瓷器外銷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200多年,是中國外銷瓷的黃金時期,以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和廣州織金彩瓷為主。景德鎮是明代最大的外銷瓷生產中心,銷量巨大。1620年,萬曆皇帝駕崩,國內政局不穩,景德鎮官窯停產,大量瓷器轉為由民窯生產及外銷。福建、廣東及江蘇等沿海省份的瓷窯因海外市場的需求而大膽創新,在瓷器生產和技術研發上大放異彩。福建德化白瓷在歐洲被譽為“中國白”;廣東石灣窯以日常用具、瓦脊裝飾等建築構件和歷史、神話人物雕塑暢銷東南亞及歐洲;廣州彩瓷更是獨樹一幟,以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深受歐美市場喜愛,銷量驚人。還有江蘇宜興的紫砂陶,從晚明開始就外銷東南亞和歐洲,其陶泥可塑性和實用性強,尤以茶壺和器具訂單最多,其貼花和透雕圖案紫砂壺最受歐洲皇室貴族鍾愛。

這一時期的外銷瓷精品迭出,大多是訂燒瓷,器型及圖案既有傳統的中國風格,也有不少融合了西方元素。不斷改良的制瓷技術,嚴格的生產流程,精細的人員分工和以市場為導向的商品風格,推動了外銷瓷貿易的繁榮。特別是1684年清朝開放海禁,允許歐洲諸國到廣州進行貿易,外銷瓷數量暫態激增,其種類之豐富,款式之精美,讓人歎為觀止。隨著16世紀以後全球化貿易的推進,中國瓷器流播到世界各地,暢銷全球,真正成為了一種世界性商品。

多樣風格、異彩紛呈、閃耀全球

縱觀中國外銷瓷的發展歷程,外銷瓷的生產和設計始終以海外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因而隨著海外市場的改變,中國外銷瓷的裝飾藝術也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而異彩紛呈。

唐代瓷器的燒造工藝和藝術創作已達到較高水準,著名的“南青北白”指的就是現今浙江紹興地區越窯生產的青瓷和河北邢臺生產的白瓷。越窯青瓷胎質細膩,釉色溫潤如玉,色澤青中帶綠,接近茶青色,以青翠晶瑩聞名天下,尤其是被尊為“秘色瓷”的珍品,曾是唐代皇家御用品。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將越窯生產的茶碗列為唐代諸名窯之首。唐及五代,越窯青瓷曾銷往東亞、東南亞及阿拉伯國家。邢窯白瓷是中國白瓷的發源地,陸羽在《茶經》中比較唐代兩大名窯,“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可見,兩大名瓷各執牛耳,工藝極為精湛。邢窯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整精細,線條飽滿酣暢,器壁輕薄如雲,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因產量大,價格適中,除滿足宮廷使用外,暢銷海內外。

除了這兩種單色瓷,在極富創造力的大唐王朝還湧現出中國制瓷歷史上第一種彩瓷——今湖南省境內長沙窯燒造的彩瓷。長沙窯產品既供應國內市場,也暢銷海外。為了滿足各種類型顧客的需要,長沙窯產品強化裝飾,豐富題材,既有中國風格圖案和唐代詩詞,也有阿拉伯宗教箴言、伊斯蘭圖案和印度佛教紋樣,凸顯中西交融的產品特色,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有力例證。在瓷器燒造和裝飾技法上,長沙窯首創的釉下彩繪處於唐朝領先水準,更引領八、九世紀世界瓷器製造的潮流,滿足了中國、阿拉伯半島、東南亞、東亞國家顧客的日常使用和藝術審美需要,外銷數量巨大。

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瓷名窯遍佈大半個中國,其中,浙江省龍泉窯和越窯,福建省建窯和德化窯,江西省吉州窯和景德鎮窯,廣州西村窯和沙邊窯都是著名的外銷瓷窯口,產品各具特色,主要銷往東亞、東南亞和西亞地區。

元代建立的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多元文明的交流和技術的融合推動了制瓷技術的革新。中國工匠利用從波斯緊扣的鈷顏料為素白瓷器增添了令人驚豔的藍色紋飾,青花瓷一經面世就成為暢銷的出口商品,尤其受到穆斯林顧客的喜愛。元代外銷青花瓷在造型和紋飾上都凸顯伊斯蘭文化的烙印,尤以軍持造型和纏枝紋圖案最為典型,還有專門為穆斯林社群聚餐而燒制的大口徑厚重瓷盤等。如今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皮皇宮珍藏著一批中國青花瓷,這些原屬中東貴族所有的珍寶是奧斯曼帝國擴張的時候,土耳其的蘇丹從中東人手中搶奪過來的,最早一件可追溯到1459年。透過這些青花瓷可以窺見500多年前中國與中東地區的瓷器貿易盛況,青花瓷也成為元代以後外銷中亞、西亞等阿拉伯地區的主要中國瓷器品種。

而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一直與中國保持穩定的邦交和貿易往來,自8世紀開始便是中國瓷器的海外市場之一,越窯青瓷、龍泉青瓷一直備受青睞。12世紀鬥茶風氣由中國傳入日本、朝鮮,茶具自然也以顯現茶藝的黑釉瓷為貴,因此,12—15世紀外銷東亞地區的瓷器新增了福建建窯和江西吉州窯的黑釉產品,深受日本、朝鮮人民喜愛,被尊稱為天目瓷,奉為國寶。

地理大發現後,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西方航海國家紛紛抵達遠東地區,逐漸引發了遠東貿易的商業戰爭。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兩年後,荷蘭東印度公司也登上歷史舞臺。隨後,法國、丹麥、瑞典等國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或負責開拓亞洲貿易的公司,相繼派遣船隊到亞洲尋找貿易基地和據點。毫無疑問,他們有著共同目的,就是獲取當時在歐洲市場極為昂貴的亞洲商品,例如東南亞的各種香料,中國的生絲、茶葉和瓷器。然而,面對清政府的海禁政策,他們試圖打開中國市場的努力數度受挫,只能在東南亞群島的馬尼拉、巴達維亞,日本的長崎以及中國的澳門等地建立殖民地,通過亞洲內部的港腳貿易獲取中國商品。

1685年,清政府指定廣州、漳州、寧波、雲台為對外通商口岸,設立粵、閩、浙、江四海關,海禁政策一度解禁,歐洲商人紛紛前往廣州,並在當地設立商館。1715年,英國人首先在廣州設立商館,1728年,法國館成立,之後,荷蘭、丹麥、瑞典等國也紛紛設立商館。1757年,清政府僅保留廣州一口通商,並特許十三行行商統一經營全國對外貿易。正式設立粵海關之後,以及一口通商期間,中國與歐美國家建立了直航通道,東西貿易進入繁盛時期,歐洲國家取代阿拉伯國家和東亞、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貿易的主要參與者,歐洲和北美也因而成為中國外銷商品的主要市場。也就是說,17世紀末開始,中國外銷瓷的主要市場由東南亞與印度洋海域轉變為大西洋沿線的歐美國家。

海外市場的變化,直接導致了中國外銷商品結構和商品生產模式的一系列改變,儘管青花軍持、執壺等阿拉伯風格和龍泉青瓷等典型中國風格的外銷瓷繼續暢銷,但是為了適應歐美顧客的需求,原來的外銷瓷窯口不斷創新求變,新的外銷瓷品種開始走俏,陶瓷雕塑就是其中的一個新品種,受到十八、十九世紀歐洲市場的喜愛。德化白瓷享譽歐洲,被尊為中國白。此外,還有廣東佛山的石灣窯陶塑,造型生動,形象逼真,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成為外銷陶瓷中的新寵兒。

走向世界的歷史必然性

中國外銷瓷成為全球化商品,有其歷史必然性。一方面,追溯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16世紀以後,遍佈世界的瓷器貿易是全球化貿易的結果,同時,瓷器貿易也加速了全球化貿易,兩者有必然的聯繫。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是經濟全球化開始的歷史性事件,海上航行使整個世界連接在一起,商品、技術、資本和人力等生產要素從此有了跨國界自由流動的可能。

在這個背景下,大宗商品的全球流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瓷器就是其中之一的驅動器。外銷瓷一般用於家庭和宮中使用,後來更多的是作為裝飾觀賞用,有的成了藝術極品。我國最有名的是景德鎮陶瓷,花瓶上都畫著金花彩畫,精美至極,有山水畫,有人物畫,有花鳥畫。藝術成就非常高超,常常被各博物館及中外藝術家收藏。

此外,商品的壟斷性技術也使其極具競爭力而獲利豐厚。另一方面,中國強大的商品製造能力和中國外銷瓷本身具有的獨特優勢,是最根本的原因。據史料記載,16—18世紀,中國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有236種,其中,手工業品有137種,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其中,以生絲、絲織品為大宗,其次是瓷器和茶葉。在工業革命前,中國是世界的手工製造業中心之一,流傳千年的各種技藝令人稱奇,數以萬計的工匠和作坊生產的各種華麗精美的商品,通過海外貿易供應給世界各地的皇室、貴族和中產階級家庭。

據統計,1553—1830年,因西方國家到廣州貿易而流入中國的白銀達五億兩以上。可見,鴉☆禁☆片戰爭前夕,在貿易全球化過程中,中國以其眾多具有競爭力的手工業商品,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