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轉業軍官走進政府機關,一場看不見的博弈

作者:第一幹事;

終於考完試了。

選擇進市直的兄弟,

現在可以完全放鬆了。反正最後根據分數排名高低對崗位進行單選。

而我們這樣選擇進省直的將要面臨雙選的,既然不願坐等,還得繼續主動出擊。

今天約了肖哥一起。肖哥之前在西部戰區某部任大隊長,正團職。檔案分就有200多分……他能放下面子和架子,跟我一道出動,確實讓我這個小兄弟欽佩。當然,接觸中,肖哥本來就是一位謙虛、務實的大哥。

他對我說:“其實咱也不是那種去當大爺的人,就怕人家單位一看你的職務高,就擔心你去了要占位子。不像你啊,年輕,職務低……”我則為他打氣:“反正很多單位都必須要接收團職幹部,為何不能是你呢?”……我們就這麼相互鼓勵著,踏上了今天的征程。

看著時間還早,我們第一站選了最近的SZF大院。

ZFBGT、FGW、GTZYT,都在這。進去就看到一個長橢圓形的人工湖橫亙眼前。湖對面就是最主要的辦公樓。論風景確實是很美了。

前兩家都是簡單收了簡歷。唯有GTZYT卻有專人負責登記造冊。瞥了一眼,團職五六名,營以下十五六名……類似於部隊花名冊式的表格,倒也讓人覺得嚴謹。

出來後,對著地圖,去了附近的WHT、TSW、JTT。

說來有趣,公認是“冷衙門”的WHT接待時也惜字如金,起身都懶得,給人感覺頗冷淡。TSW卻讓人印象特別好。進去就看到新開闢的停車場空空曠曠——如果來這上班,至少停車方便呀。要知道,之前去的很多單位,停車位元都很難找了。

上樓後,組織部負責人不在,隔壁辦公室的兩位年輕男女則熱情地邀請我們就坐、倒水。由於辦公室小,還讓了自己的座椅給我們。

我也順勢聊起做公眾號後,跟共青團中央的淵源。沒多久部長回來,我和肖哥輪流進入,也都和一臉和氣的部長聊得頗為愉快。出來後,肖哥甚至感慨:這要是明天邀請我來,我馬上就定了這家單位了。離家又近、氛圍又好啊!

下一站是lgd。辦公室的老師也還熱情,滿臉笑容。這次自己的首選是學校,就是喜歡相對簡單和諧的氛圍。隨後又順路去了swj和gsj,送上了簡歷。

就算是完成了今天的10家之旅。

回去路上跟肖哥聊起,包括昨天利用下午兩個小時我還跑了zx、mzt和gab。其中mzt還提醒我要考試,嚇得我一哆嗦—不是說好了不再另行組織考試嗎,難道還要我去背題麼。還好,對方又解釋說了只是考寫作能力。這個倒是無所謂了。

回顧五六天裡跑的五十餘家單位,我給肖哥總結了一下,對待我們這種上門的軍轉態度大致可分為五種;

第一種,直接拒絕接收簡歷的。各種名義理由,例如單位在整編,例如慣例,例如等軍轉辦推薦,例如等上級分配;等等。約占半成。

第二種,接下簡歷,但態度極度冷淡冷漠的。一句多餘的話都懶得跟你說。仿佛你在路邊施捨一元錢給了乞丐一樣。約占一成半。

第三種,接下簡歷,簡單給你解釋一兩句,諸如自己無法做主,要等著彙報領導;或者必須等指標具體分配下來後,才能推進工作;等等。約占六成。

第四種,接下簡歷,順手就打開翻閱,還會主動問你問題溝通一些情況。約占一成半。

第五種,接下簡歷,邊翻閱邊邀請你坐下,給倒水或茶,甚至主動表示帶你去見分管領導的。約占一成。

作為一名轉業幹部,我想,第一種和第二種單位,雙選時我是絕對不會再考慮。第五種單位,肯定會優先考慮。第四種單位,需要考慮時僅次於第五種。第三種則視實際情況了。

至於理由,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在我心裡,一個單位人事部門工作人員的接待作風,或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單位的風氣建設。雖然人事部門不直接進人,但身在這個位置上,就該尊重人才、為單位求才若渴才是吧?對待上門的來客,不說如官渡之戰前曹操光著腳板迎接許攸那樣,但冷言冷臉冷遇應該是毫無必要的。而一個單位的領導,將這樣的人放在人事部門,知人善用又在哪呢?是識人不明?還是所謂的“關係戶”橫行?甚或整體對軍轉幹部帶有偏見?不論是哪種,顯然都非我等該選的“明主”。

以上思考,是否有理?歡迎老轉新轉及其他朋友留言討論。

回顧五六天裡跑的五十餘家單位,我給肖哥總結了一下,對待我們這種上門的軍轉態度大致可分為五種;

第一種,直接拒絕接收簡歷的。各種名義理由,例如單位在整編,例如慣例,例如等軍轉辦推薦,例如等上級分配;等等。約占半成。

第二種,接下簡歷,但態度極度冷淡冷漠的。一句多餘的話都懶得跟你說。仿佛你在路邊施捨一元錢給了乞丐一樣。約占一成半。

第三種,接下簡歷,簡單給你解釋一兩句,諸如自己無法做主,要等著彙報領導;或者必須等指標具體分配下來後,才能推進工作;等等。約占六成。

第四種,接下簡歷,順手就打開翻閱,還會主動問你問題溝通一些情況。約占一成半。

第五種,接下簡歷,邊翻閱邊邀請你坐下,給倒水或茶,甚至主動表示帶你去見分管領導的。約占一成。

作為一名轉業幹部,我想,第一種和第二種單位,雙選時我是絕對不會再考慮。第五種單位,肯定會優先考慮。第四種單位,需要考慮時僅次於第五種。第三種則視實際情況了。

至於理由,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在我心裡,一個單位人事部門工作人員的接待作風,或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單位的風氣建設。雖然人事部門不直接進人,但身在這個位置上,就該尊重人才、為單位求才若渴才是吧?對待上門的來客,不說如官渡之戰前曹操光著腳板迎接許攸那樣,但冷言冷臉冷遇應該是毫無必要的。而一個單位的領導,將這樣的人放在人事部門,知人善用又在哪呢?是識人不明?還是所謂的“關係戶”橫行?甚或整體對軍轉幹部帶有偏見?不論是哪種,顯然都非我等該選的“明主”。

以上思考,是否有理?歡迎老轉新轉及其他朋友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