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探尋深圳警隊20最丨接觸和處置爆炸物品種類最多的民警

處置爆炸物品,是一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高危職業。

在深圳警隊裡有一群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民警,終日與危爆物品安全管理打交道,宋光明就是其中一員。

自2002年加入深圳警隊以來,

宋光明與戰友們捍衛著全市爆炸物品的安全。

他是是深圳警隊接觸、處置爆炸物品種類最多的民警。

宋光明

(深圳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隊

治安管理處危爆物品管理科三級警長)

高級工程師、中南大學安全技術及工程專業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外聘安全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

曾榮獲“廣東省優秀人民警察”稱號、深圳警務孺子牛銀質功勳獎章。

博士後改行當危爆品監管員警

面色清秀、語速和緩的宋光明,乍看上去並不像一名員警,更像一名大學老師或科研機構學者。

2002年9月,身為國防科技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究員的宋光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從朋友口中獲悉深圳警隊正在招考危爆物品安全管理民警。

從小就有一個員警夢的宋光明,毅然放棄了前途無量的博士後流動站工作機會,決定當一名危爆物品安全監管員警。

2003年,剛剛加入深圳警隊的宋光明正趕上深圳城市發展的快速增長期,城市軌道建設、開山填海、地基、路政、河道水務等都會用到各種各樣的爆破方式,爆炸物用量大、爆破作業類型多變不斷考驗著他和同事們。

“那時候施工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監理單位制度,

基本上每天都會跑三四個工地,去充當施工安全監管角色,爆破一般都是在中午、下午的下班時間,忙起來飯都顧不上吃。”宋光明介紹說。

以往很多同學和朋友不理解,還當面問他:“好不容易讀到博士,在高校做研究工作既體面又風光,當員警能用到多少,二十幾年的書不白讀了?如果進入好的企業搞工程爆破每年輕輕鬆松收入幾十萬元,而當員警收入不高,

還要經常加班加點,這筆賬是不是算錯了?”

但宋光明他覺得,人不能光圖名利,總該為社會做點什麼,回頭看看當員警的這15年,他覺得很充實,很有意義。

每次都衝鋒在危險現場第一線

危爆物品管理是一個高危行業,特別是在此類案件事故的處置過程中,由於不確定因素多、環境複雜,稍有不慎便有生命危險。

案例

某年的一天中午,深圳市寶安區一工業區附近,幾名工人進行綠道建設施工時,

挖出一枚疑似炮彈物品。

接到報警後,率先趕來的派出所民警立即對現場進行警戒隔離,施工工人和圍觀群眾紛紛被疏散到安全地帶,而宋光明和同事則要冒著危險進入到核心區域進行處置。

經宋光明分析,廢舊炮彈為六零迫擊炮彈,彈身完全銹蝕,無法確定其爆炸性。為安全起見,宋光明和同事將迫擊炮彈用危爆品運輸車輛轉運至爆炸品倉庫存放,隨後依程式對爆炸物品進行統一銷毀。

宋光明對廢舊炮彈進行現場處置。 受訪者供圖

在每年警方接到的涉爆炸物品警情中,往往包括戰爭遺留和軍事爆炸物、刑事案件和恐怖案件爆炸物、非法生產和銷售的煙花爆竹、工程建設中爆破作業的爆炸物、海上救生爆炸器材5大類32種爆炸品。

“每一次處警都是一次面對未知風險和危險的挑戰,也是一次次超越恐懼和死亡的考驗。”宋光明說,處置爆炸物品工作的危險性,常人難以體會,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這份工作的甜苦。

宋光明在工作現場。受訪者供圖

制定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標準

一直以來,危爆物品安全管理都是業界的難題。對此,宋光明潛心鑽研爆炸品安全監管的新思路、新方法。

宋光明入警初期,深圳市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制度和規範建設剛起步,他親身經歷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秩序“從亂到治”、規章制度“從零散到完善”的過程。

工作成效

設計建設系統

2016年初,他在全國率先牽頭設計建設了一套《爆炸物品精准管控平臺》系統。

對深圳市17家爆破作業單位、600多名爆破工程技術人員、2600多名爆破作業人員,以及炸藥、雷管等列管物品進行資訊化、規範化管理。

發表學術論文

2015年、2017年,宋光明撰寫的《基於事件驅動的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模式探討》《基於事件樹分析法的爆破作業安全管理規範體系》論文分別在《工程爆破》學術刊物2015年第1期、2017年第1期上發表。

近年來,他先後發表爆破相關學術專著1本、學術論文26篇,參與編寫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培訓教材3本。

組織制定標準

他結合爆炸物品管理的規章和基層執法的現狀,組織制定、開展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標準化八項標準:

《爆破作業專案定級導則》

《爆破行業工程項目安全評估評審及評定導則》

《爆破工程項目安全監理導則》

《爆破作業現場配備配置標準》

《爆破行業CI設計標準》

《爆破作業流程標準》

《爆破安全檢查標準》

《爆破作業警務檢查標準》

這八項標準也成為了全國領先的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標準。

2016年,他在全國公安機關爆炸物品安全監管大比武中還獲得最優選手稱號。

記者 錢文攀 通訊員 張奎

編輯 鐘嘉欣

隨後依程式對爆炸物品進行統一銷毀。

宋光明對廢舊炮彈進行現場處置。 受訪者供圖

在每年警方接到的涉爆炸物品警情中,往往包括戰爭遺留和軍事爆炸物、刑事案件和恐怖案件爆炸物、非法生產和銷售的煙花爆竹、工程建設中爆破作業的爆炸物、海上救生爆炸器材5大類32種爆炸品。

“每一次處警都是一次面對未知風險和危險的挑戰,也是一次次超越恐懼和死亡的考驗。”宋光明說,處置爆炸物品工作的危險性,常人難以體會,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這份工作的甜苦。

宋光明在工作現場。受訪者供圖

制定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標準

一直以來,危爆物品安全管理都是業界的難題。對此,宋光明潛心鑽研爆炸品安全監管的新思路、新方法。

宋光明入警初期,深圳市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制度和規範建設剛起步,他親身經歷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秩序“從亂到治”、規章制度“從零散到完善”的過程。

工作成效

設計建設系統

2016年初,他在全國率先牽頭設計建設了一套《爆炸物品精准管控平臺》系統。

對深圳市17家爆破作業單位、600多名爆破工程技術人員、2600多名爆破作業人員,以及炸藥、雷管等列管物品進行資訊化、規範化管理。

發表學術論文

2015年、2017年,宋光明撰寫的《基於事件驅動的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模式探討》《基於事件樹分析法的爆破作業安全管理規範體系》論文分別在《工程爆破》學術刊物2015年第1期、2017年第1期上發表。

近年來,他先後發表爆破相關學術專著1本、學術論文26篇,參與編寫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培訓教材3本。

組織制定標準

他結合爆炸物品管理的規章和基層執法的現狀,組織制定、開展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標準化八項標準:

《爆破作業專案定級導則》

《爆破行業工程項目安全評估評審及評定導則》

《爆破工程項目安全監理導則》

《爆破作業現場配備配置標準》

《爆破行業CI設計標準》

《爆破作業流程標準》

《爆破安全檢查標準》

《爆破作業警務檢查標準》

這八項標準也成為了全國領先的爆破作業安全管理標準。

2016年,他在全國公安機關爆炸物品安全監管大比武中還獲得最優選手稱號。

記者 錢文攀 通訊員 張奎

編輯 鐘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