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說「按月訂購」和「無人貨架」本質上是一樣的?

在矽谷華人裡真正投資做的好,能進入美國主流圈子的人極少。心元資本的 Matt Cheng、GGV 的 Hans、丹華資本的張首晟教授等都是其中代表,郭威則是在矽谷做天使投資站穩腳跟的年青一代的代表。

同是 88 年生人,他現在已經管理近億美金規模的基金,我希望通過這個對話,能帶給大家更多關於美國市場的資訊。

Key Takeaways:

問:為什麼美國的天使投資都是類眾籌,10 – 20 家機構一起投,每家機構投 5 – 10 萬美金,占股 1 – 2 個點?

答:在美國人們對待天使投資的態度更成熟,

知道早期項目風險高,所以很多我們認為極好的項目或背景好的創始人,在國內會被搶爆的,在美國大家也都很平淡,都是放一點錢而已。

而在灣區這樣的小機構有 1000 家,這些機構最終拼的是好口碑和好人緣。

問:除了上面這點,還有什麼明顯的中美兩地的創投市場的差異?

答:項目差別特別大。看過上萬家美國創業公司,裡面真正一樣的極少。美國項目有各種各樣的創新,

大創新、微創新、垂直市場等,不像國內會有一堆人做一樣的事情。但反過來講,矽谷創業者沒有國內兇狠和努力。

再有就是矽谷的投資過程更簡單,基本所有流程都網上完成,也有很多 SaaS 服務,包括全投資過程和 DD 等等。

問:為什麼美國沒有 FA?建模和 BP 誰來做?

答:美國本身資訊極其通暢透明,對接仲介的價值和需求不高。而建模和 BP 在美國本來就是一個好的創始人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

其他我們還聊了:美國的創新持續不斷是因為和傳統領域有更好的結合?美國新基金的一些門派小故事?未來中美兩地的連接會如何?等等。

按月訂購與無人貨架的本質

花加、花點時間、衣二三、女神派等按月訂購類型的公司都默默拿了很多錢,聽說經濟模型也都發展的不錯。

其實按月訂購這個事情,美國很早就開始做了,因為美國信用卡自動扣款功能實在是太適合做這件事。

我們總結了下這個領域中美國的創業公司,發現大多是在 10、11 年間成立的,而有媒體報導說,現在美國已經有超過 2000 家各個類型的按月訂購公司,而國內這類公司的則大多是 14、15 年間成立。

從模型來看,按月訂購這個事情很好理解,我們在 “早知道這些我的公司就不會死”系列(一):CAC、LTV、PBP,這篇文章裡就寫過,公司最後看的其實就是 CAC(用戶獲取成本)和 LTV(用戶終身價值)。

CAC 比想像中要高使用者增長有瓶頸毛利低

Blue Apron 上市以來股價近腰斬

我們先來看第一點。

CAC 高其實要分幾部分來看。

首先,很多公司發現個性化推薦的好處和壞處都很明顯。定期的推薦中,如果有幾次出現明顯問題,就很容易激發用戶的退訂。這就好像發公號文章一樣,如果一直不推送,大家反而會忘記取關。

而因此產生的流失問題,需要多次反復啟動的成本,所以引起 CAC 的上升。

其次,也是為了老使用者的留存,公司需要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以及豐富庫存。所以, Blue Apron 為了降低成本,下半年已經減少了新菜品的推出。

那我們假設把衣服的庫存成本都算在 CAC 之內的話,我很好奇那幾家租衣服公司的未來資料會如何變化。

最後,為了獲取更多用戶,市場費用的邊際成本遞減。所以, CAC 也是不斷上漲,這一點其實和我們提的第二點 使用者增長瓶頸 直接相關。

這反過來講其實也是合理的。在新的大資料、人工智慧時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專屬的產品,這樣要走覆蓋大人群的道路就會越來越難。

所以,按月訂購類型的產品(甚至其他很多產品),最終走的路線都會是圍繞人群打造產品矩陣,而非圍繞產品擴張人群矩陣。

也就是說,和某個特定人群建立起強關係的價值,要高於和更廣泛的人群建立弱關係。在這個基礎之上,就可以圍繞特定人群推出更多產品,豐富產品線,從而在 CAC 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拉升 LTV。

比如像 Dollar Shave Club,從最早的剃鬚刀,到現在被聯合利華收購後,已經在售賣數十款不同種類的 SKU 產品。

(更多關於 Dollar Shave Club 及消費品投資邏輯可見文章: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互聯網消費品牌是怎樣煉成的?)

第三個問題,毛利低。這個其實也是很多公司遇到的問題,就是哪怕通過線上按月訂購的方式切入到市場之中,但由於很多領域本身就是發展成熟的行業和市場,要做高毛利還是一件有挑戰的事情。

所以總結來說,按月訂購做的事情是:通過低毛利的優質單品,深度捆綁特定人群,通過按月訂購的模式,增加使用者被動消費行為,並且逐漸圍繞用戶群推出更多高毛利 SKU,從而增加 LTV。

那為什麼說按月訂購和無人貨架本質上是一樣的呢?

因為這兩者都是通過「懶惰」這一個點切入,一個是照顧到用戶精神上的懶惰,一個是照顧到用戶肉體上的懶惰。

兩者最終的極致目標都是一個:無限趨近用戶,佔領用戶心智,從而決定用戶買什麼。

但這裡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一個合適的度?

也就是說,離用戶多近,才是從成本到收益上來說最高效的行為。

比如按月訂購,應該一天一次、一週一次、還是一個月一次。比如無人貨架,是一個辦公室四個角落各放一個,還是一個辦公室放一個,還是一個樓放一個?

這個答案目前還是未知的,也因此才有了各種模式的公司出來。

甚至說遠點,很多東西最後都會落腳到距離的問題上。

比如從電視、到電腦、到手機,其實是螢幕越來越小,但離人越來越近的這麼一個過程。而 iPad 之所以沒有那麼成功,可能就是因為那個產品形態並不是最高效的。

所以理論上來說,再往後 AR 眼鏡應該是下一個計算平臺,如果非要說再往後的話,那就是高智慧電子隱形眼鏡,而再往後就只能是直接在腦子裡放晶片了。

輸出:曲凱

輔助:季文儀、劉思筱

#專欄作家#

曲凱,微信公眾號:42章經(ID:MyFortyTw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歸創投人。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生畢業,對職業規劃,互聯網產品、創業、投資等領域有自己獨特見解。

本文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如果一直不推送,大家反而會忘記取關。

而因此產生的流失問題,需要多次反復啟動的成本,所以引起 CAC 的上升。

其次,也是為了老使用者的留存,公司需要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以及豐富庫存。所以, Blue Apron 為了降低成本,下半年已經減少了新菜品的推出。

那我們假設把衣服的庫存成本都算在 CAC 之內的話,我很好奇那幾家租衣服公司的未來資料會如何變化。

最後,為了獲取更多用戶,市場費用的邊際成本遞減。所以, CAC 也是不斷上漲,這一點其實和我們提的第二點 使用者增長瓶頸 直接相關。

這反過來講其實也是合理的。在新的大資料、人工智慧時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專屬的產品,這樣要走覆蓋大人群的道路就會越來越難。

所以,按月訂購類型的產品(甚至其他很多產品),最終走的路線都會是圍繞人群打造產品矩陣,而非圍繞產品擴張人群矩陣。

也就是說,和某個特定人群建立起強關係的價值,要高於和更廣泛的人群建立弱關係。在這個基礎之上,就可以圍繞特定人群推出更多產品,豐富產品線,從而在 CAC 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拉升 LTV。

比如像 Dollar Shave Club,從最早的剃鬚刀,到現在被聯合利華收購後,已經在售賣數十款不同種類的 SKU 產品。

(更多關於 Dollar Shave Club 及消費品投資邏輯可見文章: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互聯網消費品牌是怎樣煉成的?)

第三個問題,毛利低。這個其實也是很多公司遇到的問題,就是哪怕通過線上按月訂購的方式切入到市場之中,但由於很多領域本身就是發展成熟的行業和市場,要做高毛利還是一件有挑戰的事情。

所以總結來說,按月訂購做的事情是:通過低毛利的優質單品,深度捆綁特定人群,通過按月訂購的模式,增加使用者被動消費行為,並且逐漸圍繞用戶群推出更多高毛利 SKU,從而增加 LTV。

那為什麼說按月訂購和無人貨架本質上是一樣的呢?

因為這兩者都是通過「懶惰」這一個點切入,一個是照顧到用戶精神上的懶惰,一個是照顧到用戶肉體上的懶惰。

兩者最終的極致目標都是一個:無限趨近用戶,佔領用戶心智,從而決定用戶買什麼。

但這裡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一個合適的度?

也就是說,離用戶多近,才是從成本到收益上來說最高效的行為。

比如按月訂購,應該一天一次、一週一次、還是一個月一次。比如無人貨架,是一個辦公室四個角落各放一個,還是一個辦公室放一個,還是一個樓放一個?

這個答案目前還是未知的,也因此才有了各種模式的公司出來。

甚至說遠點,很多東西最後都會落腳到距離的問題上。

比如從電視、到電腦、到手機,其實是螢幕越來越小,但離人越來越近的這麼一個過程。而 iPad 之所以沒有那麼成功,可能就是因為那個產品形態並不是最高效的。

所以理論上來說,再往後 AR 眼鏡應該是下一個計算平臺,如果非要說再往後的話,那就是高智慧電子隱形眼鏡,而再往後就只能是直接在腦子裡放晶片了。

輸出:曲凱

輔助:季文儀、劉思筱

#專欄作家#

曲凱,微信公眾號:42章經(ID:MyFortyTw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歸創投人。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生畢業,對職業規劃,互聯網產品、創業、投資等領域有自己獨特見解。

本文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