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鯽魚鰓出血發病率高達八成!小規格病魚爛市魚價暴跌2元/斤!鯽魚產業何去何從?

文 | 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孫旭東

年中,在全國鯽魚養殖最重要的產區之一江蘇鹽城,鰓出血問題再一次令鯽魚行業倍受打擊。《農財寶典》記者瞭解到,目前在大豐、射陽、濱海、阜寧等地部分區域鰓出血發病率居高不下,

其中7月份在大豐地區80%鯽魚塘口出現鰓出血症狀。因為病害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導致今年鹽城鯽魚規格要明顯小於去年,去年8月份市面鯽魚多在7.5-8兩,而今年同期絕大部分出塘鯽魚規格僅在6兩上下,大規格鯽魚稀缺。

發病多、規格小,直接導致今年年中鹽城鯽魚市場濫市。業內人士介紹,相比於去年同期今年鯽魚價格要至少下降1.5-2元/斤,

此般降幅對薄利養殖的鯽魚來說已然不是所謂的小幅降價。另外,除了小規格病魚濫市擊潰魚價之外,今年江蘇南京、揚州等地鯽魚養殖市場的興起,也多少波及到鹽城的鯽魚行情。可以說,關係到鹽城這一蘇北傳統鯽魚養殖重鎮的未來發展,整個鯽魚產業已經到了不救不可的時候。

鰓出血高發,

一年比一年難治

與去年相比,今年鹽城鯽魚鰓出血病情有惡化趨勢。

資料顯示,今年6月份鹽城平均氣溫維持在24-28℃之間,且持續時間長,陰雨天氣較多,這樣的天氣條件極易誘發鰓出血。由於鰓出血發病快,傳染率、死亡率高,致使今年一口塘發病引發周圍十口塘、百口塘發病的現象屢見不鮮。

更令人苦惱的是,因為水溫遲遲上不來,今年鰓出血發病時間有所延長,養殖戶為盡可能減少死魚多選擇控料,可是未預期7、8月份又遭遇持續高溫鯽魚吃不上料,

與前期病害的雙重影響下養殖效果進一步惡化。

養殖行情的持續惡化,意味著鯽魚鰓出血越發難以根治。據瞭解,目前鹽城當地存在不少以治療鯽魚鰓出血為賣點的藥品,但多是在發病前保肝護膽提高鯽魚抗應激能力以防代治,可效果不盡人意。而今年鯽魚鰓出血病情回饋出的情況即是如此,病毒性病害致病源變異快、耐藥性不斷增強,使得鰓出血呈現出諸多新變化,

例如症狀判斷難、併發症變多等,這些都增加了治病難度。

80%塘口發病,

規格、魚價全線受困

如今“鰓出血”令鹽城鯽魚養殖戶談之色變,

受此影響今年鹽城鯽魚養殖行情更是一再走低。據知情人士介紹,從6月份開始鹽城幾大養殖區域鯽魚塘口就陸續出現鰓出血現象到7月末集中爆發,以大豐為例,近80%鯽魚塘口都有鰓出血發生。通威,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孫旭東。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一律視為侵權。

投稿與報料微信: Ivyzeng116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