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扶貧車間——在家門口脫貧致富

河北省成安縣農民李鳳霞最近領到了村裡“扶貧車間”發給她的2800多元工資。要不是農忙請了幾天假,李鳳霞的工資還會更多。她說,有了“扶貧車間”,不出村就能就業,既增加了收入,

還能照顧老人孩子。

李鳳霞所在的“扶貧車間”,位於河北成安縣李家疃鎮李重村的均陽毛絨玩具廠,有500多名留守婦女在車間裡上班。這是成安縣實施“扶貧車間”進村,促進留守婦女家門口就業的縮影。

//家門口扶貧

在推進精准扶貧過程中,成安縣針對農村婦女需照顧老人孩子不便外出打工等情況,積極鼓勵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進村,通過“車間+農婦”的方式建起多個“扶貧車間”、“大嫂車間”。

同時,該縣還充分利用農村婦女創業服務中心、農技站等教育基地,開設服裝加工、刺繡手編、大棚種植、畜牧養殖等各類技能培訓班,著力提高農村婦女致富能力,讓他們進廠不離鄉,上班不離家,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

//致富點評

就業扶貧車間是精准扶貧的新產物,它的建設使用幫助貧困人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讓貧困人口通過自己勞動脫貧,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和認可。

這種“扶貧車間”的模式在山東出現以後,迅速推廣,已經在全國很多省份出現。

“扶貧車間”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既滿足了貧困戶“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又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的困難,讓當地貧困群眾“真實地摸到了脫貧的大門”。

加工車間進村,確實可以降低了工廠的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以前每到農忙時節工廠會有大量員工請假、辭職返鄉,影響訂單生產。加工車間建到農村後,既節省了招工費等費用,還擁有了一支穩定的技術熟練的員工隊伍。

立足當地特色產業,

把產業鏈條延伸到鄉村,把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簡單工序放到農村,組織不便外出打工的貧困人口利用農閒時間到就業扶貧車間進行生產加工。實踐證明,這是目前一種比較好的脫貧方法,將為精准扶貧提速。

實習編輯:于明月

編輯:孟然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