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巨大腎臟腫瘤鑽入3歲男童心臟,在滬5小時手術取出重燃希望

長在腰腹部的腎臟腫瘤,竟然悄無聲息地鑽到一名孩子的心臟裡。

8月29日,澎湃新聞活潑好動,2017年4月15日,父母無意間摸到左左的左側腹部有一個較大腫塊,他們拿尺估量了一下,

竟有12釐米大。

全家人被恐懼籠罩,開始求醫。經當地醫生的推薦,4月22日左左一家到上海新華醫院掛了兒外科吳曄明教授的門診。

隨後的一系列檢查和影像學報告讓醫生大為吃驚。這個孩子的左腎旁有一個巨大的腫塊,腫塊之大不僅將腹內的其他臟器擠壓至右側,而且還往上侵入了胸腔。

明明是腎臟腫瘤,怎麼會跑到心臟?吳曄明透露,孩子左腎位置不僅長了一個巨大腫瘤,

而且腫瘤細胞還鑽到了靜脈血管內,形成了瘤栓,癌細胞在血管內不斷地生長、堆積,並沿著左腎靜脈往外跑,橫穿整個腹腔,順著孩子身體右側的下腔靜脈往上,長到了心臟內,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吳曄明馬上將該病例列入醫院兒童實體腫瘤多學科協作組(MDT)的討論議程。兒外科、小兒血液科、放療科、病理科、醫學影像科、核醫學科、超聲科等相關科室一起討論。

專家們認為,

孩子雖已屬腫瘤晚期,但也許手術會為他帶去一線生機——如果瘤栓繼續生長或意外脫落,隨時可能造成心跳異常、肺栓塞、腦栓塞等意外情況,導致死亡。可現階段,孩子手術風險極大,必須活檢明確診斷後進行新輔助化療,以期腫瘤縮小後再手術,降低手術風險。

多名專家討論後確定了治療方案:患兒需要超聲定位下穿刺活檢,明確診斷是否罹患腎母細胞瘤。隨後,患兒要經過2個療程的化療,

遏制腫瘤瘋狂生長,為手術創造條件。

3歲患兒左腎旁有一個巨大的腫塊,腫塊之大不僅將腹內的其他臟器擠壓至右側,而且還往上侵入了胸腔。

手術歷經5個多小時,後續還將接受放化療

8月10日上午9點30分,手術開始。

手術先由小兒外科負責,

到中午12點,醫生們完整地切除了左腎腫瘤,這個腫瘤長得像個葫蘆,大小達到了18cm*14cm。

隨後,小兒心血管外科主任魯亞南帶領團隊為孩子開胸,經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建立體外迴圈,心臟停搏後打開右心房,將長15cm、直徑超2.5cm的巨大瘤栓整體取出。20分鐘後孩子心臟恢復搏動。整個手術歷時5個多小時,按預定計劃順利完成。

在小兒重症醫學科醫生的密切監護和護理人員的精心照顧下,

手術1天后,左左便順利拔除了氣管插管,目前已穩定康復,即將出院。

小兒血液腫瘤科袁曉軍主任表示,孩子後續還將進行化療和放療。腎母細胞瘤屬胚胎性腫瘤,多在出生時已經形成,隨後不斷長大、侵襲、轉移。如果治療一切順利,5年生存率可望80%左右。

袁曉軍表示,同成人一樣,定期的體檢是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兒童腫瘤的關鍵。據統計,中國每年14歲以下的小兒惡性腫瘤發病數約2.6萬例,其發病率以每年約5%的速度上升。其中,惡性實體腫瘤的標化發病率是8/10萬,其發病數遠遠大於倍受關注的小兒血液腫瘤。

新華醫院表示,兒童實體腫瘤多學科協作模式,可為患者制定整體性綜合治療計畫,包括內科化療、外科手術、放療和隨訪。這一模式囊括兒外科、小兒血液科、放療科、病理科、醫學影像科、核醫學科、超聲科等相關科室。

通過這一模式,近5年來,新華醫院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等兒童常見實體腫瘤患者的總體生存率有了進一步提高,如肝母細胞瘤5年無病生存率76%,均居國內領先水準。

其發病率以每年約5%的速度上升。其中,惡性實體腫瘤的標化發病率是8/10萬,其發病數遠遠大於倍受關注的小兒血液腫瘤。

新華醫院表示,兒童實體腫瘤多學科協作模式,可為患者制定整體性綜合治療計畫,包括內科化療、外科手術、放療和隨訪。這一模式囊括兒外科、小兒血液科、放療科、病理科、醫學影像科、核醫學科、超聲科等相關科室。

通過這一模式,近5年來,新華醫院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等兒童常見實體腫瘤患者的總體生存率有了進一步提高,如肝母細胞瘤5年無病生存率76%,均居國內領先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