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豬場消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有對比才有說服力

曾經有一個豬場創造了當時的養豬好成績,藥費非常少,但消毒的費用卻不低,超過疫苗和藥品,消毒的作用是相當大的,但到底有多大呢?

現在養豬引起傷亡最大的因素是傳染病的發生,而發生傳染病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豬群;傳染源是帶有病原的動物,在豬場裡主要是豬,另外還有人、老鼠、蒼蠅、蚊子等;易感豬群是容易發生傳染病的豬;傳播途徑是將病原傳向易感動物的途徑,如豬、人、工具、空氣等;控制傳染病的主要辦法是消滅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豬群。

在控制傳染病的各環節中,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手段。

母豬上產床前洗澡消毒,病原就不會從妊娠舍進入產房,有效地保護哺乳仔豬。

場外人員入場隔離消毒,可防止場外病原進入場內。

員工進豬舍腳踩火堿水,可將路上其它豬舍的病原殺死,防止豬舍間交叉感染。

打耳號、剪牙、斷尾時,對用具進行消毒,

可減少哺乳期間滲出性皮炎和鏈球菌病的發生。

保育豬轉出後對豬舍徹底清理消毒,可防止上批豬發生的疾病在這批豬再次發生。

如果豬場人員沒有外出,而場裡發生了流行性腹瀉或口蹄疫,那一定是收豬車帶來的,員工在賣豬時接觸了拉豬車或人,將車或人帶有的病原帶進了豬舍內;賣豬的消毒是相當重要的。

豬場裡消毒的環節太多了,這裡無法一一說出;但有一點,

如果豬場的消毒工作做好了,那疾病問題一定會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