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美國,窮人是怎樣生活的?美國福利系統如何?

在美國統計年收入,計算的是中位數,一半人少於這個數字,另一半多於這個數字,比中國使用的平均數科學。舉個例子:三個人,大老闆年薪100萬元,清潔工年薪3萬元,辦公室文員年薪5萬元,

如果按平均數,平均年收入為36萬元,按中位數計算,年收入是5萬元,更接近現實情況。除了家庭中位數收入以外,美國還有一個計算收入的標準,叫做貧困線。這條線每年會根據通貨膨脹修正。

美國政府最新公佈的2017年的家庭貧困標準如下:

那麼重點來了,

貧困小家庭呢?貧困線會向你伸出溫暖的手。

1、民以食為天

吃飽飯絕對沒問題。四口之家,自己買菜的話,每月8百,最多1千。中老家庭每月大約5、6百。如果一個人,每天工作3小時,美國平均工資,每小時10美元,多的能夠到幾十美元。年薪1萬多,那就落入貧困線範圍了。一天大約有30多美元,假若光是吃飽肚子,那是沒問題的。一個人,早餐麥當勞,巨無霸5美元;午餐自助餐,11美元。下午一杯星巴克,

3美元;還剩10多美元,晚餐吃頓必勝客。

如果孩子上中小學,學校的早餐和午餐對窮人孩子是全免費的。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美國聯邦政府對窮人提供住房補貼。基本的要求是:低收入家庭,通常低於當地的中位數。自己用收入的30%來租房,

但是如果收入為0的話,有的地方是免費的,有的地方有最低房租規定。孩子多的話,必須住3臥室以上。租金若是2千6百,你付6百,剩下2千由政府付。好多政府房不但在市區最好的地段,房子又大又新,水電暖氣免費,還有洗衣機烘乾機等等;而私人買的房子,每年要交很高的房產稅,所以許多人都想住政府房,結果就是等待時間過長,有的地方要等很多很多年。在這等待期間,
就只有自己找住處,過著住救助站了。如果房子是自己買的呢?同等待遇,你用收入的30%付月供。

美國確實能看到流浪漢。但是,實際上,有許多人是將流浪看作自己的生活方式。

3、窮人命同樣值錢

美國有許多人覺得看不起病。醫保相當貴。一個小家庭的保費,

根據計畫的不同,每年差不多為數千美元。但是,窮人反而看得起病。因為窮人實際上看病是由政府買單的。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有個聯合醫療保障專案,叫做“醫療補助”。各州申請條件標準不同,基本上是:聯邦貧困線133%以下,即可獲得。若收入達不到標準,但在貧困線400%以下, 仍可申請政府的其他補貼,來支付你一部分醫保費用。

對於未成年人,即未滿19周歲的孩子,州政府提供“州兒童醫療保險”。家庭收入為聯邦貧困線200%以下,即符合條件。政府規定,此醫保至少必須包括常規檢查、化驗檢查、X-光檢查、預防免疫、門診和住院醫療、牙科、視力等基本醫療服務。自己不用掏腰包。

此外,美國還有個農業部的WIC計畫。WIC是“婦嬰幼兒”。WIC清楚表明:婦嬰幼兒營養補充計畫為低收入的孕婦、哺乳期中和產後的婦女以及5歲以下有營養不良之虞的嬰幼兒提供補充食品、衛生保健轉介、營養教育和哺育母乳的推廣與支持。聯邦的規定是:稅前收入低於貧困線185%,即符合條件。若稍微超過一些,也可申請。獲得WIC的幫助,許多家庭的小孩子,牛奶、雞蛋、花生醬什麼的,吃不完,父母幫著吃。

需要說明的是,WIC是不看身份的,也就是說,不是只有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或合法身份者才能享用。美國法律規定,只要是居住在美國,哪怕是非法入境的偷渡者,也都能享受。美國的有些月子中心為何被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孕婦產婦冒充窮人,騙取政府福利,免費當“美國人的媽”。

4、孩子學費,不用發愁

美國義務教育為13年,幼稚園1年,小學到高中畢業12年。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不管你是買房子還是租房子,根據學區,就近入學。完全免費,除了少數特別的教材和出遊外,沒有任何雜費。

孩子5周歲才可以上幼稚園。在這之前,孩子可送托兒所,月費各地不同,少的數百,多的上千。各州政府提供不同的補助方法,來為父母支付託費。

美國上大學是要付學費的。公立大學學費每年約1萬多美元。對窮人來說,這是一大筆錢。但是,窮人只要想讀大學,沒有讀不起的。為什麼呢?因為政府給助學金。美國政府有個專案,叫做“聯邦政府助學金免費申請”。

任何想讀大學的,都可申請。家庭收入貧困線以下的,絕對能拿到最高助學金。低收入的家庭,也能拿到部分助學金。此外,還可申請獎學金、勤工儉學、貸款等其他資助。若是成績優異,去讀頂級私立名校,如哈佛、耶魯,若家庭年收入6萬5千美元以下,學校不但全免學雜費,還提供免費的宿舍和伙食。

總而言之,美國窮人,越窮活得越輕鬆。反倒是不上不下的中產,常常為大筆開銷感到心疼。窮人拿政府的錢,政府要查資產的。比如,申請食品補助金,銀行存款不能多於$2,250,若家有60歲以上老人或殘障者,可放寬到$3,250。擁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則不受影響。所以,有個別人移民美國後就動歪腦筋,拿窮人福利。在美國,你可好吃懶做,甘居下游。當然,也可奮發圖強,力爭上游。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樂意的生活方式。

美國福利系統的弊端

現在美國的福利大體上沒有以前好了,因為領救濟,想要享受各種福利的人太多。這些福利項目的開展本意是好事,但是濫用很嚴重。比如住房和糧食券本意是幫助人度過難關的短期項目,但是現在很多人都長期靠這個生活。把“困難時伸手拉你一把”的項目當作長期飯票,當然覺得生活不容易。好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工作過,從小跟父母住政府房,然後申請殘疾鑒定,想拿補助(精神病,嚴重的抑鬱症,風濕也算殘疾,以前吸毒也算,現在不算了)。當然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殘疾,所以申請了五次十次,還是被否定了,於是就找免費律師不斷上訴。

如果不是很多人想濫用福利,美國窮人的總體生活可以過得很體面。比如失去工作了,沒有地方住,如果可以立刻拿到政府房,有住的,再去找工作,再慢慢爬起來,那才是福利的本意。但是因為想要福利的人太多,要養活這麼多人,工作的人交很高的稅,心裡肯定也不平衡。福利蛋糕就這麼大,分給很多人的話,每人拿到的就只有一小塊。

很多窮人抗議貧富不均,怎麼沒有人說努力不均這一點?不能只看收入,還要看工作時數。一個工作10小時的人抗議一個工作80小時的人,收入不平等,能這麼算麼?大多數的人窮主要有兩個原因 1.不願意工作,2.花錢大手大腳。美國人普遍拿到錢就花光,消費計畫能力之差,是中國完全無法想像的。所以,有時候,真的很難同情。表面上媒體可以講幾個悲慘的故事,但是仔細去深究窮背後的原因之後,大多數時候都同情不起來。這大多數的懶人還佔用了應該收到救助的人的資源。比如,兩夫妻同時失去工作,供不起房貸,面臨失去住處。這個時候,如果他們可以立刻住進政府房,可以去讀書,或者找工作。但是由於很多無所事事的人佔用了政府房資源,這對夫妻要等五年才能等到房子,那麼他們現在怎麼辦?除此之外,越窮越生,越生越窮這個問題在非裔和拉美裔裡面也很常見。

美國窮人生活困難,不只錢的問題,還有安全。住在差的區,被搶被欺負被槍殺的是並不少見。美國政府也在積極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把政府房建到富人區,中產區,以免出現集中貧民窟。但是現在看來,成效不大。住政府房的人很多很暴力,周圍的鄰居惹不起,只好搬走,於是原來的中產區變成了暴力貧窮的貧民區。

很多美國人的窮不是人窮,而是心窮。但是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父母從小教育他們“我們是窮人,因為社會對我們不公平。別人都是欠我們的,各種福利拿越多越好。”人窮可以改變,心窮則是會一代代地傳遞下去。在美國這樣充滿機遇和福利良好的社會,1/6人領救濟的事非常不可思議。稍微勤奮一點,讀讀書,做點工作,生活真的不會很慘。就算最開始只能做最低收入的工作,認真做到經理,或者讀書進修,沒有任何努力的人會一輩子做最底層工作。

其實這些低收入的工作家庭拿政府房和一些補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等到這些家庭的孩子長大了,或者父母收入增加了,不需要這些暫時性☆禁☆福利了,這些福利又可以分配給其他需要的人。而正是因為很多什麼都不做的懶人長期一代又一代地霸佔了福利,才使得很多低收入工作家庭分配不到應有的福利,生活困難,因為不工作的人收入更低,更符合救助標準。

2011年美國十大福利項目政府支出

美國國內很多人都知道福利系統的弊端,福利系統養懶人,福利系統被濫用。福利應該是幫助人度過難關,走向獨立的,但是實際上,福利系統的設計反而把很多人困在了貧困裡。

舉個例子:如果有小孩的家庭面臨失去住房,政府會把一家人立刻安排到賓館去暫住(可以是幾周,也可以是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直到找到新住處,為的是不讓孩子流落街頭。本來是好事。但是如果此時,小孩的媽媽因為有地方住了,找到了一份低收入工作,政府會立刻因為收入過高而不准這家人再住賓館。但是實際上,媽媽剛有低收入工作,根本無法立刻找到房子。在這種情況下,媽媽索性不工作,還有免費吃住。實際上,這個房子福利反而束縛住了這家人走向獨立的道路。

類似的福利政策還很多。有一部分拿福利的人其實也想過要嘗試去工作一下,但是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保住工作,但是很多情況下,人一旦開始工作,收入稍微多一點點,還沒有到可以獨立生活的地步,就立刻失去了福利。這樣的話,很多人不敢冒失去福利的風險去嘗試工作。

州政府提供“州兒童醫療保險”。家庭收入為聯邦貧困線200%以下,即符合條件。政府規定,此醫保至少必須包括常規檢查、化驗檢查、X-光檢查、預防免疫、門診和住院醫療、牙科、視力等基本醫療服務。自己不用掏腰包。

此外,美國還有個農業部的WIC計畫。WIC是“婦嬰幼兒”。WIC清楚表明:婦嬰幼兒營養補充計畫為低收入的孕婦、哺乳期中和產後的婦女以及5歲以下有營養不良之虞的嬰幼兒提供補充食品、衛生保健轉介、營養教育和哺育母乳的推廣與支持。聯邦的規定是:稅前收入低於貧困線185%,即符合條件。若稍微超過一些,也可申請。獲得WIC的幫助,許多家庭的小孩子,牛奶、雞蛋、花生醬什麼的,吃不完,父母幫著吃。

需要說明的是,WIC是不看身份的,也就是說,不是只有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或合法身份者才能享用。美國法律規定,只要是居住在美國,哪怕是非法入境的偷渡者,也都能享受。美國的有些月子中心為何被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孕婦產婦冒充窮人,騙取政府福利,免費當“美國人的媽”。

4、孩子學費,不用發愁

美國義務教育為13年,幼稚園1年,小學到高中畢業12年。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不管你是買房子還是租房子,根據學區,就近入學。完全免費,除了少數特別的教材和出遊外,沒有任何雜費。

孩子5周歲才可以上幼稚園。在這之前,孩子可送托兒所,月費各地不同,少的數百,多的上千。各州政府提供不同的補助方法,來為父母支付託費。

美國上大學是要付學費的。公立大學學費每年約1萬多美元。對窮人來說,這是一大筆錢。但是,窮人只要想讀大學,沒有讀不起的。為什麼呢?因為政府給助學金。美國政府有個專案,叫做“聯邦政府助學金免費申請”。

任何想讀大學的,都可申請。家庭收入貧困線以下的,絕對能拿到最高助學金。低收入的家庭,也能拿到部分助學金。此外,還可申請獎學金、勤工儉學、貸款等其他資助。若是成績優異,去讀頂級私立名校,如哈佛、耶魯,若家庭年收入6萬5千美元以下,學校不但全免學雜費,還提供免費的宿舍和伙食。

總而言之,美國窮人,越窮活得越輕鬆。反倒是不上不下的中產,常常為大筆開銷感到心疼。窮人拿政府的錢,政府要查資產的。比如,申請食品補助金,銀行存款不能多於$2,250,若家有60歲以上老人或殘障者,可放寬到$3,250。擁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則不受影響。所以,有個別人移民美國後就動歪腦筋,拿窮人福利。在美國,你可好吃懶做,甘居下游。當然,也可奮發圖強,力爭上游。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樂意的生活方式。

美國福利系統的弊端

現在美國的福利大體上沒有以前好了,因為領救濟,想要享受各種福利的人太多。這些福利項目的開展本意是好事,但是濫用很嚴重。比如住房和糧食券本意是幫助人度過難關的短期項目,但是現在很多人都長期靠這個生活。把“困難時伸手拉你一把”的項目當作長期飯票,當然覺得生活不容易。好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工作過,從小跟父母住政府房,然後申請殘疾鑒定,想拿補助(精神病,嚴重的抑鬱症,風濕也算殘疾,以前吸毒也算,現在不算了)。當然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殘疾,所以申請了五次十次,還是被否定了,於是就找免費律師不斷上訴。

如果不是很多人想濫用福利,美國窮人的總體生活可以過得很體面。比如失去工作了,沒有地方住,如果可以立刻拿到政府房,有住的,再去找工作,再慢慢爬起來,那才是福利的本意。但是因為想要福利的人太多,要養活這麼多人,工作的人交很高的稅,心裡肯定也不平衡。福利蛋糕就這麼大,分給很多人的話,每人拿到的就只有一小塊。

很多窮人抗議貧富不均,怎麼沒有人說努力不均這一點?不能只看收入,還要看工作時數。一個工作10小時的人抗議一個工作80小時的人,收入不平等,能這麼算麼?大多數的人窮主要有兩個原因 1.不願意工作,2.花錢大手大腳。美國人普遍拿到錢就花光,消費計畫能力之差,是中國完全無法想像的。所以,有時候,真的很難同情。表面上媒體可以講幾個悲慘的故事,但是仔細去深究窮背後的原因之後,大多數時候都同情不起來。這大多數的懶人還佔用了應該收到救助的人的資源。比如,兩夫妻同時失去工作,供不起房貸,面臨失去住處。這個時候,如果他們可以立刻住進政府房,可以去讀書,或者找工作。但是由於很多無所事事的人佔用了政府房資源,這對夫妻要等五年才能等到房子,那麼他們現在怎麼辦?除此之外,越窮越生,越生越窮這個問題在非裔和拉美裔裡面也很常見。

美國窮人生活困難,不只錢的問題,還有安全。住在差的區,被搶被欺負被槍殺的是並不少見。美國政府也在積極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把政府房建到富人區,中產區,以免出現集中貧民窟。但是現在看來,成效不大。住政府房的人很多很暴力,周圍的鄰居惹不起,只好搬走,於是原來的中產區變成了暴力貧窮的貧民區。

很多美國人的窮不是人窮,而是心窮。但是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父母從小教育他們“我們是窮人,因為社會對我們不公平。別人都是欠我們的,各種福利拿越多越好。”人窮可以改變,心窮則是會一代代地傳遞下去。在美國這樣充滿機遇和福利良好的社會,1/6人領救濟的事非常不可思議。稍微勤奮一點,讀讀書,做點工作,生活真的不會很慘。就算最開始只能做最低收入的工作,認真做到經理,或者讀書進修,沒有任何努力的人會一輩子做最底層工作。

其實這些低收入的工作家庭拿政府房和一些補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等到這些家庭的孩子長大了,或者父母收入增加了,不需要這些暫時性☆禁☆福利了,這些福利又可以分配給其他需要的人。而正是因為很多什麼都不做的懶人長期一代又一代地霸佔了福利,才使得很多低收入工作家庭分配不到應有的福利,生活困難,因為不工作的人收入更低,更符合救助標準。

2011年美國十大福利項目政府支出

美國國內很多人都知道福利系統的弊端,福利系統養懶人,福利系統被濫用。福利應該是幫助人度過難關,走向獨立的,但是實際上,福利系統的設計反而把很多人困在了貧困裡。

舉個例子:如果有小孩的家庭面臨失去住房,政府會把一家人立刻安排到賓館去暫住(可以是幾周,也可以是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直到找到新住處,為的是不讓孩子流落街頭。本來是好事。但是如果此時,小孩的媽媽因為有地方住了,找到了一份低收入工作,政府會立刻因為收入過高而不准這家人再住賓館。但是實際上,媽媽剛有低收入工作,根本無法立刻找到房子。在這種情況下,媽媽索性不工作,還有免費吃住。實際上,這個房子福利反而束縛住了這家人走向獨立的道路。

類似的福利政策還很多。有一部分拿福利的人其實也想過要嘗試去工作一下,但是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保住工作,但是很多情況下,人一旦開始工作,收入稍微多一點點,還沒有到可以獨立生活的地步,就立刻失去了福利。這樣的話,很多人不敢冒失去福利的風險去嘗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