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經驗交流會在淮安舉辦

國家工商總局在江蘇省淮安市召開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經驗交流會,

總結推廣“淮安經驗”。這是繼3月在福建省寧德市召開商標富農工作座談會後,以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為主題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據工商總局商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地理標誌是與“三農”聯繫最密切的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既能直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農村建設,切實推動精准扶貧,又能促進貧困地區通過生態農業開發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

運用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是商標局當前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是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精准扶貧的部署要求,立足本職促進“三農”工作,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截至2017年7月,我國地理標誌商標註冊數量達3712件。

淮安位於長三角北翼和江蘇北部中心,是一座兼具歷史底蘊與現代氣息的城市。近年來,淮安市在地理標誌工作方面集中發力,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市地理標誌商標總數達116件,居全國設區市前列。借助地理標誌商標效應,當地很多特色農產品“點石成金”,淮安大米、盱眙龍蝦、淮安紅椒地理標誌商標成為推動精准扶貧的“金字招牌”和強力引擎。

該市還總結出政府扶持、工商主導、品牌塑造、產業運作、打假維權的“淮安經驗”。

商標局有關負責人在會上說,商標局將加強地理標誌商標註冊工作,暢通審查“綠色通道”,重點打擊將地理標誌惡意搶注為普通商標的行為。這位負責人指出,

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以此次交流會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工作,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助推“三農”和區域經濟發展;加強地理標誌商標運用管理,指導註冊人完善管理制度,引導涉農企業和農戶在規範生產的同時走“科技興農”道路,增強地理標誌產品的競爭力;建立健全打擊地理標誌商標侵權假冒工作機制,引導註冊人和使用人建立自我防範機制,
推動建立多元共治的地理標誌保護工作格局;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地理標誌智慧財產權、運用地理標誌商標促進“三農”發展的良好氛圍。

江蘇省淮安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代表在會上介紹了運用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工作情況。福建平和琯溪蜜柚發展中心負責人作為地理標誌商標註冊人代表發言。來自國務院扶貧辦,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分管商標工作的副局長(主任)和內設商標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

交流會前,與會人員還現場觀摩了盱眙明祖陵龍蝦養殖基地、盱眙龍蝦創業學院等單位。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淮安經驗”值得借鑒,聽完相關代表介紹的經驗很受啟發,開拓了工作思路。大家還表示要把此次會議的成果體現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做好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工作。

文章圖片來自中國網

福建平和琯溪蜜柚發展中心負責人作為地理標誌商標註冊人代表發言。來自國務院扶貧辦,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分管商標工作的副局長(主任)和內設商標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

交流會前,與會人員還現場觀摩了盱眙明祖陵龍蝦養殖基地、盱眙龍蝦創業學院等單位。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淮安經驗”值得借鑒,聽完相關代表介紹的經驗很受啟發,開拓了工作思路。大家還表示要把此次會議的成果體現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做好地理標誌商標精准扶貧工作。

文章圖片來自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