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這支部隊,從建軍起就沒有失敗過,唯一一次失敗是被它給打敗

第3步兵師成立於1917年11月,亦即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及其同盟國宣戰的同一個月內。當時,一群無戰鬥經驗的美國士兵在約瑟夫·耿克門準將的領導下登上歐洲。

約瑟夫最引人爭議的一點乃是他的訓練非常嚴酷,

幾近無理的程度,但此舉也是唯一迫使第3步兵師官兵發揮最大潛力的方法,以使步隊能夠有足夠戰力迎戰經驗豐富的德軍,當第3師進駐其馬恩河防禦陣地時正好遇上德國人為挽回頹勢而發起的大反攻。這次反攻是德國人最後的賭博,幾乎全未考慮退路,因此衝擊力十分強大。

在此壓力下鄉英法等協約國防線很快瓦解,各國部隊均自謀生路的向後撤退。法國籍西線指揮官眼看大勢不妙,急忙擬計畫並且警告約瑟夫準將將其新兵退出陣地,以免型遇重大損失,不料約瑟夫信心篤定地回答:“我們將固守於此。”這句話從此成為第3師的座右銘,是役中,第3步兵師浴血奮戰,

竟真的使德軍未能越雷池一步。

為了表彰第3師的戰功,戰後,美軍特意為其設計了一個獨特的臂章。臂章的構圖以藍底代表榮譽,3條白杆則代表該師經歷的3場主要戰役。

時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第3步兵師再度浴血出擊,從沙哈拉沙漠熾熱的沙地到安其奧染血的灘頭,

自博乎斯加頓的廢墟至蘇聯南方的凍土,該師幾乎無役不與,成為美國所有部隊中唯一在德佔領區四周均作過戰的隊伍,並被德軍稱為“藍、白相問的魔鬼”。此後,第3師更加聲名大噪。

1958年,第3步兵師調回歐洲,並且從此駐紮該地達40年之久,

成為北約及美軍防衛中歐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