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這樣東西價值千金,卻被農民弄丟了!

農村出來的都知道,以前在農村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農民很少選擇會外出打工,不像現在大量的農民選擇進城打工,那時候農村人都以種田為主,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那時候的農村可以說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那時候農村人的生活雖然清苦,可是重在民風淳樸,不像現在,只要你出個門兒,家中沒人一定要鎖門,有時即使鎖了門也不好使。

那時候在農村,夏天的夜晚顯得格外熱鬧,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空調,甚至連電風扇都沒有,有的只是那一把把蒲扇。一到晚上,村裡人便會聚集在一塊,聊聊家常事,而小孩們大多就會圍在大人旁邊聽他們講故事,這種場景是很多農村人最難忘的記憶。

現在的農村比起十多年前,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收入上去了,生活水準也提高了,基本每家每戶都蓋起了新房,開起了小車。甚至以往一個村才出一個大學生的光輝事蹟,放到現如今,也已經不算什麼稀罕事兒了。

雖然現在農村人的生活品質的確高了,看似啥也都不缺了,但是在小編看來,農村人是有了錢有了車有了房,卻唯獨少了這一樣東西,那就是當年的“人情味兒”。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可是農村的人卻變了。人情味兒是越來越淡,

人氣是越來越弱。大家都是自掃門前雪,沒有了以前的熱心腸,並且攀比的心理是越來越重,誰家有點事兒也不再主動去幫襯了。越來越多的是相互間的閒言碎語,少了彼此間的互幫互助,這是為什麼呢?

為啥咱農村越發展卻變得不像是農村了呢?朋友們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一起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