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工智慧在當今社會成了熱點話題!它真的會搶人類的飯碗嗎?

“讓孩子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近日,在大資料峰會上,馬雲語出驚人。

30年,是不是太危言聳聽了?考上好大學、拿張硬文憑,這還不夠嗎?

事實是,馬雲的說法很可能顯得太保守,

因為30年後,我們將面對強人工智慧的挑戰。專家預測,那時人工智慧的智力水準將超過人類100倍,其價格只有1000美元,每個家庭都買得起。這意味著:當下幾乎全部腦力工作的工種都將被它所取代。

顯然,人工智慧是一次正在發生的革命,只是大多數人尚未意識到,或依然在用老觀念來看待它,考慮到這次革命到來之迅猛,它對當下社會的顛覆也將是驚人的。要麼跟上,要麼被淘汰,

每個人都必須填好自己的答卷。

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慧是早晚的事

人工智慧技術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著名科學家王渝生說:“短短幾十年中,人工智慧的技術已經經歷3個階段——代替體力勞動,提高腦力勞動效率,賦予它學習的能力。”

人工智慧為何發展這麼快?這與資訊行業中的摩爾定律相關。1965年,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每過12個月,

晶片的容量將提升一倍。”儘管該定律在2010年已被打破,但它維持了近30年。按這個速度,電腦計算能力增加了5億多倍。

《奇點臨近》一書的作者庫茲韋爾認為,按這個速度計算,假設人工智慧目前只相當於人類智商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