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你的生意現在還沒起色,可能因為你不會講故事

無論是新晉創業者,還是江湖大佬,有幾個不講故事?

市場調查資料、縝密的邏輯分析、幾百頁的可行性分析報告……這些可靠,但是無趣;這些能用來做決策,但是不利於傳播。

如今,一個精彩的商業故事,就是個人乃至整個品牌的溝通策略。那麼怎麼才能創作出一個好的故事,以打動投資人的心(和錢包)以及撩撥大眾的心(和G點)呢?

宗旨只有一個——最大化地觸發聽故事的人的感情。

達到宗旨總共分三步:製造衝突,製造同理心,製造信任。

製造衝突,目的是為了吸引他人的好奇心,勾起他人瞭解的欲望,告訴他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存在的重重障礙。實際上,大眾的需求就是他們的欲望,只不過有的時候他們意識不到,好的故事就承擔著挖掘並且描述的重任。大眾要自由,要放鬆,

要隨性,要開心,然而總有些障礙存在——障礙不是某些人,而可能是饑餓,是無知,是疾病,是低效,是糟糕的消費體驗……一旦確定了衝突,就牢牢抓住了大眾的痛點。再結合大眾的幾條需求,分分鐘受關注。

製造同理心,目的是為了連接他人,喚起共鳴。要知道大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能成為品牌和消費者的紐帶。

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物?起因發展經過結果……好像學生時代的記敘文啊!但是當完整的場景被搭建起來之後,消費者的情緒也會被順利調動起來。你晚上在家煮番茄牛肉口味的泡面,然後追一集電視劇,再喝一罐優酪乳的感覺最幸福;你在飛機上拼命改完了PPT,長舒一口氣後一抬頭看到外面純淨的藍色天空,
那是怎樣的歡暢;你的寶貝哇哇大哭,沒餓沒拉沒病,就是鬧騰,三天沒睡的你好想去死一死……細節制勝,點點滴滴,觸發共鳴輕而易舉。

製造信任,目的是強化他人“好想買”“好想去”“好想試試”的念頭,最終是要轉化成行動。在這一步就不要放棄資料了,

把特別容易記住的、和大眾息息相關的參數拿出來,簡直就是感情牌中的高階武器。有理有據地說服,比一腔熾熱的感情殺傷力強百倍。這裡調動的,是受眾帶有理性色彩的感情,蠢蠢欲動的心被持續撩撥,只待最後的掏錢動作。

你看,滿滿的套路。可是大家都喜歡。

那麼在結尾,我們昇華一下主題吧:講故事,不僅是為融資,為銷售,甚至為搏個眼球,講故事是一種創業思維。希望你能有。

可是大家都喜歡。

那麼在結尾,我們昇華一下主題吧:講故事,不僅是為融資,為銷售,甚至為搏個眼球,講故事是一種創業思維。希望你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