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秋季果樹,管理當頭!早貼“秋膘”

秋季剛到,早貼“秋膘”

對於果樹來說,秋季采果後也要及時施用基肥,

補充營養。果樹基肥一般分為秋施、冬施和春施,實踐證明秋施效果最佳,故有“秋施金、冬施銀、春施破銅爛鐵”的說法。

何時施?宜早不宜遲

秋施基肥宜早不宜遲,以秋天果實採收後至落葉前為好。凡在果樹落葉前未完成秋施肥的,必須在土地封凍前完成。秋施基肥的具體時間因果樹的種類不同而有差別,嘎啦蘋果、紅香酥梨等早中熟品種,以9月中旬以前施入為好;紅富士、碭山梨、紅提葡萄等晚熟品種要在9月底之前施入,

對於一些晚熟品種,可將以前採收後晚秋施和冬初施的習慣改為采前施。

施什麼?有機肥為主

秋施基肥是為果樹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萌芽、生長、開花正常生理活動貯藏足夠營養,所以,秋施基肥要以肥效長的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同時,可採用有機無機相結合,適量化肥與有機肥結合進行基施,可以實現有機無機相結合,

滿足果樹短期及長期對養分的需求。施用的化肥要注意氮、磷、鉀肥的比例,不宜施用過多的速效氮肥,否則易引發晚秋梢。

施多少?因樹制宜

未結果的幼樹一般只施基肥不施追肥,隨樹齡增加,施肥量相應增加。建議1年生每株施肥10公斤,2~3年生每株施20公斤,4~5年生每株施25公斤為宜。

成年果園確定秋施基肥量,可根據產量來定,每畝產量在4000斤的果園,有機肥要達到“斤果斤肥”;每畝產量在6000公斤以上的果園,

有機肥應達到“斤果斤半肥”或“斤果二斤肥”。在施有機肥的基礎上畝施氮肥150公斤、磷肥100公斤、鉀肥100公斤。

怎麼施?各有側重

環狀溝施在樹冠投影外緣挖一環狀溝,溝深30~50釐米。此法多用於幼樹,環狀溝的位置應每年隨著樹冠的擴大而外移。

放射溝施以樹幹為中心,沿水準根系伸展方向挖溝,一般4~6條,溝深寬同環狀溝,距樹幹1~1.5米處。溝的深度由內向外逐漸加深,

內窄外寬。此法傷根較少,適於成年果樹。注意每年更換施肥的位置。

全園撒施適於成年果園和密植果園的施肥,即將肥料均勻撒於園內,結合翻地翻入土中,耕翻深度以20~25釐米為宜。此法施肥能廣泛被根系吸收。但施用深度淺,易引起根系上浮。

果樹秋季管理避免“四大誤區”

不搞秋季修剪

不少果農認為,果品採摘後,無論徒長枝、發育枝任其生長。其實,這就是偏見。

秋季可通過短截、疏枝、回縮枝組、壓低枝頭、“開天窗”等技術措施,解決群體通風透光條件,這對於充實花芽和儲備營養,具有重要意義。

翻地怕傷根

就目前而言,不少果園土壤板結,根系無法正常生長,導致樹體發育不良。尤其有些黑粘土果園,常年施化肥不施土雜肥,加劇了土壤板結程度;還有不少果農很少給果園翻地鬆土,誤認為翻地會傷根,年復一年,土壤越來越板結。其實,應當提倡通過施肥,加強樹下深翻,有意將一部分根系斬斷,促使誘發新根,強化根系功能。

采果後噴藥

對於采果後再噴藥,有人認為是多此一舉。秋季果品採收後,樹體有個自然休整階段,老百姓俗稱“歇樹”。此時噴藥主要是防病防蟲,保護葉片,利用秋季光、熱條件,延長葉片有效期,提高光合利用率,增加營養積累,減少越冬蟲源、病源。防治對象主要是梨黑星,蘋果褐斑病、小卷葉蛾、金紋細蛾等。

忽視拉枝開角度

果實成熟至採收期間,樹體角度達到最佳狀態,在果實採收後的一段時期內,樹體角度有一段相對穩定時期,在生產上可借植株角度尚未恢復時,進行頂、拉、撐、拽等技術措施加以固定。因此,秋季通過多種綜合措施開張樹體角度非常必要。

中國獼猴桃產業網(www.51qiyiguo.com),採用“互聯網+產業”方式,以武功獼猴桃為中心,輻射全國獼猴桃上下游企業,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全國單品產業上下游聚焦中心。 提供獼猴桃種植,加工,銷售產業生態供應鏈的資訊服務,帶動產業線上升級。

其實,應當提倡通過施肥,加強樹下深翻,有意將一部分根系斬斷,促使誘發新根,強化根系功能。

采果後噴藥

對於采果後再噴藥,有人認為是多此一舉。秋季果品採收後,樹體有個自然休整階段,老百姓俗稱“歇樹”。此時噴藥主要是防病防蟲,保護葉片,利用秋季光、熱條件,延長葉片有效期,提高光合利用率,增加營養積累,減少越冬蟲源、病源。防治對象主要是梨黑星,蘋果褐斑病、小卷葉蛾、金紋細蛾等。

忽視拉枝開角度

果實成熟至採收期間,樹體角度達到最佳狀態,在果實採收後的一段時期內,樹體角度有一段相對穩定時期,在生產上可借植株角度尚未恢復時,進行頂、拉、撐、拽等技術措施加以固定。因此,秋季通過多種綜合措施開張樹體角度非常必要。

中國獼猴桃產業網(www.51qiyiguo.com),採用“互聯網+產業”方式,以武功獼猴桃為中心,輻射全國獼猴桃上下游企業,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全國單品產業上下游聚焦中心。 提供獼猴桃種植,加工,銷售產業生態供應鏈的資訊服務,帶動產業線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