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她發明了不用電的手電筒,斬獲Google科技大賽一等獎!

一位加拿大亞裔美少女,

年僅19歲就榮登福布斯“30under30”榜,

被譽為未來最具才華的青年領袖。

這位長相如此美貌的少女,

到底有何本事,

能夠得到權威的福布斯認可呢?

原來Ann不僅是一個好學生,

還是一個小有成就的發明家,

早在2013年,僅15歲的她,

就創造性的發明了不用電池的手電筒,

榮獲了Google科學挑戰賽第一名。

這個不用電的手電筒,

名叫:Hollow Flashlight,

是一個能把人體熱量轉化為電能,

並給LED燈供電的手電筒,

只要我們手握著電筒,

它就能持續發光,

永遠不需要電池。

Ann表示,

她發明這個手電筒的原因,

是得知了自己一位小時後的玩伴,

因為家裡沒有燈,

晚上沒辦法好好學習,

總是跟不上大家的進度,

所以她才有了這個想法。

在這個獲獎的發明之後,

僅過了兩年時間,

Ann又發明出了一個,

用熱咖啡給手機充電的馬克杯。

而這個發明的靈感,

又是來源於同學的抱怨。

有的同學抱怨手機電量跑得太快,

都不夠平時玩的。

還有同學又說咖啡太燙,

課間剛泡好還沒來得及喝,

上課鈴就又響了;

所以Ann就綜合這兩個問題,

憑藉自己的想像力,

發明了這個杯子。

這個杯子的原理也很簡單,

就是在被子上裝上熱發電器,

通過收集咖啡的熱能,

轉化為電能給手機供電。

通過這兩項發明,

奠定了Ann小發明家的地位。

看到這裡,

阿光就很好奇,

我們平時也常常聽到這些抱怨,

卻沒有人能像她一樣,

做出自己的發明?

Ann在一次採訪中,

道出了她自己的故事。

故事要從Ann的童年說起,

Ann的童年可以說是與眾不同,

她的父親是波蘭人,

母親是菲律賓人。

父母從來都不她買玩具,

只是鼓勵她能利用周邊的一些小東西,

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製作一些有趣的東西來玩,

因此她擁有的第一個玩具,

就是一盒淩亂電晶體。

也正是因為如此,

她從小就好奇心爆棚,

不僅敢徒手抓青蛙,

甚至路邊奇奇怪怪的石頭,

她都要撿起來聞一聞。

Ann10歲的時候,

跟著母親回到菲律賓老家,

親眼看到了她媽媽老家的模樣。

因為小孩子天性好玩,

所以Ann很快與當地的孩子玩在一起了。

在菲律賓的那些天,

Ann認識了好幾個小夥伴,

玩的非常開心,

但是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

比起在加拿大的家,

她的小夥伴們就像住在貧民窟一樣。

有一個跟她玩得很好的小姑娘,

每天放學之後就得做一大堆家務,

做完家務太陽都落山了,

但是她家卻沒有電燈,

因此沒辦法學習,

有許多門課的成績不及格,

因此被強制留級。

這件事深深的觸動了Ann,

在回到加拿大的之後,

她就萌發了發明Hellow Flashlight的想法。

Ann的Hellow Flashlight,

採用的是熱電效應原理,

就是當物體受熱時,

電子會從高溫區向低溫區移動,

從而產生電流現象,

而電流的強弱取決於受熱物體的性質。

她花了兩年多的時間,

做了幾十個原型後,

終於成功發明出了這款不用電的手電筒。

手電筒採用空心設計,

將受熱的特殊材料固定在手電筒週邊,

當我們握住手電筒的時候,

手掌的溫度會加熱材料,

同時手電筒內部的空氣流動,

會保持內表面較低的溫度,

通過材料兩側的溫度差,

產生電流,

為LED燈供電。

這款手電筒不需要電池,

也不需要人力發電,

但是唯一的缺陷就是,

熱電材料的兩端溫差,

必須達到5℃才能發光。

但是儘管如此,

她的發明也得到了Google的認可,

從上千名參賽者當中脫穎而出。

除了好奇心爆棚之外,

Ann還是一個拒絕做低頭族的人。

她從小就被嚴格限制看電視,

只有每週週末功課完成的情況下,

才允許她看半個小時的電視,

因此她並不愛看電視,

閒暇時間就用來聽音樂,

或者學習鋼琴和小提琴。

這樣的童年阿光真的很難想像,

畢竟小時後的阿光為了能夠出去玩,

可是翻過柵欄、鑽過窗戶的人。

Ann從小學到高中畢業,

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手機,

直到18歲時,

家人為了方便與她聯繫,

才買了一部翻蓋手機,

然而獲得第一部手機的Ann,

卻對此表示:

“手機會讓我分心,

如果你戒用手機一周或兩周,

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多了很多很多。”

雖然Ann並不是家長,

但是她卻建議所有的家長,

一定要限制孩子們使用高科技產品,

要多讓孩子去發掘身邊的事物,

並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可能正是因為Ann沒有使用高科技產品,

所以在6年級到12年級,

每年做科學類專案時都非常的專注。

Ann憑藉著手電筒和馬克杯的發明,

獲得了許多獎項,

在TEDx上就做了5次演講,

今年年初,

她選入了福布斯“30under30”,

可以說Ann的成就,

離不開父母的嚴加管教,

以及對她興趣愛好的培養。

如今她發明的手電筒,

經過不斷的改良之後,

已經能夠開始批量生產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

Ann在菲律賓的那些朋友們,

就能夠通過自己的體溫點知識的光芒。

她的發明,

對我們來說或許用處不大,

但是對全球十多億,

連電都用不上的人們來說,

將會是黑夜裡,

回家路上的指明燈。

有一個跟她玩得很好的小姑娘,

每天放學之後就得做一大堆家務,

做完家務太陽都落山了,

但是她家卻沒有電燈,

因此沒辦法學習,

有許多門課的成績不及格,

因此被強制留級。

這件事深深的觸動了Ann,

在回到加拿大的之後,

她就萌發了發明Hellow Flashlight的想法。

Ann的Hellow Flashlight,

採用的是熱電效應原理,

就是當物體受熱時,

電子會從高溫區向低溫區移動,

從而產生電流現象,

而電流的強弱取決於受熱物體的性質。

她花了兩年多的時間,

做了幾十個原型後,

終於成功發明出了這款不用電的手電筒。

手電筒採用空心設計,

將受熱的特殊材料固定在手電筒週邊,

當我們握住手電筒的時候,

手掌的溫度會加熱材料,

同時手電筒內部的空氣流動,

會保持內表面較低的溫度,

通過材料兩側的溫度差,

產生電流,

為LED燈供電。

這款手電筒不需要電池,

也不需要人力發電,

但是唯一的缺陷就是,

熱電材料的兩端溫差,

必須達到5℃才能發光。

但是儘管如此,

她的發明也得到了Google的認可,

從上千名參賽者當中脫穎而出。

除了好奇心爆棚之外,

Ann還是一個拒絕做低頭族的人。

她從小就被嚴格限制看電視,

只有每週週末功課完成的情況下,

才允許她看半個小時的電視,

因此她並不愛看電視,

閒暇時間就用來聽音樂,

或者學習鋼琴和小提琴。

這樣的童年阿光真的很難想像,

畢竟小時後的阿光為了能夠出去玩,

可是翻過柵欄、鑽過窗戶的人。

Ann從小學到高中畢業,

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手機,

直到18歲時,

家人為了方便與她聯繫,

才買了一部翻蓋手機,

然而獲得第一部手機的Ann,

卻對此表示:

“手機會讓我分心,

如果你戒用手機一周或兩周,

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多了很多很多。”

雖然Ann並不是家長,

但是她卻建議所有的家長,

一定要限制孩子們使用高科技產品,

要多讓孩子去發掘身邊的事物,

並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可能正是因為Ann沒有使用高科技產品,

所以在6年級到12年級,

每年做科學類專案時都非常的專注。

Ann憑藉著手電筒和馬克杯的發明,

獲得了許多獎項,

在TEDx上就做了5次演講,

今年年初,

她選入了福布斯“30under30”,

可以說Ann的成就,

離不開父母的嚴加管教,

以及對她興趣愛好的培養。

如今她發明的手電筒,

經過不斷的改良之後,

已經能夠開始批量生產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

Ann在菲律賓的那些朋友們,

就能夠通過自己的體溫點知識的光芒。

她的發明,

對我們來說或許用處不大,

但是對全球十多億,

連電都用不上的人們來說,

將會是黑夜裡,

回家路上的指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