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於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雙重抗血小板治療需謹慎!

ESC會議今天提出的新研究表明,對於需要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患者,

根據現行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指南(DAPT)治療可能不如遵守較老的指南。

高級研究員Clemens博士說:“觀察性CHANGE-DAPT試驗的結果”代表了最近研究的結論,整體而言,可能會激發關於ACS患者接受PCI的最佳DAPT的討論。

“我們非常驚訝地發現,通過實施現行指南,我們認為在減少我們研究人群中的缺血事件方面,我們認為沒有優於以前的指導原則,但我們確實看到大出血增加。

國際DAPT指南在過去五年中發生了變化,傾向於更有效的P2Y12-抑制劑,如普拉格雷或替卡格雷,而不是氯吡格雷。

這種變化主要取決於關鍵的PLATO研究結果,該研究評估了單獨使用藥物治療或PCI或旁路手術冠狀動脈血運重建治療的中度至高風險ACS患者。

但是,鑒於更新的資料,PLATO PCI治療患者的結果可能需要更新,von Birgelen博士建議。

他說:“大多數在PLATO研究中接受PCI治療的患者都用裸金屬支架或藥物洗脫支架(DES)進行治療,

他們可以明白,使用替卡格雷可以在試驗時獲得優勢。”

他補充說:“但是在我們所有的CHANGE DAPT患者中使用的當代新一代DES比第一代DES具有更低的支架血栓形成風險,並且比裸金屬支架具有更低的重複血運重建風險。 “而且,與現代DES相比,替卡格雷的風險收益平衡似乎在ACS患者接受PCI治療後發生轉移。與PCI有關的不良事件顯著降低,DAPT的主要副作用和併發症越來越重要。

CHANGE-DAPT評估了2,062例接受新一代DES治療的PCI患者(遵循指南改變即非口服抗凝治療)長達一年。

與使用氯吡格雷治療的1,009例患者(改變前)相比,指南改變後使用替加格列洛治療的1,053例患者的全因死亡,任何心肌梗死,中風或大出血的複合結局風險顯著升高(5.1%vs 0.7%,P = 0.02)。改變後單獨大出血的發生率也較高(1.2%vs. 2.7%,p = 0.02)。

馮·比葛籣博士說:“PCI治療的ACS患者的這些發現不應該被推廣到其他患者組 - 即非ACS患者或接受原發性旁路手術或不進行血運重建的ACS患者。

然而,考慮到TOPIC試驗(EHJ,2017年)的結果和SCAAR登記處的資料(2017年5月在EuroPCR會議上報導),“需要對需要PCI的ACS患者進行最佳DAPT的科學討論, “他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