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它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會玩石頭剪刀布的機器人,比軟銀的還厲害

01

去年,在一次人工智慧展會上,我看到一排所謂的機器人在展覽,但是,當我走進體驗的時候,真是失望至極,語音辨識緩慢就不說了,關鍵這機器人不會動啊,就算動幾下,也是兩個胳膊抬起來,

放下去。其他的,連下半身都沒有……哦,別誤會啊,不是你想像的下半身,我是說他們只是半截的機器人,沒有屁股和腿腳。

實際上,叫他們機器人,有點過分了,他們就是一個平板電腦安在了一個半身塑膠人像上,更搞笑的是,他們的平板直接安到臉上,所謂的人機勾兌,就是你跟一個平板上的圖案對話。

那幹嘛不直接拿著平板啊?為什麼還要放到一個塑膠盒子上?

所謂的機器人,根本就是一大波在人工智慧風口上亂飛的豬啊……

02

因為去年的緣故,我對機器人的看法一直比較保守,直到最近,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調戲電商又遇到了一個機器人——阿凡達機器人。

阿凡達公司發佈的第一款作品是i寶家庭教育機器人,這個公司的創辦者John Ostrem博士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下一代機器人等關鍵技術方面的資深專家,在發明新技術並推動技術商用方面擁有25年的經驗。

這款機器人有兩個點讓我眼前一亮。

第一個是,它可以模仿你的動作,關鍵不在於模仿,而在於動作。

你做什麼動作,它就跟你做,這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興趣。如果你看過《鐵甲鋼拳》,應該對裡面的主角機器人亞當印象深刻,

亞當作為陪練機器人,特有的功能就是可以鏡像類比目標的動作,你做啥動作,它就能做啥動作。

但,電影只是科幻,現實中並不存在這樣能力的機器人,沒想到,i寶已經可以實現了這種能力,當然,這種能力目前只是好玩而已,並沒有太大的價值。

但,剛才說了,重點不在於模仿,而在於動作。

有動作能力的才叫機器人,才具備了為人類服務的能力,但偏偏,做動作這件事,沒這麼簡單,

很多所謂的機器人,不要說動作,可能連人的形狀都不具備。

03

第二個亮點是,這個寶還可以做石頭剪刀布的遊戲,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它有手指頭啊!

沒有想到吧?擁有正常的手指頭伸縮能力,居然是一個亮點,這是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機器人不具備的,想想哆啦A夢吧:

連來自未來的哆啦A夢都玩不了猜拳遊戲呢,看來這個i寶,還真是有兩把刷子呢。

為什麼這個功能如此神奇呢?居然秒殺了市面上大多數機器人。

04

先看一個對比表格:

這是i寶與其他機器人的對比情況,其中,Pepper是日本軟銀的知名產品,據說阿裡曾一度想代理這款機器人在國內的落地情況。

裡面有一項是可動關節的的數量,i寶是24,Pepper是20個,還有一個Nao機器人,是25個,因為Nao是行走型機器人,其他都是輪走式機器人。

這三個機器人的價格,遠遠高於後兩款,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機器人價格差別的關鍵點,就在於可動關節的數量。

感測器啊,語音辨識啊,講故事的功能啊,開關空調電視啊,唱歌啊,這些功能,在價格上體現不出來,因為他們是軟體發展,軟體發展,也有好壞,但是學習能力會很快,反覆運算會很快,做的好的,比如語音辨識,其實都可以用開放平臺來解決,內容多了少了,也不構成競爭力。

競爭力的關鍵點,就是動作能力!

動作能力的關鍵點,就是可動關節的數量!

可動關節數量的關鍵點就是馬達!

馬達的控制權……他們不讓說。

這是機器人供應鏈能力的秘密。

這種每個手指頭都能動的情況下,就需要定制馬達,馬達要靈活反應,力度大了,小了,都不行,萬一傷到人,可麻煩了。

所以,定制這些馬達,可沒有那麼簡單,需要不斷調試,毀了一批又一批樣品,才能找到合適的。

怪不得阿凡達2014年就成立了,直到今年才正式出售自己的產品。

05

對於一個教育機器人,有什麼必要在動作能力上發力呢?在平板電腦上講講故事,分析分析課程難題,能視頻通話,不就行了嗎?

阿凡達CTO熊瑋回答調戲電商說:“市面上一些機器人價格都是500、2000、3000的,最多也就是2、3個自由度,頭可以轉一圈。為什麼要做成類人形的?其實我們之前做設計的時候,完成可以把成本降下來,可能你的賣的售價也可以降。因為我們對它的規劃和期望未來可以做更多事情,是不是幫孩子或者老人提東西,能不能做一些物理性質的助手,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複雜的機構支撐的話,我們現在特別是美國,有很多找到我們這邊說你能不能在老人院照顧老人,幫老人提東西,能不能負重負載?如果做簡單了負載的可能性都沒有了。做研發一定要把基礎打好,留出可能性才能擴大應用,不然沒有辦法用了。”

看來,動作能力的開發,是為未來預備的,現在的鏡像能力、猜拳能力,都只是小玩意而已。

但正是因為這個小玩意,才把當前熱鬧的機器人市場做了一個清晰的劃分!

06

當然了,除了硬體能力的不同,那麼在功能上,教育機器人到底都能幹啥呢?

就i寶來說,它有這四個功能,其中,美國家長們最看重的是監護功能,想想看,將來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個機器人的時候,小朋友到哪裡,機器人跟到哪裡,各種情況,家長盡在掌握,是不是很放心了?

機器人會改變什麼呢?這是大家都在討論和關心的,除了部分人會失業,它還會影響到我們很多行為,比如,中美兩國很多兒童都用i寶的時候,一個中國五線城市山東菏澤的兒童可以與一個美國矽谷的小朋友0距離交流,那個時候,孩子們那還用微信視頻對話啊,想跟地球另一端的小夥伴說話的時候,直接讓他們的機器人先聯絡好了。

反正,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又沒有語言障礙。

你看,你是不是也想要一個機器人了?

這是i寶與其他機器人的對比情況,其中,Pepper是日本軟銀的知名產品,據說阿裡曾一度想代理這款機器人在國內的落地情況。

裡面有一項是可動關節的的數量,i寶是24,Pepper是20個,還有一個Nao機器人,是25個,因為Nao是行走型機器人,其他都是輪走式機器人。

這三個機器人的價格,遠遠高於後兩款,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機器人價格差別的關鍵點,就在於可動關節的數量。

感測器啊,語音辨識啊,講故事的功能啊,開關空調電視啊,唱歌啊,這些功能,在價格上體現不出來,因為他們是軟體發展,軟體發展,也有好壞,但是學習能力會很快,反覆運算會很快,做的好的,比如語音辨識,其實都可以用開放平臺來解決,內容多了少了,也不構成競爭力。

競爭力的關鍵點,就是動作能力!

動作能力的關鍵點,就是可動關節的數量!

可動關節數量的關鍵點就是馬達!

馬達的控制權……他們不讓說。

這是機器人供應鏈能力的秘密。

這種每個手指頭都能動的情況下,就需要定制馬達,馬達要靈活反應,力度大了,小了,都不行,萬一傷到人,可麻煩了。

所以,定制這些馬達,可沒有那麼簡單,需要不斷調試,毀了一批又一批樣品,才能找到合適的。

怪不得阿凡達2014年就成立了,直到今年才正式出售自己的產品。

05

對於一個教育機器人,有什麼必要在動作能力上發力呢?在平板電腦上講講故事,分析分析課程難題,能視頻通話,不就行了嗎?

阿凡達CTO熊瑋回答調戲電商說:“市面上一些機器人價格都是500、2000、3000的,最多也就是2、3個自由度,頭可以轉一圈。為什麼要做成類人形的?其實我們之前做設計的時候,完成可以把成本降下來,可能你的賣的售價也可以降。因為我們對它的規劃和期望未來可以做更多事情,是不是幫孩子或者老人提東西,能不能做一些物理性質的助手,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複雜的機構支撐的話,我們現在特別是美國,有很多找到我們這邊說你能不能在老人院照顧老人,幫老人提東西,能不能負重負載?如果做簡單了負載的可能性都沒有了。做研發一定要把基礎打好,留出可能性才能擴大應用,不然沒有辦法用了。”

看來,動作能力的開發,是為未來預備的,現在的鏡像能力、猜拳能力,都只是小玩意而已。

但正是因為這個小玩意,才把當前熱鬧的機器人市場做了一個清晰的劃分!

06

當然了,除了硬體能力的不同,那麼在功能上,教育機器人到底都能幹啥呢?

就i寶來說,它有這四個功能,其中,美國家長們最看重的是監護功能,想想看,將來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個機器人的時候,小朋友到哪裡,機器人跟到哪裡,各種情況,家長盡在掌握,是不是很放心了?

機器人會改變什麼呢?這是大家都在討論和關心的,除了部分人會失業,它還會影響到我們很多行為,比如,中美兩國很多兒童都用i寶的時候,一個中國五線城市山東菏澤的兒童可以與一個美國矽谷的小朋友0距離交流,那個時候,孩子們那還用微信視頻對話啊,想跟地球另一端的小夥伴說話的時候,直接讓他們的機器人先聯絡好了。

反正,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又沒有語言障礙。

你看,你是不是也想要一個機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