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唯一葬在八寶山軍閥,為抗日幹了兩件事,是無愧的民族英雄

在近代史上,湧現出了許多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他們有的是窮苦出身的百姓,有的是叱吒一方的軍閥,民國所有的軍閥當中,我最佩服的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他出身貧寒,卻從小就習得一身好武藝,

人稱“邵通三劍客”,靠著一身武藝和膽識當上了雲南王,卻從不吝嗇錢財,在位期間耗費錢財位抗戰做了兩件大事,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這位軍閥頭子就是雲南王龍雲,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大起大落不斷,龍雲是雲南彝族人,

自幼家境十分貧寒,四歲時父親去世,也沒機會讀太多的書,倒是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學得了一身好武藝,與當時的盧漢、鄒若衡並稱為“邵通三劍客”,後來為了生計不得不從軍,1912年,龍雲因為表現良好被送至雲南陸軍講武堂騎兵科學習,在那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唐繼堯的重用。

1914年,當時的雲南督軍也是講武堂的校長唐繼堯從法國請來了一位法國拳師,讓這位拳師來講武堂傳授武藝,可這位法國拳師對台下的學生十分蔑視,一來就要求擺擂臺比武,唐繼堯只好同意,可在開擂後的幾天裡,講武堂裡比較優秀的幾個學員相繼被這位法國拳師一一擊倒,一時間再也沒有人敢應戰,讓這位法國拳師十分囂張,

此時,有人舉薦了龍雲,說他武藝高強,龍雲爽快的答應了比武。

比武時龍雲十分聰明,不和法國拳師比蠻力,而是利用速度連續躲避法國拳師的攻擊,利用步法與之周旋,很快就將法國拳師給打下台,此時的龍雲還十分年輕,卻因此受到了唐繼堯的重視,

加上龍雲為人踏實穩重,很快成為了唐繼堯身邊最信任的人,這為他施展拳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7年,龍雲和下屬發動了二六政變,把唐繼堯趕下了台,之後龍雲就被委任為雲南省主席,一直到1945年,唐繼堯統治了雲南長達18年之久,上臺之後,龍雲並不像大多數軍閥那樣吃喝玩樂,

而是為了雲南,為中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抗日期間,他做的兩件事為抗戰貢獻出了很大的力量。

第一件就是組織隊伍投入抗日,在任期間,龍雲共派出約二十萬人參與抗日,並慷慨陳詞:“當盡以地方所有人之力,財力,貢獻國家,犧牲一切,奮鬥到底,挽救危亡,表示滇省軍隊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為國家而效命也”,當時昆明第六十師由盧漢帶領,一路北上抗日,這些軍隊浴血奮戰,殺敵衛國。

第二件就是修建滇緬公路,抗戰期間,日軍從緬甸地區侵入,我國為了支援戰區只能徒步行軍,龍雲為了快速增援便修建了滇緬公路,雲南屬於高原地區,道路崎嶇,道路十分難修,可當時龍雲派了接近二十萬人前去修建公路,一千多公里的公路僅僅用了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就完工,連外國人都說是奇跡。

龍雲做的這些事情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死後被葬在八寶山,成為了唯一一個葬在八寶山的軍閥,可見他的貢獻有多大了。

喜歡贊個賞唄

貢獻國家,犧牲一切,奮鬥到底,挽救危亡,表示滇省軍隊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為國家而效命也”,當時昆明第六十師由盧漢帶領,一路北上抗日,這些軍隊浴血奮戰,殺敵衛國。

第二件就是修建滇緬公路,抗戰期間,日軍從緬甸地區侵入,我國為了支援戰區只能徒步行軍,龍雲為了快速增援便修建了滇緬公路,雲南屬於高原地區,道路崎嶇,道路十分難修,可當時龍雲派了接近二十萬人前去修建公路,一千多公里的公路僅僅用了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就完工,連外國人都說是奇跡。

龍雲做的這些事情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死後被葬在八寶山,成為了唯一一個葬在八寶山的軍閥,可見他的貢獻有多大了。

喜歡贊個賞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