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媽要當心,新生兒的這些營養補充不足,很可能出現小兒佝僂病!

【導讀】新生兒剛出生,剛剛當上媽媽的你可能沉浸在喜悅中,但是也別忘了新生寶寶的營養問題。倘若新生兒的營養不及時補足,很可能會出現新生兒佝僂病等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寶寶要想健康成長,補充足夠的營養非常重要。

新生兒營養標準

新生兒營養關係到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關係到新生兒的體質,因此至關重要。為了保證新生兒營養的供給,減少或避免新生兒生理性體重減輕,新媽媽應注意以下新生兒營養標準。

1、蛋白質:足月兒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3克。

2、脂肪:每天總需要量為9~17克/100卡熱。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僅占34%。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亞麻脂酸缺乏時出現皮疹和生長遲緩,花生四烯酸則合成前列腺素。

3、氨基酸:9種必需的氨基酸是:賴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頡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新生兒每天必須足夠地攝入這9種氨基酸。

4、熱能:足月兒生後第一周,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50~335千焦;生後第二周,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335~420千焦;生後第三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要420~500千焦。

5、糖:足月兒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熱。母乳中的糖全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約占一半。

6、礦物質、巨集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鈉:食鹽就是氯化鈉,提供人體必需的鈉。媽媽餵奶期間不宜吃得太鹹,但並不是一點也不需要鈉。

乳母在月子中一點不吃鹽的做法是不對的,新生兒也需要鹽。

鉀:乳品中鉀能夠滿足新生兒的需要。

新生兒補充營養的途徑

1、母乳餵養

新生兒如果是用母乳餵養的方式,則其餵奶時間不固定,一般每隔三個半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鐘左右;初乳非常珍貴,

應讓新生兒儘量多次吸吮。母乳(尤其初乳)是嬰兒最佳天然營養品。

2、人工餵養

嬰兒配方奶粉又稱為母乳化奶粉,是以牛乳或其他動物乳或其他動植物成分為基本成分,適當添加營養素,可供給嬰兒生長與發育所需營養的一種人工食品。 在不能得到母乳的情況下,應採用鮮牛奶或經衛生部門許可出售的奶粉、配方奶粉,按指定食用方法餵養。每天喂6~7次,每4小時左右喂一次。

由於牛奶中含有過多的鈉、鉀等礦物質,會加重嬰兒的腎負荷;牛奶中的蛋白以乳酪蛋白為主,不利於嬰兒消化吸收。因此媽媽們如果是採用人工餵養的方式應該使用嬰兒配方奶粉,而不是牛奶。

3、混合餵養

一般情況下母乳餵養不需要喂水。人工及混合餵養可在兩次餵奶中間喂溫開水,每天可喂2到3次,每次40毫升左右(可逐漸增多)。而通常喂母乳後,可接著喂牛奶或配方奶粉(米粉),也可在兩次喂母乳間隔時喂。堅持每天保證喂三次母乳。

4、輔食

4~6個月嬰兒開始有吞咽非流質食物的能力,開始出牙。在這個階段單乳類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的需要,因此除堅持乳類餵養外,還應逐漸添加輔食。增加輔食原則是:從少到多、循序漸進。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能對某些食物成分、特別是某些蛋白過敏,家長應格外小心。儘早抱嬰兒到戶外活動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不管嬰兒是全部吃配方奶還是部分吃配方奶,選擇合適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家長應向醫務或護理人員進行諮詢。

新生兒補充營養注意事項

研究表明,合理有效地給新生兒(即出生28天內的嬰兒)補充營養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輕度或中度的營養不良也會導致新生兒死亡率增高,且新生兒的營養狀況還會影響到其今後的腦發育和身體健康。那麼,給新生兒補充營養時,應該注意什麼?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1、添加適量的氨基酸

傳統觀念傾向于寶寶出生後早期不宜用氨基酸,這是不對的。儘早給新生兒添加氨基酸(腎功能不全者例外)才能保證其營養充足。剛開始應按每天每公斤體重2克添加,之後以每天每公斤體重0.5克的速度遞增,足月兒增至每天每公斤體重3克。

2、不要盲目追求過高營養含量

此外,有些父母盲目追求過高的營養含量,給孩子喂成分多、含量高的營養乳品,殊不知,這反而可能對孩子有害。專家建議,母乳優於配方乳,且通常情況下,母乳營養足夠,無需添加其他營養。

3、可用配方奶代替母乳

當然,如果母親正在進行化療,或接受一些可以影響到乳汁品質的藥物治療,就要選用配方奶來代替母乳了。這時,對各種配方奶的適用範圍一定要有所區分。胃腸道功能發育正常的足月新生兒只需要普通配方乳即可;反復腹瀉的寶寶需要免乳糖配方乳餵養。低敏奶粉則是過敏寶寶的首選。此外,專家還強調,新生兒對量的耐受性優於對質的耐受性,所以要改變奶方時,應遞減原奶粉,同時遞增新奶粉,千萬不可一下子更改。

新生兒營養不良的表現

營養不良是因飲食缺乏,或飲食雖然充足,但身體對其吸收利用不良的結果。對於新生兒而言,即使是輕度或中度的營養不良也會導致死亡率增高。那麼,新生兒營養不良的表現都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1、患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皮膚毛髮無光澤,教膜蒼白,體重不增加甚至減少。臨床上還將營養不良病人分為消瘦型和水腫型。

消瘦型:皮膚鬆弛,皮下脂肪減少,變薄無彈性,頭髮枯黃,大便頻而量少有粘液。患兒的智慧及動作均有不同程度遲緩,體溫低於正常,脈搏慢,血壓偏低。

水腫型:輕者僅有皮下水腫,重者可有生☆禁☆殖☆禁☆器、上肢、腹部及顏部凹陷性水腫(壓之有凹陷),少數患兒可有胸腹腔積水,少數人還可出現皮膚紫瘢。本型患兒以體重忽然增加為水腫的可靠標誌。

2、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患兒還可以出現各種併發症,如佝僂病、各種感染、腹瀉、中耳炎、腎盂腎炎等等。化驗檢查可發現患兒有貧血徵象。

新生兒營養不良怎麼辦

新生兒就像嫩草之芽、幼蠶之苗,肌膚嬌嫩,抗病力弱,對外界環境還需要逐步適應,所以特別需要謹慎餵養,精心護理。若稍有疏忽,極易營養不良,造成不良後果。那麼,新生兒若營養不良,應該怎麼辦?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1、改變餵養方法。新生兒因為認知和語言系統都仍未發展完善,所以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這時需要餵養者認真觀察新生兒兒的需求,及時改變不良的餵養方法。

2、檢查是否由疾病引起。有時候營養不良,可能是因為疾病在作怪。發現疾病後,應儘快治療,然後結合其他方法恢復孩子的身體健康。

3、增加孩子的愉快情緒。人抑鬱時,胃口就會不好,新生兒雖然小,但是已具有基本的情緒,所以要讓孩子心情愉快,提高他對各方面的興趣。

也可在兩次喂母乳間隔時喂。堅持每天保證喂三次母乳。

4、輔食

4~6個月嬰兒開始有吞咽非流質食物的能力,開始出牙。在這個階段單乳類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的需要,因此除堅持乳類餵養外,還應逐漸添加輔食。增加輔食原則是:從少到多、循序漸進。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能對某些食物成分、特別是某些蛋白過敏,家長應格外小心。儘早抱嬰兒到戶外活動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不管嬰兒是全部吃配方奶還是部分吃配方奶,選擇合適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家長應向醫務或護理人員進行諮詢。

新生兒補充營養注意事項

研究表明,合理有效地給新生兒(即出生28天內的嬰兒)補充營養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輕度或中度的營養不良也會導致新生兒死亡率增高,且新生兒的營養狀況還會影響到其今後的腦發育和身體健康。那麼,給新生兒補充營養時,應該注意什麼?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1、添加適量的氨基酸

傳統觀念傾向于寶寶出生後早期不宜用氨基酸,這是不對的。儘早給新生兒添加氨基酸(腎功能不全者例外)才能保證其營養充足。剛開始應按每天每公斤體重2克添加,之後以每天每公斤體重0.5克的速度遞增,足月兒增至每天每公斤體重3克。

2、不要盲目追求過高營養含量

此外,有些父母盲目追求過高的營養含量,給孩子喂成分多、含量高的營養乳品,殊不知,這反而可能對孩子有害。專家建議,母乳優於配方乳,且通常情況下,母乳營養足夠,無需添加其他營養。

3、可用配方奶代替母乳

當然,如果母親正在進行化療,或接受一些可以影響到乳汁品質的藥物治療,就要選用配方奶來代替母乳了。這時,對各種配方奶的適用範圍一定要有所區分。胃腸道功能發育正常的足月新生兒只需要普通配方乳即可;反復腹瀉的寶寶需要免乳糖配方乳餵養。低敏奶粉則是過敏寶寶的首選。此外,專家還強調,新生兒對量的耐受性優於對質的耐受性,所以要改變奶方時,應遞減原奶粉,同時遞增新奶粉,千萬不可一下子更改。

新生兒營養不良的表現

營養不良是因飲食缺乏,或飲食雖然充足,但身體對其吸收利用不良的結果。對於新生兒而言,即使是輕度或中度的營養不良也會導致死亡率增高。那麼,新生兒營養不良的表現都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1、患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皮膚毛髮無光澤,教膜蒼白,體重不增加甚至減少。臨床上還將營養不良病人分為消瘦型和水腫型。

消瘦型:皮膚鬆弛,皮下脂肪減少,變薄無彈性,頭髮枯黃,大便頻而量少有粘液。患兒的智慧及動作均有不同程度遲緩,體溫低於正常,脈搏慢,血壓偏低。

水腫型:輕者僅有皮下水腫,重者可有生☆禁☆殖☆禁☆器、上肢、腹部及顏部凹陷性水腫(壓之有凹陷),少數患兒可有胸腹腔積水,少數人還可出現皮膚紫瘢。本型患兒以體重忽然增加為水腫的可靠標誌。

2、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患兒還可以出現各種併發症,如佝僂病、各種感染、腹瀉、中耳炎、腎盂腎炎等等。化驗檢查可發現患兒有貧血徵象。

新生兒營養不良怎麼辦

新生兒就像嫩草之芽、幼蠶之苗,肌膚嬌嫩,抗病力弱,對外界環境還需要逐步適應,所以特別需要謹慎餵養,精心護理。若稍有疏忽,極易營養不良,造成不良後果。那麼,新生兒若營養不良,應該怎麼辦?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1、改變餵養方法。新生兒因為認知和語言系統都仍未發展完善,所以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這時需要餵養者認真觀察新生兒兒的需求,及時改變不良的餵養方法。

2、檢查是否由疾病引起。有時候營養不良,可能是因為疾病在作怪。發現疾病後,應儘快治療,然後結合其他方法恢復孩子的身體健康。

3、增加孩子的愉快情緒。人抑鬱時,胃口就會不好,新生兒雖然小,但是已具有基本的情緒,所以要讓孩子心情愉快,提高他對各方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