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後移動互聯網時代,明星走紅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TFBOYS-上週末,在微博和新浪娛樂聯合主辦的“2017粉絲嘉年華”盛典上,

楊冪、容祖兒、李晨、陳偉霆、鄭愷等近百位明星及藝人到場與粉絲互動。這個嘉年華,與傳統的演唱會或者頒獎典禮等明星出席的活動有許多不同:以五花八門的明星和粉絲互動為主,讓活動變得更有趣;不是嚴肅的頒獎禮,粉絲給明星頒獎,還有大量與明星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基於微博實現了很好的線上線下互動,8月26日,微博上同時線上觀看直播的人數就超過了1000萬。

YHBOYS

在這個活動上明星都放下身段,像朋友一樣與粉絲互動,這與明星往年的做法截然不同。曾幾何時,明星們都與粉絲保持著距離,在大眾中刻意維持著神秘感。出席活動,保鏢護身禁止粉絲靠近,在舞臺上能與粉絲握個手就算是有親和力;日常生活,

不輕易透露,只有靠狗仔隊去抓拍才能讓粉絲得以窺見一二;官方消息,只會通過權威媒體進行發佈。在這樣的追星氛圍下,甚至出現了“女粉絲苦追13年終見劉德華、老父跳海自殺”這樣的悲劇,粉絲要跟明星零距離接觸不容易。

從仰視到平視的轉變

為什麼過去明星都遙不可及,高高在上?一方面,過去的明星選撥機制,是萬里挑一的,少部分娛樂機構掌握著造星的權利,

社會能夠容納的明星數量很少、極度稀缺,受到眾人追捧就是必然,這在客觀上要求明星保持距離感、營造神秘感;另一方面,過去的明星心態,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而不是普通凡人,因此也不願意放下身段去與自己的粉絲、觀眾或者聽眾互動。

每個明星不論大小都有自己的粉絲群,“四大天王”、“四小花旦”這樣的家喻戶曉、老少通吃、全民皆追的超級巨星再也不會出現,

你有你的明星,我有我的偶像,才是主流,這生動反映了長尾理論:“我們的經濟和文化正在從為數較少的主流產品和市場向數量眾多的狹窄市場轉移。”在供求關係變化之後,明星與粉絲的關係,也從仰視變為了平視。明星不再是天之驕子,只不過是一個職業而已,之所以社會上存在明星,還是因為有粉絲的追隨。

在這一點上,起家於互聯網的網紅值得明星們學習,他們接地氣,

大眾化,有草根精神,善用移動互聯網,賣力表演、真誠互動,不乏死忠粉,正在重構傳統明星經濟。高冷的明星將會越來越沒市場,正如我之前所言,明星不接地氣,在網路上沒人氣,不能成為網紅,就會被互聯網明星顛覆,這本質上就是明星的供給側改革。

網感好的明星收穫頗豐

楊冪

為什麼微博成了明星必修課?

楊冪

為什麼微博成了明星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