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上消費金融半年報:淨利潤1.3億元 營收12.66億元

日前,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百貨)發佈2017年半年報,半年報披露了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費金融)2017年上半年的簡要財務資料。繼去年年底扭虧為盈後,

馬上消費金融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重慶百貨公佈2017年半年報: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05億元,同比下滑6.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7億元,

同比上升22.11%。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回升,主業業績回暖,馬上消費金融業務發展符合預期,考慮國改漸行漸近以及消費金融逐步貢獻收益,預計17/18年利潤增速為39%、18%,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馬上消費金融進入利潤收穫期

重慶百貨自從2015年投資0.9億元參股成立馬上金融後,在去年和今年,又對後者進行了兩輪分別為3.2億元和2.66億元的增資,目前重慶百貨占馬上金融30.615%的股份。

半年報顯示,馬上金融在今年上半年分別取得營業收入和淨利潤12.66億元和1.34億元。

馬上消費金融策馬揚鞭,進入利潤收穫期。截至2017年6月30日,資產總額為209.3億元,是2016年年底的2.74倍;淨資產為14.27億元,是2016年年底的1.10倍。

值得關注的是營業收入,馬上消費金融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2.66億元,

為去年同期營收的19.71倍、去年全年營收的2.61倍。淨利潤方面,馬上消費金融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34億元,首次破億。

月均餘額增幅從一季度的17億提升至二季度的27億。一季度公司營收符合預期但淨利潤略低於預期,可能受快速擴張費用率及撥備計提所致。二季度在收入與一季度相當的情況下,淨利潤達一季度7倍,為16年全年的20倍左右,表明公司費用率及撥備逐步回歸穩定,

進入利潤釋放期,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2016年,馬上消費金融剛剛扭虧為盈,截止去年年底淨盈利為652萬元,如今半年時間盈利就過億。

產品線廣 線上線下同時佈局

據工商資訊顯示,2017年7月13日,馬上消費金融完成註冊資本變更,其註冊資本從13億元變更為約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馬上消費金融是全國22家銀監會頒發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7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開業。

受益於持牌優勢,馬上消費金融迅速崛起。馬上消費金融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以產品線廣著稱。馬上消費金融旗下擁有多款APP,如馬上金融APP、馬上分期APP和安逸花APP。

馬上金融APP有馬上貸(馬上貸又單獨有一款APP)、馬上錢包和商品貸等三款產品。馬上分期APP在全國部分省份提供商品分期貸款服務,最高額度20萬元,年齡18至55歲的中國公民,持有身份證和銀行卡即可辦理,最快2分鐘完成審批,最高可分24期還款。安逸花APP授信額度500元至5萬元,是隨借隨還現金貸產品,最快1分鐘放款。

馬上消費金融一直走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路線。線下與前海雪球合作,基於3C等消費場景提供分期服務。線上馬上消費金融主推馬上金融、安逸花等APP,提供現金貸、商品分期等服務。此前在支付寶等管道都有所推廣。

“重規模輕內控”弊病顯現

正如每個硬幣都有兩面,在經營業績突飛猛進的同時,馬上消費金融“重規模輕內控”的弊病也逐漸顯現出來。

近期,關於馬上消費金融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放款慢的問題。此前在2017年3月底,馬上消費金融剛剛被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佈今年首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因違反征信業的相關條款被罰款39萬元。

馬上消費金融被處罰具體屬於哪一類以及引發違規的原因,在行政處罰書中並未透露,但對照涉及違規的條款中相關內容,馬上消費金融或主要涉及洩漏個人或企業的相關征信資訊。

6月底,有媒體報導,出現了所謂不能“馬上消費金融”的現象,即類似有消費者反映6月6號下午申請審核秒過,合同簽後就一直顯示放款中,到6月17號也不到賬,後打客服催款也沒有到賬。

而在中國最大的公益性網路媒體消費投訴服務平臺21CN聚投訴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網貸投訴排行榜中,投訴量最多的是馬上消費金融。用戶投訴的原因主要正是6月份的放款緩慢問題。

可以說,征信與消費金融是相輔相成的,消費金融行業快速崛起的同時,對於征信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消費金融的本質是做信貸,信貸的核心是風險的識別與管理。風險控制是所有信貸機構的生命線,無論規模多大,如果風控體系建設不完善,很容易被攻擊。

在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馬上消費金融也應當更加重視業務合規性及服務效率,在提高放款數量的同時也不落下品質。

馬上分期APP在全國部分省份提供商品分期貸款服務,最高額度20萬元,年齡18至55歲的中國公民,持有身份證和銀行卡即可辦理,最快2分鐘完成審批,最高可分24期還款。安逸花APP授信額度500元至5萬元,是隨借隨還現金貸產品,最快1分鐘放款。

馬上消費金融一直走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路線。線下與前海雪球合作,基於3C等消費場景提供分期服務。線上馬上消費金融主推馬上金融、安逸花等APP,提供現金貸、商品分期等服務。此前在支付寶等管道都有所推廣。

“重規模輕內控”弊病顯現

正如每個硬幣都有兩面,在經營業績突飛猛進的同時,馬上消費金融“重規模輕內控”的弊病也逐漸顯現出來。

近期,關於馬上消費金融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放款慢的問題。此前在2017年3月底,馬上消費金融剛剛被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佈今年首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因違反征信業的相關條款被罰款39萬元。

馬上消費金融被處罰具體屬於哪一類以及引發違規的原因,在行政處罰書中並未透露,但對照涉及違規的條款中相關內容,馬上消費金融或主要涉及洩漏個人或企業的相關征信資訊。

6月底,有媒體報導,出現了所謂不能“馬上消費金融”的現象,即類似有消費者反映6月6號下午申請審核秒過,合同簽後就一直顯示放款中,到6月17號也不到賬,後打客服催款也沒有到賬。

而在中國最大的公益性網路媒體消費投訴服務平臺21CN聚投訴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網貸投訴排行榜中,投訴量最多的是馬上消費金融。用戶投訴的原因主要正是6月份的放款緩慢問題。

可以說,征信與消費金融是相輔相成的,消費金融行業快速崛起的同時,對於征信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消費金融的本質是做信貸,信貸的核心是風險的識別與管理。風險控制是所有信貸機構的生命線,無論規模多大,如果風控體系建設不完善,很容易被攻擊。

在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馬上消費金融也應當更加重視業務合規性及服務效率,在提高放款數量的同時也不落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