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NASA計畫在黃石公園建地熱電廠,這不就一舉兩得了嗎?

從發現了“電”到人類利用“電能”進行生產活動,“電”的作用越來越大,人類一刻也離不了電了。但是,全球電力緊張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出於環境保護的目的,火力發電廠陸續關停,

而號稱清潔能源的“核電”,由於核廢料的輻射問題,民眾的質疑聲也從未停息。所以,更為環保的“地熱能”走進了人類的視線。

美國黃石公園

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平靜的表面之下,沉睡著一頭暴烈的“巨獸”,它就是已知的對人類文明最大的威脅之一:超級火山。

所謂超級火山,是指噴發量超過1萬噸的火山。地球上已知的超級火山大約有20個,平均10萬年發生一次大爆發。而黃石公園地下的這座火山大約60萬年噴發一次,上次噴發距今差不多60萬年了。現在迫在眉睫的事,就是如何阻止這座火山噴發,或者如何將火山爆發後損失降到最低甚至忽略不計。

NASA的科學家仔細研究後,他們認為最合乎邏輯的解決方案就是簡單地將超級火山冷卻下來。黃石公園的火山在本質上就是個巨大的熱發生器,相當於6個工業發電廠。目前,黃石公園地下大約60~70%的熱量都通過流經岩漿房裂縫的水散失到大氣中。剩餘的熱量則積聚在岩漿內,使之能夠融化更多的圍岩,並溶解更多揮發性氣體。

一旦熱量達到某一閾值,那麼爆發將不可避免。

但如果有更多的熱量被匯出,那麼超級火山將永遠不會爆發。NASA估計,如果從岩漿房散失的熱量比現在多35%,黃石公園將不再構成威脅。可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

NASA提出了一個宏偉計畫。他們認為最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在超級火山下鑽至少10千米,

並向內高壓泵水。迴圈水的溫度將在350℃左右(地下深處壓強大),日復一日慢慢地帶走火山的熱量。而這些熱量也不必浪費,黃石可開發為地熱電廠,而且每千瓦時0.10美元的電力價格將十分具有競爭力。再給地熱公司一些激勵,讓他們比以往鑽得更深,水用得更熱,這樣一來周圍地區可能數萬年的電力都不用擔心了。而更長遠的好處是,
可以阻止一場可能摧毀人類的超級火山爆發。

但向超級火山下鑽探並非沒有風險。也就是說,有可能反而引起火山爆發。如果鑽入岩漿房頂部,那將是十分危險的。這麼做會使岩漿房頂部變得更加脆弱、容易破裂。同時,這還會引發岩漿房頂部岩漿內的有害揮發性氣體釋放。因此只能從超級火山的下方進行鑽探,即從黃石國家公園邊界外開始鑽探,從岩漿房的下方收集熱量。如此一來,就可以防止從下方的熱量傳導到岩漿房頂部,避免真正的威脅發生。

然而,這個看似一舉兩得的計畫,不管是發起這個項目的人還是對此項目持有疑問的人,都無法在有生之年看見它的完工。用這種方法冷卻黃石公園的進度將會是每年1米,也就是說,想要將其完全冷卻需要上萬年。雖然化解黃石岩漿房的威脅並不需要將其完全冷卻至固體,但沒有數百年或者數千年的努力是不能保證計畫成功的。

但為了阻止這場浩劫, 耗時如此之長的考慮和計畫也許是唯一的選擇。

因此只能從超級火山的下方進行鑽探,即從黃石國家公園邊界外開始鑽探,從岩漿房的下方收集熱量。如此一來,就可以防止從下方的熱量傳導到岩漿房頂部,避免真正的威脅發生。

然而,這個看似一舉兩得的計畫,不管是發起這個項目的人還是對此項目持有疑問的人,都無法在有生之年看見它的完工。用這種方法冷卻黃石公園的進度將會是每年1米,也就是說,想要將其完全冷卻需要上萬年。雖然化解黃石岩漿房的威脅並不需要將其完全冷卻至固體,但沒有數百年或者數千年的努力是不能保證計畫成功的。

但為了阻止這場浩劫, 耗時如此之長的考慮和計畫也許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