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經濟新增長極

神灣文藝下鄉活動。

神灣宥南村南鎮隊關帝廟舉行二月二關帝誕廟慶。

吉寶盛世遊艇會。

西江美景。

2016年11月,粵澳遊艇自由行在中山市神灣鎮吉寶盛世灣正式開啟;2016年12月,神灣鳳梨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17年1月,位於神灣鎮竹排工業區的江龍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A 股掛牌上市,成為船舶製造生產行業上市的先行者......“神灣在中山是後發趕超型小鎮,但自去年底以來,新增的幾大利好使神灣的後發優勢更加明顯,

所以我對神灣的未來充滿信心!”3月21 日上午,神灣鎮黨委書記陳福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佈局下,屬於南部組團的神灣鎮將發揮對接澳門和珠海的獨特區位優勢,推進旅遊、遊艇和物流產業服務“三大集群”高標準定位快速發展,將神灣建成珠西岸現代服務業創新示範鎮。

陳福興表示,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

“這有利於神灣的對外開放,包括把遊艇自由行擴大到粵港澳大灣區,接下來我們要堅守找准的發展定位,積極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熱潮中。神灣環境優美、社會和諧,完全可以成為珠海、澳門甚至是大灣區的後花園,神灣可以作為中山旅遊經濟的新增長極。”

找准了發展定位和目標,如何建設則成了重中之重。陳福興認為,神灣要制定一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準管理”的整體發展規劃,

對神灣的發展定位、城市空間佈局、產業定位佈局、相關公共服務設施以及路網互通等都應該有整體的長遠規劃。為此,陳福興認為要有三個保障:環境保障;財政保障;人才保障。

積極建成與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路網

“要把神灣放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理念中來考量,我覺得首先要實現交通的互聯互通。”陳福興接著說,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粵港澳合作將邁向深入,改革紅利空前釋放,創新驅動發展機制加快形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反觀自身,神灣的發展路徑與中山城市發展“四個定位”不謀而合,這也為打造珠西岸現代服務業創新示範鎮提供了重要支撐。此外,古神公路二期、彩虹路、神灣大橋擴建等一大批新建工程的規劃建設,為神灣鎮融入全市布建的“四縱四橫”高速路網和“三環十射”快速路網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且,一批傳統船艇產業實現升級提速,跨境電商及服務業新業態異軍突起,為神灣鎮未來創新發展贏得了更大空間。

為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路網的互聯互通,神灣將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以優化城鎮功能佈局,主動對接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建設形成的交通大格局,力爭開通西部沿海高速坦神交界處出入口,配合中山西部外環高速規劃建設,不斷強化交通區位優勢。此外,還將計畫投入約4億元主攻彩虹路改建、古神公路二期、神灣大橋擴建、進場路及外沙二路工程建設,試點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爭取2020年完成進港路及南港中路擴建工程,不斷提升交通承載能力。

據介紹,神灣城鎮基礎設施改造取得顯著成績。新一輪《神灣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及《神灣鎮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實現“三規合一”整合;神灣鎮級儲備用地約700畝,完成“三舊”改造歷史用地辦證661.7畝,處置閒置土地1200畝;“十二五”時期投入近1.4億元完善交通設施,是“十一五”時期的3.54倍,八年“斷頭路”金鳳路實現全面通車,全鎮公路通車里程達52.8公里;建成村級公路近15公里、硬底化農路38.75公里、“最後一公里”暢通工程14.4公里;完成危橋改造43座;K10路公交快線延伸至神灣新市場,實現公交直達市區;省道S365麻陽線神灣舊墟段擴建工程基本完成,古神公路二期神灣段、外沙二路、進場路、彩虹路擴建的相關征地拆遷工作均有序開展。

將神灣打造成中山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神灣在中山南部,靠近珠海,鄰近澳門,我們發現如果單靠市里的輻射很難 “吃飽”,更應主動接受珠海、澳門的經濟外溢和輻射。”陳福興提出了非常大膽的發展新思路。

立足港口建設,開創港澳合作新局面。神灣將加快神灣港區對港澳臺和外籍船舶的開放力度,開闢拓展世界航運業務。結合益高水果進出口集散中心、洋品匯智慧電商產業園等專案的發展適度調整港區功能,推動神灣港成為日用品和食品、生鮮水果等中高端商品綜合進出口基地。此外,依託“粵澳遊艇自由行”政策優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創新、產業等領域與港澳加強合作交流。神灣還將積極尋求與“珠三角+港澳”大旅遊市場資源的對接,加強兩地高端服務業、會展業的密切合作,並謀劃向香港延伸,力爭將神灣打造成為我市加強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視窗。

立足精准招商,圍繞“一區多園”做文章。神灣將圍繞產業發展規劃精准招商,突出引進先進裝備製造、生態休閒旅遊、新興商貿、現代物流等產業。“十三五”期間,著力引進和落實至少10個以上產業關聯度高、投資強度大、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引資總額不低於100億元;抓住中山市工業園區整合提升的機遇,按照“一區多園”合作共建的共識,瞄準以先進裝備製造業為先導的產業定位,分步實施完成合作開發磨刀島南部以遊艇製造為主導的臨港裝備產業園。

立足對外開放,培育服務行業新業態。神灣將靈活運用“電商換市”、“互聯網+”等要素,構建電商企業孵化平臺,吸引更多龍頭企業、重點科研機構和可產業化的科技成果進駐。通過深化對外貿易合作,不斷完善威高物流中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逐步拓寬國際商品進出口範圍,培育更多可輻射周邊地區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力爭到“十三五”末,將威高物流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成全市標杆。

借力創新驅動打造更具優勢產業體系

“2015 年神灣只有4家高新技術企業,2016 年我們新增了10家,同比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今年有望再添3家。”陳福興介紹說,神灣鎮要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抓手,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全方位創新,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以旅遊、遊艇和物流產業服務“三大集群”為主要引領與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到 2020年,基本建成珠西岸創業創新新高地,基本建立珠西岸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新體系。除此之外,神灣還將積極推進中國(中山)神舟航太樂園、吉寶盛世灣、寶藝·心源之旅、洋品匯智慧電商產業園4 大重點項目建設。 力爭2020年實現航太樂園首期開園,吉寶盛世遊艇會、寶藝·心源之旅和洋品匯智慧電商產業園全面運營。”力爭到2020年,全鎮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0家以上。

除此之外,神灣鎮還將重點打造“三大集群”,全力推動現代服務產業向專業化發展,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在原有基礎上,神灣將繼續深化已有的高中低“三端旅遊”佈局,依託中國(中山)神舟航太樂園項目,創新發展航太科普與生態觀光相結合的現代科技旅遊,打造“旅遊產業服務集群”,率先在全市形成旅遊產業服務高地。此外,不斷促進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引導吉寶盛世遊艇會探索創新涵蓋工業設計、行業交流、商務消費、駕駛培訓和會展節慶的 “5A 服務”模式,拓展遊艇商務租賃服務,培育遊艇產業及服務全鏈條,實現遊艇產業服務集群與旅遊產業服務集群的有機整合。

加強環境修復治理建設“和美神灣”

加強環境修復治理,落實源頭監管機制。神灣將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損害問責制度體系,嚴格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格局,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深入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計畫,綜合整治流域水生態環境,打造特色原生態水系景觀。加大對農村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農業面源污染減排和治理機制,大力整治竹木市場等水浸黑點,逐步實行生活污水“分散式”收集處理。在岸線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持續發力,並由專項整治逐步轉向常態監管。建設和修復城市生態廊道,改善濱江區域面貌。

加快宜居環境建設,實現綠色環城格局。神灣加強公園、道路林蔭綠化建設,大力推進丫髻山森林公園建設,實現森林進城圍城。預計“十三五”期末將完成林分改造800畝,人均綠地面積達13.5平方米,神灣還將啟動竹排濕地公園建設,加強鎮內綠道建設,打造立體化綠色生態走廊。繼續鞏固“創衛”成效,抓好“除四害”和衛生黑點整治工作,努力保持“登革熱”與“禽流感”零發病。深入推進城市綠化、淨化、美化、亮化等形象提升工程,鼓勵個人和家庭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理念,建設整潔優美的神灣人居環境。

神灣今年“3·28”招商任務超額完成

8個項目涵蓋旅遊、遊艇和物流“三大集群”

2017年,神灣鎮充分依託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的組團發展和特色小鎮發展契機,牢牢抓住加快旅遊、遊艇和物流產業服務“三大集群”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主動突破思維定勢、因地制宜,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神灣鎮通過“產業招商、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等招商辦法,拓寬招商引資管道,洽談引進了一批符合“三大集群”產業的優質項目。據介紹,今年“3·28”神灣成功新引入項目8個,投資總額達16.21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專案1個為中國(中山)神舟航太樂園(一期)投入5000萬美元啟動;內資專案7個,投資總額12.81億元人民幣,分別為投資2億元的“洋品匯”全球購智慧電商產業園、計畫投資4.2億元的外沙工業商品廠房項目;計畫投資1.5億元的新式智慧廚電生產項目;計畫投資1.01億元的美都美妝科技和計畫投資6000萬元的尚洋時尚彩妝科技專案;計畫投資2.5億元的瑞保來環保科技處理專案;計畫投資1億元的長昊磨具生產項目。這些招商成果主要得益於神灣鎮採取的幾項舉措。一是抓平臺。南部組團作為香港、澳門休閒度假養生的“後花園”,尤其要依託粵澳遊艇自由行的獨特優勢,將神灣乃至南部組團打造成為中山對澳門、香港,乃至國外遊艇往來的重要平臺,成為中山對港澳在政府交往、商務交流、旅遊合作、人才引進等各業界、全方位互動的“海上連接視窗”平臺。二是抓政策。圍繞“三大集群”發展,神灣鎮計畫今年在原設立的產業轉型升級系列政策的基礎上,重新研究制訂新的扶持重點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鼓勵性政策,將安排200萬元作為專項資金,引導全鎮產業集聚升級發展。三是抓資源。神灣依託市政府針對專案落地出臺的各項強力措施的良機,以完善建立全鎮可供招商土地資源和廠房資料庫為抓手,全面梳理全鎮土地資源,按照地塊類型、性質分類、先易後難,並做好土地儲備和梯隊計畫。四是抓隊伍。神灣把招商引資工作戰線前移,除強化政府招商團隊專業度外,還計畫把村、居一級負責物業租售的人員,以及鎮內擁有閒置土地10畝以上、空置廠房1000方以上的負責人,納入到隊伍中來,構建起立體式招商架構,通過運作在談重點專案儲備庫,全面收納意向投資專案儲備情況。五是抓共建。神灣承接“一區多園”政策優勢,與火炬開發區合作共建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神灣分園,首要推動工業開發模式升級,以謀劃外沙片區100畝工業商品廠房用地為突破口,開發工業房地產專案,引領傳統工業園區向產業地產運營模式升級,鼓勵廢舊廠房“騰籠換鳥”。六是抓督導。 神灣通過繼續深入踐行專案服務“雙機制”,即黨政班子成員聯繫骨幹企業工作機制和重大招商引資專案協調推進工作機制,要求黨政班子成員及其分管部門定期“上企業、下工地”,對專案進展、存在困難及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為重點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

而且,一批傳統船艇產業實現升級提速,跨境電商及服務業新業態異軍突起,為神灣鎮未來創新發展贏得了更大空間。

為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路網的互聯互通,神灣將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以優化城鎮功能佈局,主動對接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建設形成的交通大格局,力爭開通西部沿海高速坦神交界處出入口,配合中山西部外環高速規劃建設,不斷強化交通區位優勢。此外,還將計畫投入約4億元主攻彩虹路改建、古神公路二期、神灣大橋擴建、進場路及外沙二路工程建設,試點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爭取2020年完成進港路及南港中路擴建工程,不斷提升交通承載能力。

據介紹,神灣城鎮基礎設施改造取得顯著成績。新一輪《神灣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及《神灣鎮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實現“三規合一”整合;神灣鎮級儲備用地約700畝,完成“三舊”改造歷史用地辦證661.7畝,處置閒置土地1200畝;“十二五”時期投入近1.4億元完善交通設施,是“十一五”時期的3.54倍,八年“斷頭路”金鳳路實現全面通車,全鎮公路通車里程達52.8公里;建成村級公路近15公里、硬底化農路38.75公里、“最後一公里”暢通工程14.4公里;完成危橋改造43座;K10路公交快線延伸至神灣新市場,實現公交直達市區;省道S365麻陽線神灣舊墟段擴建工程基本完成,古神公路二期神灣段、外沙二路、進場路、彩虹路擴建的相關征地拆遷工作均有序開展。

將神灣打造成中山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神灣在中山南部,靠近珠海,鄰近澳門,我們發現如果單靠市里的輻射很難 “吃飽”,更應主動接受珠海、澳門的經濟外溢和輻射。”陳福興提出了非常大膽的發展新思路。

立足港口建設,開創港澳合作新局面。神灣將加快神灣港區對港澳臺和外籍船舶的開放力度,開闢拓展世界航運業務。結合益高水果進出口集散中心、洋品匯智慧電商產業園等專案的發展適度調整港區功能,推動神灣港成為日用品和食品、生鮮水果等中高端商品綜合進出口基地。此外,依託“粵澳遊艇自由行”政策優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創新、產業等領域與港澳加強合作交流。神灣還將積極尋求與“珠三角+港澳”大旅遊市場資源的對接,加強兩地高端服務業、會展業的密切合作,並謀劃向香港延伸,力爭將神灣打造成為我市加強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視窗。

立足精准招商,圍繞“一區多園”做文章。神灣將圍繞產業發展規劃精准招商,突出引進先進裝備製造、生態休閒旅遊、新興商貿、現代物流等產業。“十三五”期間,著力引進和落實至少10個以上產業關聯度高、投資強度大、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引資總額不低於100億元;抓住中山市工業園區整合提升的機遇,按照“一區多園”合作共建的共識,瞄準以先進裝備製造業為先導的產業定位,分步實施完成合作開發磨刀島南部以遊艇製造為主導的臨港裝備產業園。

立足對外開放,培育服務行業新業態。神灣將靈活運用“電商換市”、“互聯網+”等要素,構建電商企業孵化平臺,吸引更多龍頭企業、重點科研機構和可產業化的科技成果進駐。通過深化對外貿易合作,不斷完善威高物流中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逐步拓寬國際商品進出口範圍,培育更多可輻射周邊地區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力爭到“十三五”末,將威高物流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成全市標杆。

借力創新驅動打造更具優勢產業體系

“2015 年神灣只有4家高新技術企業,2016 年我們新增了10家,同比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今年有望再添3家。”陳福興介紹說,神灣鎮要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抓手,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全方位創新,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以旅遊、遊艇和物流產業服務“三大集群”為主要引領與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到 2020年,基本建成珠西岸創業創新新高地,基本建立珠西岸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新體系。除此之外,神灣還將積極推進中國(中山)神舟航太樂園、吉寶盛世灣、寶藝·心源之旅、洋品匯智慧電商產業園4 大重點項目建設。 力爭2020年實現航太樂園首期開園,吉寶盛世遊艇會、寶藝·心源之旅和洋品匯智慧電商產業園全面運營。”力爭到2020年,全鎮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0家以上。

除此之外,神灣鎮還將重點打造“三大集群”,全力推動現代服務產業向專業化發展,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在原有基礎上,神灣將繼續深化已有的高中低“三端旅遊”佈局,依託中國(中山)神舟航太樂園項目,創新發展航太科普與生態觀光相結合的現代科技旅遊,打造“旅遊產業服務集群”,率先在全市形成旅遊產業服務高地。此外,不斷促進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引導吉寶盛世遊艇會探索創新涵蓋工業設計、行業交流、商務消費、駕駛培訓和會展節慶的 “5A 服務”模式,拓展遊艇商務租賃服務,培育遊艇產業及服務全鏈條,實現遊艇產業服務集群與旅遊產業服務集群的有機整合。

加強環境修復治理建設“和美神灣”

加強環境修復治理,落實源頭監管機制。神灣將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損害問責制度體系,嚴格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格局,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深入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計畫,綜合整治流域水生態環境,打造特色原生態水系景觀。加大對農村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農業面源污染減排和治理機制,大力整治竹木市場等水浸黑點,逐步實行生活污水“分散式”收集處理。在岸線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持續發力,並由專項整治逐步轉向常態監管。建設和修復城市生態廊道,改善濱江區域面貌。

加快宜居環境建設,實現綠色環城格局。神灣加強公園、道路林蔭綠化建設,大力推進丫髻山森林公園建設,實現森林進城圍城。預計“十三五”期末將完成林分改造800畝,人均綠地面積達13.5平方米,神灣還將啟動竹排濕地公園建設,加強鎮內綠道建設,打造立體化綠色生態走廊。繼續鞏固“創衛”成效,抓好“除四害”和衛生黑點整治工作,努力保持“登革熱”與“禽流感”零發病。深入推進城市綠化、淨化、美化、亮化等形象提升工程,鼓勵個人和家庭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理念,建設整潔優美的神灣人居環境。

神灣今年“3·28”招商任務超額完成

8個項目涵蓋旅遊、遊艇和物流“三大集群”

2017年,神灣鎮充分依託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的組團發展和特色小鎮發展契機,牢牢抓住加快旅遊、遊艇和物流產業服務“三大集群”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主動突破思維定勢、因地制宜,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神灣鎮通過“產業招商、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等招商辦法,拓寬招商引資管道,洽談引進了一批符合“三大集群”產業的優質項目。據介紹,今年“3·28”神灣成功新引入項目8個,投資總額達16.21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專案1個為中國(中山)神舟航太樂園(一期)投入5000萬美元啟動;內資專案7個,投資總額12.81億元人民幣,分別為投資2億元的“洋品匯”全球購智慧電商產業園、計畫投資4.2億元的外沙工業商品廠房項目;計畫投資1.5億元的新式智慧廚電生產項目;計畫投資1.01億元的美都美妝科技和計畫投資6000萬元的尚洋時尚彩妝科技專案;計畫投資2.5億元的瑞保來環保科技處理專案;計畫投資1億元的長昊磨具生產項目。這些招商成果主要得益於神灣鎮採取的幾項舉措。一是抓平臺。南部組團作為香港、澳門休閒度假養生的“後花園”,尤其要依託粵澳遊艇自由行的獨特優勢,將神灣乃至南部組團打造成為中山對澳門、香港,乃至國外遊艇往來的重要平臺,成為中山對港澳在政府交往、商務交流、旅遊合作、人才引進等各業界、全方位互動的“海上連接視窗”平臺。二是抓政策。圍繞“三大集群”發展,神灣鎮計畫今年在原設立的產業轉型升級系列政策的基礎上,重新研究制訂新的扶持重點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鼓勵性政策,將安排200萬元作為專項資金,引導全鎮產業集聚升級發展。三是抓資源。神灣依託市政府針對專案落地出臺的各項強力措施的良機,以完善建立全鎮可供招商土地資源和廠房資料庫為抓手,全面梳理全鎮土地資源,按照地塊類型、性質分類、先易後難,並做好土地儲備和梯隊計畫。四是抓隊伍。神灣把招商引資工作戰線前移,除強化政府招商團隊專業度外,還計畫把村、居一級負責物業租售的人員,以及鎮內擁有閒置土地10畝以上、空置廠房1000方以上的負責人,納入到隊伍中來,構建起立體式招商架構,通過運作在談重點專案儲備庫,全面收納意向投資專案儲備情況。五是抓共建。神灣承接“一區多園”政策優勢,與火炬開發區合作共建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神灣分園,首要推動工業開發模式升級,以謀劃外沙片區100畝工業商品廠房用地為突破口,開發工業房地產專案,引領傳統工業園區向產業地產運營模式升級,鼓勵廢舊廠房“騰籠換鳥”。六是抓督導。 神灣通過繼續深入踐行專案服務“雙機制”,即黨政班子成員聯繫骨幹企業工作機制和重大招商引資專案協調推進工作機制,要求黨政班子成員及其分管部門定期“上企業、下工地”,對專案進展、存在困難及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為重點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