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濟學100個有趣故事》-科斯定理是怎麼回事?

私人市場在解決這些外部性方面的有效性如何?一個著名的結論提出,

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方法是極為有效的,這個結論被稱為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該定理是以經濟學家羅奈爾得-科斯(Ronald Coase)的名字命名的。根據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無成本地就資源配置進行協商,那麼,私人市場就總能解決外部性問題,並有效地配置資源。

為了說明科斯定理如何發揮作用,考慮一個例子。假定Dick有一條名為Spot的狗。Spot的狂吠干擾了Dick的鄰居Jane。Dick從擁有一條狗中得到了利益,

但這條狗給Jane帶來了負外部性。是應該強迫Dick把狗送到動物收容所,還是應該讓Jane忍受由於狗狂吠而夜不能寐的痛苦呢?

先來考慮什麼結果對社會是有效性的。一個正在考慮如何從上述兩種方案中做出選擇的社會計畫者,要比較Dick從養狗中得到的利益與Jane承受狂吠聲的成本。如果利益超過成本,有效率的做法就是讓Dick繼續養狗而讓Jane生活在狂吠聲中;但如果成本超過利益,

Dick就應該放棄養狗。

根據科斯定理,私人市場可以自己達到有效率的結果。如何達到呢?Jane只需付給Dick一些錢讓他放棄養狗。如果Jane給的金額大於養狗的利益,Dick將接受這筆交易。

通過對價格的協商,Dick和Jane總可以達成有效率的結果。例如,假設Dick從養狗中得到的利益為500美元,而Jane由於狗的狂吠承受了800美元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Jane可以給Dick600美元,讓他放棄養狗,而Dick也會很樂意地接受。

雙方的狀況都比以前變好了,也達到了有效率的結果。

當然,Jane不願意提供任何Dick願意接受的價格也是可能的。例如,假設Dick從養狗中得到的利益是1000美元,而Jane由於狗的狂吠承受了800美元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Dick不會接受在1000美元以下的出價,而Jane又不願意提供任何在800美元以上的價格。因此,Dick最終還會繼續養狗。但在這種成本與利益既定的情況下,這種結果是有效率的。

到現在為止,我們一直假設Dick在法律上有權養一條愛叫的狗。

換句話說,我們假設,除非Jane給Dick足夠的錢讓Dick自願放棄養狗,否則Dick就可以養狗。但是,如果Jane在法律上有權要求平靜與安寧,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呢?

根據科斯定理,最初的權利分配對市場到達有效率結果的能力無關緊要。例如,假設jane可以通過法律強迫Dick放棄養狗。雖然有這種權利對jane有利,但結果也許並不會改變。在這種情況下,Dick可以向Jane付錢,

讓jane同意他養狗。如果養狗對Dick的利益大於狗狂吠時對Jane的成本,那麼Dick和Jane將就Dick養狗問題進行討價還價。

雖然無論最初的權利怎樣分配,Dick和Jane都可以達到有效率的結果,但權利分配並不是毫無相關的:它決定了經濟福利的分配。是Dick有權養一條愛叫的狗,還是Jane有權得到平靜與安寧,決定了在最後的協商中誰該向誰付錢。但是,在這兩種情況下,雙方都可以相互協商並解決外部性問題。只有養狗的利益超過其成本,Dick最後才會養狗。

總結一下:科斯定理說明,私人經濟主體可以解決他們之間的外部性問題。無論最初的權利如何分配,有關各方總可以達成一種協定,在這種協定中,每個人的狀況都可以變好,而且,結果是有效率的。

只有養狗的利益超過其成本,Dick最後才會養狗。

總結一下:科斯定理說明,私人經濟主體可以解決他們之間的外部性問題。無論最初的權利如何分配,有關各方總可以達成一種協定,在這種協定中,每個人的狀況都可以變好,而且,結果是有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