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香菱在《紅樓夢》中的影射作用,她的歷史原型是誰?

(作者:邏輯怪 至真齋主)

香菱原名甄英蓮,是線索人物甄士隱的女兒,

“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列于金陵十二釵《副冊》首位。甄英蓮一出場,癩頭和尚見了她便哭起來,並且向甄士隱說:“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懷內作甚?”又說:“舍我罷,舍我罷!”甄士隱以為癩頭和尚在說瘋話,就抱著女兒撤身進去。癩頭和尚指著甄士隱大笑,口內念了四句言詞:“慣養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這是在為甄家及甄英蓮的未來命運做讖語,甄家和甄英蓮的悲慘命運就這樣註定了。在癩頭和尚說甄英蓮“有命無運,累及爹娘”這句話處,甲戌本有四條眉批:

“八個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詞客騷人!今又被作者將此一把眼淚灑與閨閣之中,見得裙釵尚遭逢此數,況天下之男子乎?”

“看他所寫開卷之第一個女子便用此二語以訂終身,

則知托言寓意之旨,誰謂獨寄興於一‘情’字耶!”

“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賢之恨,及今不盡,況今之草芥乎?”

“家國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運其數則略無差異。知運知數者,則必諒而後歎也。”

第一條批語提示我們,本書雖然只寫甄家及甄英蓮的悲慘命運,而他們的悲慘命運是國家子民悲慘命運的代表,有無數“忠臣孝子”、“仁人志士”、“詞客騷人”因此蒙冤而死。第二條批語提示我們,

本書表裡皆有寓,切不可只看表面敷衍的故事,本書也不是只寫感情、情愛等。第三條批語提示我們,諸葛亮為匡扶漢室、一統江山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嶽飛為迎回被金人掠走的徽欽二帝卻壯志未酬蒙冤而死,如今江山又淪陷了。這暗示了本書的時代背景是明末清初。第四條批語提示我們,本書雖寫的是“賈家”,實際上是假借賈家在寫國家,用“以家喻國”的寫作手法隱寫改朝換代的史實。

《紅樓夢》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有一重或多重影射作用,也都有歷史原型。那麼甄英蓮在《紅樓夢》中有何影射作用?她的歷史原型是誰?搞清楚了這些問題,對認識《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會有很大幫助。

一、香菱作為線索人物之一,究竟有何影射作用?

《紅樓夢》第一回就寫到英蓮被拐,英蓮四歲那年的元宵節在社火花燈節上,家僕霍起因要小解,將英蓮放在一戶人家的門檻上,致使被拐子拐走,之後甄家被隔壁葫蘆廟的大火燒為灰燼,爹娘再也無跡可尋。

作者在這裡用了大量的隱語和伏筆:丟失英蓮的僕人叫霍起,諧音“禍起”,之後葫蘆廟大火燒了甄家,大火又諧音“大禍”。那麼這究竟是一場什麼大禍呢?

對於這場“大禍”,甲戌本有一重要眉批:“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很顯然,這裡的“南直召禍”即是指清軍在南方諸省的大屠殺。因為“南直”是只有明朝才有的專有地名,清時是沒有“南直”的,故這裡的大火即是指清軍入侵時所帶來的戰火。而“葫蘆廟”著火,將一片“竹籬木壁”燒得猶如“火焰山一般”。“葫蘆”諧音“胡虜”,即指清軍。而“竹籬木壁”的隱喻則是指朱明天下。竹諧音朱,朱中藏木字,且明末及南明的幾位皇帝,大多都是木字輩。

在這場大禍中,英蓮影射華夏兒女,大漢子民。他們從天朝上國的天之驕子,一步步被迫害為逆來順受,隨波逐流,被命運無情擺佈,奴性十足,神情呆滯的“順民”。而其父甄士隱與“胡虜”為鄰,不居安思危,還接濟居住在葫蘆廟裡的賈雨村,身陷危險而不自知,最終引火焚身。甄士隱本人倒是跟了一僧一道出家去了,也顧不得自己的女兒流離失所,為奴為婢,香消玉殞……

甄士隱一走了之,英蓮被拐之後的遭遇卻更加坎坷:拐子將英蓮養至十二、三歲,將其賣給馮淵(諧音“逢冤”),第二日又將英蓮賣予“呆霸王”薛蟠。兩家爭搶,薛家勢強人多,將馮淵打了個稀爛,抬回家三日便死了。英蓮成了薛蟠的小妾,薛寶釵為其取名香菱。後薛蟠娶的正妻夏金桂,又將香菱名字改為秋菱。從英蓮到香菱再到秋菱,蓮花般高潔的女兒一再被貶低身價,最後連“香”字都配不上了。秋金肅殺,秋天的菱角,哪裡還有花?秋菱的“秋”字與書中金秋賞月時的“秋”隱喻相同,暗指清人對漢人的殘害並竊據華夏江山。

香菱的悲慘命運影射華夏的很多子民被皇太極的大清拐去為奴,丟了蓮花般的嬌貴,失了英勇豪邁之氣。原來英氣逼人、傲氣淩風的蓮花,淪落為受盡淩辱的菱花。再遭吳三桂出賣,失了菱花最後的香氣,只落得秋天的菱角般粗陋不堪。最後受盡清人的淩辱和屠戮,香消玉殞,批書人不由得一聲長歎:真應憐也!

香菱位列金陵十二釵《副冊》首位十分貼切。

二、香菱取自哪個歷史人物原型?

《紅樓夢》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香菱的美貌:

1、第八十回回目:《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胡謅妒婦方》直道香菱之美。

2、香菱天生眉心一點米粒大小的胭脂痣,這是富貴的面相,亦是為其被拐十多年後仍被門子認出埋下伏筆。另外這裡也是在寫香菱之美:眉心之痣是美人痣,何況還是胭脂痣?那得多美啊?這裡點出香菱是美人。

3、書中描寫馮淵在見到香菱之前,“酷愛男風,不喜女色”,結果見到了香菱,立刻非她不娶,而且還改變性取向,“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了”。

4、薛蟠在人群之中一眼看中身穿粗布衣服的香菱,並為了她不惜將人打死。

5、周瑞家的和金釧都說香菱長得像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而秦可卿是兼林黛玉和薛寶釵二人之美,可想而之香菱之美。

6、脂硯齋對香菱的評價:“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襲平,所惜者青年罹禍,命運乖蹇,足為側室,且雖曾讀書......”

香菱的歷史原型也一定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我們還是回到《紅樓夢》第一回,重新品味癩頭和尚說英蓮是“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這句話,同時再思索甄士隱家的“大禍”。大火明明不是英蓮放的,如何卻說她累及爹娘呢?這小小的英蓮,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禍事呢?這些問題的答案與香菱的人物原型有關。大詩人吳偉業曾寫就一首七言歌行體詩《圓圓曲》,其中前兩句是: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是明臣吳三桂聞聽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霸佔後,一氣之下打開山海關投靠了清人,並聯合清軍打敗了李自成,讓清人佔據了明朝江山。陳圓圓帶來的禍應該足夠大了吧?但她確實沒有什麼錯,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她的平生遭遇也真是應憐。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生於貨郎之家,少女時便豔驚鄉里。因家貧父母將其寄養于經商的姨夫家中,時逢江南年穀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將陳圓圓賣給蘇州梨園。陳圓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她善演弋陽腔戲劇。初登歌台,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陳圓圓“容辭閒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豔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據李介立《天香閣隨筆》記載:江陰貢修齡之子貢若甫曾以重金贖陳圓圓為妾,然陳圓圓不為正妻所容。而貢若甫的父親貢修齡在見到圓圓後,非常吃驚地說:“此貴人!”“縱之去,不責贖金。”陸次雲在《圓圓傳》中,稱讚陳圓圓“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曾跟陳圓圓有婚約的冒襄在《影梅庵憶語》中讚美道:“其人澹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鸞之在煙霧。是日演弋腔《紅梅》,以燕俗之劇,咿呀啁哳之調,乃出之陳姬身口,如雲出岫,如珠大盤,令人欲☆禁☆仙☆禁☆欲☆禁☆死。”

崇禎時,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為了討好崇禎帝,下江南選美。田弘遇將選來的名妓陳圓圓、楊宛、顧秦等獻給崇禎帝。其時戰亂頻仍,崇禎帝無心逸樂。田弘遇就把陳圓圓占為己有。一日,吳三桂在田府遇見陳圓圓,吳三桂被陳圓圓的美貌迷倒了。田弘遇就把陳圓圓送給吳三桂,這樣陳圓圓就成了吳三桂的小妾。

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吳三桂本欲歸降李自成,卻因得知李自成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奪回陳圓圓。自此引狼入室,大明江山盡喪於清人之手。

關於陳圓圓之死,無可靠的正史可考,一說吳三桂受封平西王,欲正式封陳圓圓為正妃,但被陳圓圓拒絕了。後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三桂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陳圓圓遂獨居別院。陳圓圓失寵後對吳三桂漸漸離心,吳三桂曾陰謀殺她,陳圓圓得悉後遂乞削髮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佈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于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陳圓圓生於蓮花的故鄉,死于蓮花池,用蓮花來比喻她再合適不過了,但她的一生始終是被糟踐,沒能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故作者讓薛寶釵將甄英蓮的名字改為香菱。

香菱一生遭遇坎坷,幾經拐賣,不由自主。每次際遇的改變,她都沒有反抗過,只是隨波逐流,任人擺佈。難怪作者稱她為“呆香菱”。而陳圓圓在動亂中,亦是不能自主,任憑爭奪。

薛蟠為了香菱將人打死,吳三桂為了陳圓圓亦害死無數生靈。再加上吳三桂另娶悍妻,對應書中夏金桂,平生際遇與香菱實在相似。

癩頭和尚說香菱“有命無運,累及爹娘”,實際上是在暗喻陳圓圓。陳圓圓一生得遇三位稱王稱帝的人物,自是有命,但平生際遇如此坎坷,又是無運。“累及爹娘”暗喻華夏江山淪喪,華夏子民遭殃。

香菱判詞:“根並荷花一莖香,平身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兩地為土土,兩地孤木是個“桂”字。書中對應夏金桂,暗指吳三桂。既然遇到了吳三桂,陳圓圓自然是不得善終了,她的故鄉就是生蓮花的地方,投蓮花池而死,自是香魂返了故鄉。

———————————————————

校對:王華東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對於這場“大禍”,甲戌本有一重要眉批:“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很顯然,這裡的“南直召禍”即是指清軍在南方諸省的大屠殺。因為“南直”是只有明朝才有的專有地名,清時是沒有“南直”的,故這裡的大火即是指清軍入侵時所帶來的戰火。而“葫蘆廟”著火,將一片“竹籬木壁”燒得猶如“火焰山一般”。“葫蘆”諧音“胡虜”,即指清軍。而“竹籬木壁”的隱喻則是指朱明天下。竹諧音朱,朱中藏木字,且明末及南明的幾位皇帝,大多都是木字輩。

在這場大禍中,英蓮影射華夏兒女,大漢子民。他們從天朝上國的天之驕子,一步步被迫害為逆來順受,隨波逐流,被命運無情擺佈,奴性十足,神情呆滯的“順民”。而其父甄士隱與“胡虜”為鄰,不居安思危,還接濟居住在葫蘆廟裡的賈雨村,身陷危險而不自知,最終引火焚身。甄士隱本人倒是跟了一僧一道出家去了,也顧不得自己的女兒流離失所,為奴為婢,香消玉殞……

甄士隱一走了之,英蓮被拐之後的遭遇卻更加坎坷:拐子將英蓮養至十二、三歲,將其賣給馮淵(諧音“逢冤”),第二日又將英蓮賣予“呆霸王”薛蟠。兩家爭搶,薛家勢強人多,將馮淵打了個稀爛,抬回家三日便死了。英蓮成了薛蟠的小妾,薛寶釵為其取名香菱。後薛蟠娶的正妻夏金桂,又將香菱名字改為秋菱。從英蓮到香菱再到秋菱,蓮花般高潔的女兒一再被貶低身價,最後連“香”字都配不上了。秋金肅殺,秋天的菱角,哪裡還有花?秋菱的“秋”字與書中金秋賞月時的“秋”隱喻相同,暗指清人對漢人的殘害並竊據華夏江山。

香菱的悲慘命運影射華夏的很多子民被皇太極的大清拐去為奴,丟了蓮花般的嬌貴,失了英勇豪邁之氣。原來英氣逼人、傲氣淩風的蓮花,淪落為受盡淩辱的菱花。再遭吳三桂出賣,失了菱花最後的香氣,只落得秋天的菱角般粗陋不堪。最後受盡清人的淩辱和屠戮,香消玉殞,批書人不由得一聲長歎:真應憐也!

香菱位列金陵十二釵《副冊》首位十分貼切。

二、香菱取自哪個歷史人物原型?

《紅樓夢》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香菱的美貌:

1、第八十回回目:《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胡謅妒婦方》直道香菱之美。

2、香菱天生眉心一點米粒大小的胭脂痣,這是富貴的面相,亦是為其被拐十多年後仍被門子認出埋下伏筆。另外這裡也是在寫香菱之美:眉心之痣是美人痣,何況還是胭脂痣?那得多美啊?這裡點出香菱是美人。

3、書中描寫馮淵在見到香菱之前,“酷愛男風,不喜女色”,結果見到了香菱,立刻非她不娶,而且還改變性取向,“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了”。

4、薛蟠在人群之中一眼看中身穿粗布衣服的香菱,並為了她不惜將人打死。

5、周瑞家的和金釧都說香菱長得像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而秦可卿是兼林黛玉和薛寶釵二人之美,可想而之香菱之美。

6、脂硯齋對香菱的評價:“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襲平,所惜者青年罹禍,命運乖蹇,足為側室,且雖曾讀書......”

香菱的歷史原型也一定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我們還是回到《紅樓夢》第一回,重新品味癩頭和尚說英蓮是“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這句話,同時再思索甄士隱家的“大禍”。大火明明不是英蓮放的,如何卻說她累及爹娘呢?這小小的英蓮,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禍事呢?這些問題的答案與香菱的人物原型有關。大詩人吳偉業曾寫就一首七言歌行體詩《圓圓曲》,其中前兩句是: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是明臣吳三桂聞聽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霸佔後,一氣之下打開山海關投靠了清人,並聯合清軍打敗了李自成,讓清人佔據了明朝江山。陳圓圓帶來的禍應該足夠大了吧?但她確實沒有什麼錯,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她的平生遭遇也真是應憐。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生於貨郎之家,少女時便豔驚鄉里。因家貧父母將其寄養于經商的姨夫家中,時逢江南年穀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將陳圓圓賣給蘇州梨園。陳圓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她善演弋陽腔戲劇。初登歌台,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陳圓圓“容辭閒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豔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據李介立《天香閣隨筆》記載:江陰貢修齡之子貢若甫曾以重金贖陳圓圓為妾,然陳圓圓不為正妻所容。而貢若甫的父親貢修齡在見到圓圓後,非常吃驚地說:“此貴人!”“縱之去,不責贖金。”陸次雲在《圓圓傳》中,稱讚陳圓圓“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曾跟陳圓圓有婚約的冒襄在《影梅庵憶語》中讚美道:“其人澹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鸞之在煙霧。是日演弋腔《紅梅》,以燕俗之劇,咿呀啁哳之調,乃出之陳姬身口,如雲出岫,如珠大盤,令人欲☆禁☆仙☆禁☆欲☆禁☆死。”

崇禎時,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為了討好崇禎帝,下江南選美。田弘遇將選來的名妓陳圓圓、楊宛、顧秦等獻給崇禎帝。其時戰亂頻仍,崇禎帝無心逸樂。田弘遇就把陳圓圓占為己有。一日,吳三桂在田府遇見陳圓圓,吳三桂被陳圓圓的美貌迷倒了。田弘遇就把陳圓圓送給吳三桂,這樣陳圓圓就成了吳三桂的小妾。

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吳三桂本欲歸降李自成,卻因得知李自成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奪回陳圓圓。自此引狼入室,大明江山盡喪於清人之手。

關於陳圓圓之死,無可靠的正史可考,一說吳三桂受封平西王,欲正式封陳圓圓為正妃,但被陳圓圓拒絕了。後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三桂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陳圓圓遂獨居別院。陳圓圓失寵後對吳三桂漸漸離心,吳三桂曾陰謀殺她,陳圓圓得悉後遂乞削髮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佈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于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陳圓圓生於蓮花的故鄉,死于蓮花池,用蓮花來比喻她再合適不過了,但她的一生始終是被糟踐,沒能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故作者讓薛寶釵將甄英蓮的名字改為香菱。

香菱一生遭遇坎坷,幾經拐賣,不由自主。每次際遇的改變,她都沒有反抗過,只是隨波逐流,任人擺佈。難怪作者稱她為“呆香菱”。而陳圓圓在動亂中,亦是不能自主,任憑爭奪。

薛蟠為了香菱將人打死,吳三桂為了陳圓圓亦害死無數生靈。再加上吳三桂另娶悍妻,對應書中夏金桂,平生際遇與香菱實在相似。

癩頭和尚說香菱“有命無運,累及爹娘”,實際上是在暗喻陳圓圓。陳圓圓一生得遇三位稱王稱帝的人物,自是有命,但平生際遇如此坎坷,又是無運。“累及爹娘”暗喻華夏江山淪喪,華夏子民遭殃。

香菱判詞:“根並荷花一莖香,平身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兩地為土土,兩地孤木是個“桂”字。書中對應夏金桂,暗指吳三桂。既然遇到了吳三桂,陳圓圓自然是不得善終了,她的故鄉就是生蓮花的地方,投蓮花池而死,自是香魂返了故鄉。

———————————————————

校對:王華東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