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代道士申泰芝:法力無邊,高深莫測,結局很慘

(道教在唐代曾被奉為國教)

道教在唐代曾被奉為國教,

因而道士在唐代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開創了盛唐輝煌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對道教和道士更是推崇備至。當時比較有名氣的道士,大多被玄宗皇帝召見過,許多道士還被拜官賜物,頗受寵信。如邵州道士申泰芝,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應詔進京,被玄宗稱為仙翁,賜號大國師,住玄真觀,常從帝遊。

申泰芝(687-755年),字廣祥,號白雲居士,世居邵州邵陵縣仁風鄉柳塘村(今湖南省邵東縣野雞坪鎮柳塘村)。

其先祖系洛陽人氏,因在湖南為官,遂舉家遷居長沙,後嗣散徙湖南各地。到了申泰芝這一代時,卜居邵州柳塘已歷數世。所以,史籍中稱其為邵州道士。

道教史籍中,申泰芝被描述得神乎其神。關於“泰芝”之名的來歷,傳說其母楊氏一天夜裡夢見吞下一朵靈芝仙草,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故為其取名“芝”。由於申泰芝與唐玄宗的生日是同一天,因而又有傳說稱申泰芝和唐玄宗是天上雙星下凡。

申泰芝自幼聰明好學,通曉六經,善作詩文,卻不愛交際,經常獨來獨往。父親過世後,申泰芝四處雲遊,訪道尋仙。一日在南嶽衡山的祝融峰頂遇見一位得道真人,傳授其金丹火龍之術。於是回到邵州老家,在附近佘湖山上的雲山觀立灶煉丹。經過多年修煉,不僅煉成了丹藥,而且練就了一身特異功能,出神入化,妙不可測。開元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玄宗皇帝忽然對身邊近臣說:“昨晚是中秋之夜,夢中有神仙指點我,說湖南邵州佘湖山有道士煉丹成仙,若禮遇之,可為國師。”遂派人前往邵州尋訪,果有其人,於是傳召入京。唐玄宗一見申泰芝,立刻認出他就是夢中的神仙,龍顏大悅,於是賜號大國師,讓其住在玄真觀。同時住在玄真觀的,還有張果、邢和璞、羅公遠、葉法善、尹愔、何思遠、史崇等多名久負盛名的道士。
他們經常和玄宗一起出遊。

(唐玄宗遨遊月宮)

申泰芝最離奇的故事,是帶唐玄宗遨遊月宮。應詔進京後的次年八月中秋夜,申泰芝竟施出法術,攜玄宗和道士洪都客踏上雲端。三人在玉光中飄浮飛升,穿過天門後,只見雲霧中宮殿往來無定,寒氣逼人,露水將衣袖都打濕了。不一會,他們來到一大型宮殿前,門頭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即月宮。月宮大門外有天兵守衛,手上的刀劍閃閃發亮。

三人駐足門外,往腳下望去,長安城盡收眼底,王宮巍峨,人間阡陌縱橫,炊煙嫋嫋。漫步天街,可見神仙道士一個個乘雲駕鶴,悠然往來,宛若遊戲。三人沿天街而行,忽見前方色光炫目,氣溫更加寒冷,卻有十餘位身著霓裳羽衣的仙女,駕乘白鸞出現在一棵大桂樹下。隨著清麗的仙樂響起,仙女們翩翩起舞。玄宗精通音律,對那仙樂竟有似曾相識之感。欣賞完歌舞,申泰芝催玄宗返歸。回到人間,玄宗如從夢中初醒。第二天夜晚,玄宗意猶未盡,請申泰芝再帶其去月宮,但申泰芝笑而不允。

後來,玄宗將月宮的樂曲記錄下來,取名《霓裳羽衣曲》,並讓梨園弟子演奏排練,舞蹈由楊貴妃設計。在一個盛大的節日上,玄宗讓梨園弟子表演《霓裳羽衣曲》。伴隨著仙樂奏起,楊玉環帶著宮女載歌載舞,一個個宛如仙女下凡,群臣的眼睛都看直了。有關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詩中均有精彩描寫。白居易在詩中說:“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霓裳羽衣曲》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唐玄宗開元盛世的文藝標誌。

(當代版《霓裳羽衣曲》)

申泰芝的另一個神奇故事,是贈楊貴妃侍兒絳雪丹使其死而復生。申泰芝擅長清談,玄宗每次與他聊天,聊上好幾個時辰還欲罷不能。楊貴妃和她的侍兒張雲容,由於在一旁陪侍玄宗,因此也常招待申泰芝茶藥。有一天,張雲容發現自己身患重疾,便向申泰芝索求丹藥。申泰芝說:“不是我捨不得給你丹藥,而是你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仙丹亦無可救藥。”可張雲容還是懇求不已。申泰芝憐憫她恭敬勤懇,於是送給她一粒絳雪丹,並囑咐她:“你服用此丹後,遺體必定不會腐化。但下葬時要用大的棺材,寬闊的墓穴,口中要含著玉珠,才能使你的魂魄不散。百年之後,遇到活人的氣息,你就可以復活。這是太陰煉形的道術。如果成功,你將修成地仙。再過一百年,還將變成天仙。”不久,張雲容隨唐玄宗楊貴妃出行東都洛陽,病倒在蘭昌宮。她懇求楊貴妃依照申泰芝的方法將她安葬。玄宗令宦官陳元造負責辦理。到了唐憲宗元和末年,已經整整一百年,張雲容果然遇到一位叫薛昭的男子,而得以復活。

申泰芝還有一個神奇故事,是到九疑山尋訪古樂器,獻給朝廷。此事記載于詩人王維的《高士岩得樂器賀表》。文中說,天寶年間,永州九疑山高士岩一帶村民常見五頭野豬出入該岩洞,村民追入岩洞時,五頭野豬頓時化為五塊大石頭。道士申泰芝當時正在這一帶雲遊,聽說這一消息後,前去挖掘,得古樂器一部。因古樂器是寶物,申泰芝主動獻給朝廷。王維時任尚書右丞,知道玄宗酷愛樂器,於是將申泰芝獻來的古樂器呈給玄宗,同時呈上《高士岩得樂器賀表》。至於古樂器的來歷是否真有這麼神奇,無從考證。

根據民間流傳的說法,申泰芝于天寶七年(748年)返歸邵州,繼續在佘湖山上修煉,並將雲山觀更名為雲霖祠庭。雲霖祠庭的匾額,據說也是玄宗親筆御賜。天寶十四年(755年)八月十三日,申泰芝於雲霖祠庭“沖舉”。“沖舉”是道教的詞彙,即飛升成仙,通俗的說法就是去世。申泰芝去世後,當地人將申泰芝的塑像供奉於雲霖祠庭,千百年來香火不斷。

(邵陽佘湖山玉清宮)

傳說中的申泰芝已得道成仙,但正史中記載的申泰芝,在唐肅宗朝(756-762年)卻仍然活著,還引發過一段公案。

新舊唐書的《呂諲傳》中,對這段公案均有記載。唐肅宗時,申泰芝巴結操縱朝政的大宦官李輔國,當上了諫議大夫。不久,李輔國又奏請在湖南道州設置軍鎮,管理戌守的軍隊,由申泰芝充任軍校。當時道州一帶經常遭受廣西“西原蠻”侵擾,朝廷本來是想讓申泰芝拿著敕書和賜衣去安撫蠻人,沒想到申泰芝竟趁機索取賄賂。誰給的錢多,就把賜衣賞給誰。沒多久他就勒索了巨額贓款。此外,申泰芝還在道州大肆開展妖妄活動,擾亂社會秩序。

時任潭州刺史龐承鼎,對申泰芝貪贓枉法的行為非常憤慨。他趁申泰芝路過潭州(今長沙)時,將其扣押,截獲了申泰芝收受的巨額贓款和一些左道邪術的讖文,並將這些情況上奏朝廷。申泰芝的靠山李輔國聞訊後,傳令將申泰芝送往京城長安審理。申泰芝一到京城,便有恃無恐,反誣龐承鼎枉誣陷和迫害他。肅宗不分是非,竟下令將龐承鼎逮捕下獄,交由江陵府審訊,以治其誣陷之罪。

江陵府尹呂諲委託判官、監察禦史嚴郢審理此案。嚴郢不久就將情況查明,他以申泰芝奸邪貪惡屬實、龐承鼎舉劾有據上奏。但肅宗仍然不信,又派宦官會同呂諲加以審理。呂諲隨即上疏,堅持認為申泰芝奸邪有罪,但肅宗、李輔國依然袒護申泰芝。當時的禦史中丞敬羽,為阿附李輔國,同嚴郢在朝堂上為此案發生爭執,肅宗叱令嚴郢退下。剛直不阿的嚴郢斗膽與肅宗抗辯,不想觸怒了肅宗。肅宗惱羞成怒,竟下令處死龐承鼎(後降罪流放),將嚴郢流放建州。

不過,申泰芝躲過了初一沒躲過十五。不久以後,其妖妄不法、貪贓肆虐的罪行終於敗露,朝廷將其誅殺。同時,龐承鼎、嚴郢得以平反昭雪,官復原職。

傳說中法力無邊、高深莫測的申泰芝,以如此結局收場,實在令人唏噓。那些經常去佘湖山雲霖祠庭燒香祭祀申泰芝的善男信女們,如果瞭解了這段公案,不知道會不會倍感失落。

(佘湖山道觀)

申泰芝催玄宗返歸。回到人間,玄宗如從夢中初醒。第二天夜晚,玄宗意猶未盡,請申泰芝再帶其去月宮,但申泰芝笑而不允。

後來,玄宗將月宮的樂曲記錄下來,取名《霓裳羽衣曲》,並讓梨園弟子演奏排練,舞蹈由楊貴妃設計。在一個盛大的節日上,玄宗讓梨園弟子表演《霓裳羽衣曲》。伴隨著仙樂奏起,楊玉環帶著宮女載歌載舞,一個個宛如仙女下凡,群臣的眼睛都看直了。有關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詩中均有精彩描寫。白居易在詩中說:“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霓裳羽衣曲》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唐玄宗開元盛世的文藝標誌。

(當代版《霓裳羽衣曲》)

申泰芝的另一個神奇故事,是贈楊貴妃侍兒絳雪丹使其死而復生。申泰芝擅長清談,玄宗每次與他聊天,聊上好幾個時辰還欲罷不能。楊貴妃和她的侍兒張雲容,由於在一旁陪侍玄宗,因此也常招待申泰芝茶藥。有一天,張雲容發現自己身患重疾,便向申泰芝索求丹藥。申泰芝說:“不是我捨不得給你丹藥,而是你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仙丹亦無可救藥。”可張雲容還是懇求不已。申泰芝憐憫她恭敬勤懇,於是送給她一粒絳雪丹,並囑咐她:“你服用此丹後,遺體必定不會腐化。但下葬時要用大的棺材,寬闊的墓穴,口中要含著玉珠,才能使你的魂魄不散。百年之後,遇到活人的氣息,你就可以復活。這是太陰煉形的道術。如果成功,你將修成地仙。再過一百年,還將變成天仙。”不久,張雲容隨唐玄宗楊貴妃出行東都洛陽,病倒在蘭昌宮。她懇求楊貴妃依照申泰芝的方法將她安葬。玄宗令宦官陳元造負責辦理。到了唐憲宗元和末年,已經整整一百年,張雲容果然遇到一位叫薛昭的男子,而得以復活。

申泰芝還有一個神奇故事,是到九疑山尋訪古樂器,獻給朝廷。此事記載于詩人王維的《高士岩得樂器賀表》。文中說,天寶年間,永州九疑山高士岩一帶村民常見五頭野豬出入該岩洞,村民追入岩洞時,五頭野豬頓時化為五塊大石頭。道士申泰芝當時正在這一帶雲遊,聽說這一消息後,前去挖掘,得古樂器一部。因古樂器是寶物,申泰芝主動獻給朝廷。王維時任尚書右丞,知道玄宗酷愛樂器,於是將申泰芝獻來的古樂器呈給玄宗,同時呈上《高士岩得樂器賀表》。至於古樂器的來歷是否真有這麼神奇,無從考證。

根據民間流傳的說法,申泰芝于天寶七年(748年)返歸邵州,繼續在佘湖山上修煉,並將雲山觀更名為雲霖祠庭。雲霖祠庭的匾額,據說也是玄宗親筆御賜。天寶十四年(755年)八月十三日,申泰芝於雲霖祠庭“沖舉”。“沖舉”是道教的詞彙,即飛升成仙,通俗的說法就是去世。申泰芝去世後,當地人將申泰芝的塑像供奉於雲霖祠庭,千百年來香火不斷。

(邵陽佘湖山玉清宮)

傳說中的申泰芝已得道成仙,但正史中記載的申泰芝,在唐肅宗朝(756-762年)卻仍然活著,還引發過一段公案。

新舊唐書的《呂諲傳》中,對這段公案均有記載。唐肅宗時,申泰芝巴結操縱朝政的大宦官李輔國,當上了諫議大夫。不久,李輔國又奏請在湖南道州設置軍鎮,管理戌守的軍隊,由申泰芝充任軍校。當時道州一帶經常遭受廣西“西原蠻”侵擾,朝廷本來是想讓申泰芝拿著敕書和賜衣去安撫蠻人,沒想到申泰芝竟趁機索取賄賂。誰給的錢多,就把賜衣賞給誰。沒多久他就勒索了巨額贓款。此外,申泰芝還在道州大肆開展妖妄活動,擾亂社會秩序。

時任潭州刺史龐承鼎,對申泰芝貪贓枉法的行為非常憤慨。他趁申泰芝路過潭州(今長沙)時,將其扣押,截獲了申泰芝收受的巨額贓款和一些左道邪術的讖文,並將這些情況上奏朝廷。申泰芝的靠山李輔國聞訊後,傳令將申泰芝送往京城長安審理。申泰芝一到京城,便有恃無恐,反誣龐承鼎枉誣陷和迫害他。肅宗不分是非,竟下令將龐承鼎逮捕下獄,交由江陵府審訊,以治其誣陷之罪。

江陵府尹呂諲委託判官、監察禦史嚴郢審理此案。嚴郢不久就將情況查明,他以申泰芝奸邪貪惡屬實、龐承鼎舉劾有據上奏。但肅宗仍然不信,又派宦官會同呂諲加以審理。呂諲隨即上疏,堅持認為申泰芝奸邪有罪,但肅宗、李輔國依然袒護申泰芝。當時的禦史中丞敬羽,為阿附李輔國,同嚴郢在朝堂上為此案發生爭執,肅宗叱令嚴郢退下。剛直不阿的嚴郢斗膽與肅宗抗辯,不想觸怒了肅宗。肅宗惱羞成怒,竟下令處死龐承鼎(後降罪流放),將嚴郢流放建州。

不過,申泰芝躲過了初一沒躲過十五。不久以後,其妖妄不法、貪贓肆虐的罪行終於敗露,朝廷將其誅殺。同時,龐承鼎、嚴郢得以平反昭雪,官復原職。

傳說中法力無邊、高深莫測的申泰芝,以如此結局收場,實在令人唏噓。那些經常去佘湖山雲霖祠庭燒香祭祀申泰芝的善男信女們,如果瞭解了這段公案,不知道會不會倍感失落。

(佘湖山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