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巴城污水管網“活地圖”趙國應,數十年檢查窨井蓋10萬次

數十年檢查窨井蓋10萬次

“一根鐵棍,一個口袋,一條繩子……”早上五點半,巴中市水務局污水管網維護員趙國應早早就起了床,帶著他的“三件寶”來到了巴河城區段,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58歲的趙國應至今已經幹了17年的城市污水管網維修養護,深諳巴城污水管道的佈置、介面和走向,被業內人士稱為巴城污水管網的“地下活地圖”。

據統計,由他清通的污水管道已經超過了500公里,更換井蓋3000多個,他用雙手從污水管道中清掏出來的雜物、淤泥多達700餘噸,數十年來檢查窨井蓋更是超過了十萬餘次。而當他每次用雙手托起的沉甸甸淤泥時,給巴城留下的卻是又一份淨土。

趙國應從污水管道中清掏雜物和淤泥

01

數十年來檢查窨井蓋超過了十萬余次

巴城污水管網的“地下活地圖”

今年59歲的趙國應,是巴州區宕梁街道辦事處塔子山村人,初中畢業後便回到家裡種莊稼。1992年,婚後的趙國應成為了一名環衛工人。

“我掃過食品公司、西外街、47隊、區檢察院等地的大街。”趙國應回憶,掃了4年大街,他又當上了掏糞工,通過邊幹邊學,他學會了地下管網的維護工作。

1999年6月,趙國應轉行當了一名專職污水管網清掏工,專門負責管護巴城江北濱河路、江北大道、江北二環路等地段35公里多的污水管網,這一干就是17年。

“全城所有的管網線路110公里。其中,有些街道的管網是雙向的,全城窨井2300餘口。”鑽了17年的地下管道,趙國應對巴城地下的污水主、支管網的走向、接入口等都瞭若指掌。哪裡的管道滲水,哪裡的糞水直排巴河,

他都一清二楚。“電話響、到現場,定方案,馬上幹”,這段順口溜正是趙國應辛勤工作的縮影。“地下管道不通,污水就會橫流。我們的工作就是不能讓污水流到大街上,不能因井蓋沒了傷到人。”趙國應無時無刻不感到肩上的擔子責任重大。

據統計,由他清通的污水管道已經超過了500公里,更換井蓋3000多個,他用雙手從污水管道中清掏出來的雜物、淤泥多達700餘噸,數十年來檢查窨井蓋更是超過了十萬餘次。

工作中的趙國應

02

河長制讓巴河水更清

堅守崗位 要對得起子孫後代

長年累月的潮濕環境作業,讓年近六旬的趙國應患上風濕病,睡覺時全身關節都痛,下肢因為長期泡在污水中有時腫得連鞋也穿不上。為了第一時間發現污水設施隱患,每天淩晨5點半鐘就騎著老式摩托,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發現污水管道堵塞、井蓋損壞就立即進行緊急搶修,有時還要下到地面10多米的深井、管道內作業,出來時已弄得滿身汙臭,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腿痛。

“現在好多了,河長制實行以來,沿河的垃圾少了,污水管道更是乾淨了不少。”趙國應說,幹了這麼多年水務工作,從未像今年這樣輕鬆,但他更感覺責任重大。

“保護好巴河就是保護我們子孫後代,這是我們的責任啊!”看到巴城污水管網越建越長,維護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趙國應希望能儘快培養出幾個踏實肯幹的年輕人,把污水管網維護得更好,讓巴河的水更清!

每天淩晨5點半鐘就騎著老式摩托,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發現污水管道堵塞、井蓋損壞就立即進行緊急搶修,有時還要下到地面10多米的深井、管道內作業,出來時已弄得滿身汙臭,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腿痛。

“現在好多了,河長制實行以來,沿河的垃圾少了,污水管道更是乾淨了不少。”趙國應說,幹了這麼多年水務工作,從未像今年這樣輕鬆,但他更感覺責任重大。

“保護好巴河就是保護我們子孫後代,這是我們的責任啊!”看到巴城污水管網越建越長,維護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趙國應希望能儘快培養出幾個踏實肯幹的年輕人,把污水管網維護得更好,讓巴河的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