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散文|鄂爾多斯的季節

鄂爾多斯的季節

文/孫樹恒

我來鄂爾多斯的時候,

剛走到秋的門口。我看見,一夜之間,樓下那棵楊樹,就凋零了,滿地是落葉。

一場風接著一場風,刮走了落葉,刮的我身上陡然就變的冰冷、僵硬的手,都伸不直了。

今年,鄂爾多斯高原的秋天,感覺格外涼,高原呀。

風也特別大,而街道上的塵土也不甘寂寞地鼓噪。

一晃,2013年已經“殺青”了,一切是那麼平靜。

已是秋深了,這個地方一粒霜也沒有下。時常有裹著清冷的臉色的雲片,只是向大地寒暄一番,

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我身邊的很多人感冒了,我也感冒了,一陣陣乾咳。

入夜了,窗外刮著風,刷拉拉的。是那麼的蕭瑟和凜冽,好像要迫不及待地告訴人們:這,就是冬夜。

由於窗戶沒有關緊,此刻,鑽進一股寒風,刹那間,我的脊背掠過一襲抖顫。我知道,風駕馭著寒流,急然造訪。

我打開窗簾,看見樓宇暗淡的燈光,天空的星星彼此的相望著,那清冷的光亮,不是對大地的青睞,

只是孤獨的冷寂。

2

成吉思汗所看重的地方,甚至將自己的葬身地安排在這裡,可見是一個聖靈之地。

就在十幾年的功夫,人們就在這片土地上開了很多的煤礦,圓了許多人的發財夢,富的流油。那些賣地、賣草場而瞬間致富的人,不知錢怎麼花,忘乎所以,到處是名車豪宅,放了高利貸,坐收漁利,不曾想,幾年的功夫,煤礦停產了,房地產成了泡沫,城市也“崩盤了”,人們的發財夢破滅了。

有多少人把賣地的錢、養老的錢、掙命的錢放了“高利貸”,投到那櫛次鱗比的高樓裡和深不可測的礦井裡。不知道有多少人陷進“黑洞裡”。

那些煤礦也沒有了聲響,停產倒閉。那些失地農民望天興歎。曾經“溫暖全世界”的豪氣也偃旗息鼓,魂銷湮滅了,低調多了。

同事小喬丈夫過去與人合夥開礦的,現在礦也停了,兜兜裡那點錢,一夜成了泡影。現在丈夫開起來肉鋪,養家糊口,

還貸還債。苦不堪言,難以負載。

人們的商業往來,不是貨幣流通了,而是實物流通了,用房、車、酒相互頂賬了。

一片片被挖掘機挖開的地表,一座座堆積如山的煤炭,廣闊的大地還來不及收斂凝重的毛孔,它暗淡的皮膚就被鋒利的寒流抹出一道道口子。

大地應該會很痛,因為我看見它灑落了眼淚,已經結成一片片冰塊,不是那種綿密的晶瑩,而是一片帶血的黑色。

3

公司的對面是一個已經封頂的高樓。

二十多層的高樓遮住了一線太陽,投下黑黑的影子。

秋天裡的時光呆滯,在大地間慢慢變小。

在樓頂上那高大的塔吊,孤苦伶仃地掛在那裡。

工地上有幾個民工勞動,搬動那裡的石頭,挖開那裡的黃土,他們的汗水和水泥、鋼筋融在一起。他們深深的呼吸和濃濃的汗味在搖動。

樓上的玻璃依然耀眼。

工地上,他們又開始忙碌起來。混合的聲響怎麼都沒讓他們興奮起來。

他們是外地的民工,本地的人是不幹這些活計的,曾幾何時,這裡的有錢的人都住在賓館裡。那也許就是“土豪”吧。

快過年了,他們也該返鄉了吧。

一個臉色黝黑的四川人說,還沒有給我們結算工錢呢。又說,這的人錢都套住了,能給了嗎?!

昨天當地政府電視臺還播送了一條新聞,政府化解債務計畫,也包括民工的工資呢,看來這些人的工資是有了著落。

我跟他們說。

聽到我的話,幾個民工望望望我,轉身向遠處的高大的煙筒張望,不時仰一下頭,看看天上的雲朵。準確一些,他們好像在看家鄉上空的炊煙。

對於外出打工的人來說,家鄉是一條長長的臍帶,牽掛著兩頭。

家是沉重的行囊,難以承受之重。

他們背著行囊一天天遠行,在城裡“暫住”,流血流汗,日子在行囊的一起一落中慢慢地豐腴起來。行囊卸下又背上,家暖暖的在他們的心裡一點一點地濃厚起來。

4

而如今我們正在失去自己的故鄉。

而這個城市的人們,也越來越多失去了村莊。

因為他們的土地被煤礦蠶食,被開發擠佔。在當下的城市鄉村劇變中,更多的人們逃離了原來的土地,脫落了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地方,在急速消失的田園裡漸漸褪去本真的色澤。

我曾有一次尋找那些村莊,我去了趟同事老郝的老家,去吃“殺豬菜”。

那是一個偏僻的山溝裡,有十幾戶人家。

同事的老屋是在坡上,門口的樹上掛著吊輪,吊輪繩子上掛著一頭豬,毛已經褪盡,血一滴滴地流著,淌了一地血。讓我始終忘不掉童年時遇到過的場景。

那個時代過年才殺豬,那是最高興的一件事。一家殺豬,全村的家家戶戶都能品嘗到殺豬菜,也品評著,從中體味誰家的豬肥,誰家的菜好吃。

我走進了院子,屋子裡生的土爐子,直角的爐筒跨在屋子裡,大紅的櫃子擺在牆角,一個鏡框裡面鑲著發黃的照片,還有同事當兵時的照片,是那麼熟悉、親切。離那個場景更近了,更近了。

這個家就剩老郝的父母了,三個兒子都離開了,在市里或鄉鎮工作。

老郝的父親告訴我,這個村裡年輕人都出去了,都剩我們這些老人了。也就是今天殺豬,要不然,難得這樣熱鬧。

注視村莊,留戀村莊,堅守村莊,是多麼不容易的呀。耐得住寂寞和孤獨的靈魂本來應該依然是重要的。

吃著殺豬菜,喝著土酒。唯有借助這泥土,人可以更加接近內心和純粹。如果離開這泥土,處於再鮮亮下的我們,會更快迷失自身。

村莊是歷史與文化的一部分,在村莊裡望到的天空,以及天上灑下的陽光具有一種樸素、燦然之美,給人以一種清澈、透明之感。

我隱隱感到,這座城市的內裡是脆軟的,有著深深的內傷,而我不願言說的理由,統統藏在心底,交付給了緘默的閒置的樓宇、空曠的街道與飛揚的煙塵吧。

(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供職陽光保險內蒙古分公司,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西部散文家學會會員)

他們是外地的民工,本地的人是不幹這些活計的,曾幾何時,這裡的有錢的人都住在賓館裡。那也許就是“土豪”吧。

快過年了,他們也該返鄉了吧。

一個臉色黝黑的四川人說,還沒有給我們結算工錢呢。又說,這的人錢都套住了,能給了嗎?!

昨天當地政府電視臺還播送了一條新聞,政府化解債務計畫,也包括民工的工資呢,看來這些人的工資是有了著落。

我跟他們說。

聽到我的話,幾個民工望望望我,轉身向遠處的高大的煙筒張望,不時仰一下頭,看看天上的雲朵。準確一些,他們好像在看家鄉上空的炊煙。

對於外出打工的人來說,家鄉是一條長長的臍帶,牽掛著兩頭。

家是沉重的行囊,難以承受之重。

他們背著行囊一天天遠行,在城裡“暫住”,流血流汗,日子在行囊的一起一落中慢慢地豐腴起來。行囊卸下又背上,家暖暖的在他們的心裡一點一點地濃厚起來。

4

而如今我們正在失去自己的故鄉。

而這個城市的人們,也越來越多失去了村莊。

因為他們的土地被煤礦蠶食,被開發擠佔。在當下的城市鄉村劇變中,更多的人們逃離了原來的土地,脫落了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地方,在急速消失的田園裡漸漸褪去本真的色澤。

我曾有一次尋找那些村莊,我去了趟同事老郝的老家,去吃“殺豬菜”。

那是一個偏僻的山溝裡,有十幾戶人家。

同事的老屋是在坡上,門口的樹上掛著吊輪,吊輪繩子上掛著一頭豬,毛已經褪盡,血一滴滴地流著,淌了一地血。讓我始終忘不掉童年時遇到過的場景。

那個時代過年才殺豬,那是最高興的一件事。一家殺豬,全村的家家戶戶都能品嘗到殺豬菜,也品評著,從中體味誰家的豬肥,誰家的菜好吃。

我走進了院子,屋子裡生的土爐子,直角的爐筒跨在屋子裡,大紅的櫃子擺在牆角,一個鏡框裡面鑲著發黃的照片,還有同事當兵時的照片,是那麼熟悉、親切。離那個場景更近了,更近了。

這個家就剩老郝的父母了,三個兒子都離開了,在市里或鄉鎮工作。

老郝的父親告訴我,這個村裡年輕人都出去了,都剩我們這些老人了。也就是今天殺豬,要不然,難得這樣熱鬧。

注視村莊,留戀村莊,堅守村莊,是多麼不容易的呀。耐得住寂寞和孤獨的靈魂本來應該依然是重要的。

吃著殺豬菜,喝著土酒。唯有借助這泥土,人可以更加接近內心和純粹。如果離開這泥土,處於再鮮亮下的我們,會更快迷失自身。

村莊是歷史與文化的一部分,在村莊裡望到的天空,以及天上灑下的陽光具有一種樸素、燦然之美,給人以一種清澈、透明之感。

我隱隱感到,這座城市的內裡是脆軟的,有著深深的內傷,而我不願言說的理由,統統藏在心底,交付給了緘默的閒置的樓宇、空曠的街道與飛揚的煙塵吧。

(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供職陽光保險內蒙古分公司,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西部散文家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