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三強之一來啦!廣州打造全球“顯示之都”再添新動能!

日前,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日本電氣硝子株式會社簽訂投資合作協定,

將在年內動工建設電氣硝子廣州工廠增資擴產項目。

電氣硝子株式會社是世界三大平板顯示基板製造廠商之一,主打產品占全球同類平板顯示基板的20%。這是今年繼韓國LG8.5代平板顯示產業專案三期擴產項目和創維華南集團及研發中心項目動工後,

該區平板顯示產業集群又一新佈局,廣州作為全球“顯示之都”的實力進一步加強。

一家面板龍頭“舞動”千億產業群

在廣州科學城,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8.5代液晶面板專案占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周邊密密麻麻分佈著30多家上下游的配套廠商,形成了一個上下游產業分工細密、擁有較強產業輻射能力的液晶平板顯示產業鏈。其中不乏漢成電子、新譜電子、易安愛富、大成氣體等細分領域的知名企業。

系統完整的平板顯示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設備、原材料和零元件產業,中游的面板製造與模組產業,下游的整機產業。樂金顯示(廣州)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並動工,項目總投資11億美元,成為中國大尺寸液晶模組的生產研發基地和售後服務中心。

隨著規模擴大,平板顯示產業對研發的需求日益增強。樂金顯示(中國)8.5代生產線隨後落地廣州,填補了廣州平板顯示產業鏈上最後也是最關鍵一環——液晶屏,同時也是樂金在韓國本土外的首個液晶面板工廠。

為配合樂金面板項目,液晶模組廠投資建設多條模組後端生產線,創維公司也聞風而動。“我們建設電視機整機生產廠,

並選址在面板項目旁,以期以最快速度對接供應鏈,形成產業鏈。”創維總經理劉培智說。

“實際是要充分挖掘區內產業資源,用產業鏈的延伸集聚相關項目,形成上游產業資源帶動中下游項目企業的滾動效應和集群效應。”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招商部門負責人表示。

經過10年的建設,這一集群已成為國內技術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產出效益最高的液晶面板基地之一。2016年區內平板顯示產業產值約880億元,今年預計將達1000億元以上,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平板顯示基地。

日本電氣硝子株式會社取締役常務執行役員佐伯彰久表示,2013年落戶廣州開發區的一期項目是電氣硝子在中國最成功、效益最好的工廠,該項目的成功給予集團很大的信心。為夯實廣州平板顯示產業根基,二期項目將繼續紮根黃埔區、廣州開發區。

瞄準IAB產業要“質造”更要“智造”

平板顯示產業的崛起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以產業資源招商思路的實踐樣本。除了土地和資金外,區內最大的優勢,就是經過長期發展積累下來的產業集聚優勢。

要素成本價格不斷攀升倒逼產業走向創新驅動,作為工業總產值佔據廣州約40%的“工業一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著力培育了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裝備、平板顯示、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商務六大創新型產業集群,而這成為其後產業招商、加快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

一組資料可窺見創新型產業的分量。今年1-5月,在以樂金、視源、興森快捷電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企業快速增長帶動下,全區完成高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786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8%,占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產值近80%,1-5月增長6%,高於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近4個百分點。

可見,在轉型創新驅動發展的背景下,經濟增長突破的背後,無一不是憑著創新推動產業新動能的釋放而異軍突起的。

同時,這也更意味著發展路徑和模式的突破。該區在今年初召開的招商引資大會提出,引進中長期的“造血專案”和短平快的“輸血項目”,更要瞄準IAB(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NEM(新材料、新能源)領域,靶向引進產業鏈的關鍵性專案。實現由“黃埔製造”向“黃埔質造”“黃埔智造”的轉變。

為推動專案落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分別規劃建設三大產業價值創新園:規劃3平方公里新一代資訊技術價值創新園,重點發展積體電路產業;在九龍湖核心區域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人工智慧島,其中1平方公里起步區,聚集國際知名人工智慧企業專案;加快建設3.4平方公里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以GE生物科技園和百濟神州專案為依託,引領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同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創新制度供給,以期為區內投資企業降成本,也激發了企業增資擴產的信心。短短半年內,區內推出了包括促進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四個“黃金10條”、引智引技人才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兩個“美玉10條”“風投10條”等系列政策,解決企業紮根發展的系列後顧之憂。

編輯:投資廣州

2013年落戶廣州開發區的一期項目是電氣硝子在中國最成功、效益最好的工廠,該項目的成功給予集團很大的信心。為夯實廣州平板顯示產業根基,二期項目將繼續紮根黃埔區、廣州開發區。

瞄準IAB產業要“質造”更要“智造”

平板顯示產業的崛起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以產業資源招商思路的實踐樣本。除了土地和資金外,區內最大的優勢,就是經過長期發展積累下來的產業集聚優勢。

要素成本價格不斷攀升倒逼產業走向創新驅動,作為工業總產值佔據廣州約40%的“工業一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著力培育了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裝備、平板顯示、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商務六大創新型產業集群,而這成為其後產業招商、加快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

一組資料可窺見創新型產業的分量。今年1-5月,在以樂金、視源、興森快捷電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企業快速增長帶動下,全區完成高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786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8%,占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產值近80%,1-5月增長6%,高於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近4個百分點。

可見,在轉型創新驅動發展的背景下,經濟增長突破的背後,無一不是憑著創新推動產業新動能的釋放而異軍突起的。

同時,這也更意味著發展路徑和模式的突破。該區在今年初召開的招商引資大會提出,引進中長期的“造血專案”和短平快的“輸血項目”,更要瞄準IAB(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NEM(新材料、新能源)領域,靶向引進產業鏈的關鍵性專案。實現由“黃埔製造”向“黃埔質造”“黃埔智造”的轉變。

為推動專案落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分別規劃建設三大產業價值創新園:規劃3平方公里新一代資訊技術價值創新園,重點發展積體電路產業;在九龍湖核心區域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人工智慧島,其中1平方公里起步區,聚集國際知名人工智慧企業專案;加快建設3.4平方公里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以GE生物科技園和百濟神州專案為依託,引領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同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創新制度供給,以期為區內投資企業降成本,也激發了企業增資擴產的信心。短短半年內,區內推出了包括促進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四個“黃金10條”、引智引技人才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兩個“美玉10條”“風投10條”等系列政策,解決企業紮根發展的系列後顧之憂。

編輯:投資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