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前面出現個包著綠鐵皮的龐然大物!2800萬元別墅現只能空著

記者 金潔潔 文/攝

3月26日,馮女士打進12345熱線:西湖區文三西路金桂花園1-×號別墅戶主,未經審批,擅自加高並擴建,影響社區整體環境,並遮擋了我們家的陽光,希望能夠依法拆除。

現在我沒辦法建也沒辦法裝修 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來到旁邊那幢圍著綠鐵皮的別墅前,鐵皮大門緊閉著,敲敲裝了插銷的鐵皮門,一個男人出來了。

“主人在嗎?”我問。

這時候,一個拎著名牌包、戴著眼鏡的女士過來了,她是戶主陳女士。

我們說明來意。陳女士剛要開口,“嘩啦”一聲,建築垃圾從二樓倒到一樓,她解釋,沒有再建,因為整個建築體漏水,他們只是過來清理一下垃圾。

陳女士說,

兩個小孩都在杭州工作,原先100多平米兩房就顯得局促了,甚至要搭上下鋪,於是他們2013年花了2000多萬元,買下了這幢別墅。

“一開始想裝修下,但房子20年了,品質有問題,屋頂漏水,修了幾次都沒修好,都想去報危房了,就是程式走走很麻煩……憑良心講,這裡沒有一戶不違章的!”說到最後,陳女士擠出這句話。

"房子原來面積多少?"我問。

“這有什麼意思?鄰居之間這樣犯不著。”她答。

“有沒有挖地下室?”

“沒有,就是稍微弄了點架空層。”

“那我能不能進去看看?”我提出要求。

“沒有的。你現在也看不了!”她婉拒了我。

陳女士說,社區前後左右的鄰居,之前她都去上門商量過,講起來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說完,陳女士淚水在眼裡打轉:“現在我沒辦法建,也沒辦法裝修,不知道該怎麼辦!”說完這句,她帶我們去後面這幢茅奶奶的別墅“挖老底”,意思是,她家院子裡的亭子也是違章建築,

但看見王女士在,她又回避了。

物業負責人說:

這麼大規模的違章改建很少見

桂花園物業相關負責人說,可能別墅老房子的戶型結構不理想,包陽臺、車庫改建,每戶人家多少有一點改動,但是這麼大規模的違章改建很少見。

這幢違建房子的原型,跟它前面的別墅差不多,中間朝南房間是凹進去的,三大間,現在被改成四大間。

從2014年起,文新街道拆違辦就開始關注此事,這幢別墅也一直是拆違辦的工作重點。

拆違辦相關負責人說,違建別墅從2014年至今一直保持原狀,他們每天都有人盯著。

當時城管文新中隊判定它為違章建築,下達整改通知書後,戶主沒整改,文新街道拆違辦負責執行,敲敲打打從頂部破除過三四十個平米。因為他們發現,整個別墅超高1米,超面積,從原來的248平米,變成了300多平米,但違建部分跟房子主體結構連在一起,相當於違章建築把老房子包建了起來,要拆除的話,恐怕整個房子都會倒塌,畢竟老房子還是有三證的合法部分。

“我們建議戶主按照原高度、原面積、原結構進行翻建。”拆違辦負責人說。

桂花園社區秦主任說,昨天中午,有居民又聽到敲敲打打,打電話投訴了,拆違辦來了兩個人,把搭出來的拆掉了,也讓他們停工了。

家前面赫然出現一個龐然大物

人都傻掉了

馮女士,杭州人,現在在江蘇工作,昨天下午,她介紹起事情的來龍去脈——

搞違章的別墅,就在她媽媽家的前面,確切地說,3年前就開始擴建了。她偶爾回家一趟,看見家前面赫然出現一個“龐然大物”,人都傻掉了。修建的牆體包裹著原建築物,使得別墅的上下左右前後都“體形變胖”了。

媽媽當時說,對面這戶女主人還來打過招呼的,說要裝修,媽媽還答了句:那好啊,以後我們成鄰居了——哪裡想到會是這個樣子?怎麼搞了個“龐然大物”出來了!

當年5月,城管部門認定它為違章建築並予以拆除,拆違工人敲敲打打拆除了一部分。但後來又開工了。

“我媽媽82歲,患有骨質疏鬆,住在一年四季沒有太陽的別墅裡受不了。去年,我把她接到上海住,我女兒在上海讀書。

“前天,我打電話問物業,他們有沒有在施工?物業說,哎呀,有幾個人進去了。我馬上打了12345熱線。”

2800萬的別墅

居然空置著

昨天,我來到位於文三西路333號的桂花園別墅區。這裡有金桂花園、雲桂花園等片區,別墅200套左右,建於1995年,單棟面積200多平米,建築格局為兩層樓房,四周帶100平米左右的院子,應該算是杭州市區最早的一批高檔別墅。

我隨便在社區裡一逛,看到有五棟別墅正在裝修,四周均用兩層多高的鐵皮圍著,裡面在幹嗎,怎麼都看不到。

馮女士媽媽家的別墅很好找,大面積的落地窗,粉紅色的外牆,院子裡有一個亭子。由於馮女士人在外地,她的表妹王女士早早地在家門口等待著我們。

昨天,陽光很好,春風輕拂,馮女士媽媽家門口有兩棵20年的櫻花樹,微風吹來,落英繽紛,落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上,落在長滿綠草的泥地裡——在市中心有這樣一套別墅,大概是很多城裡人的夢想。

“叮鈴啪啦”,從距離5米多的對面別墅裡傳來一陣響聲,一下子把人拉回現實。對面足足有三層高的綠鐵皮,看著讓人心情特別壓抑。

王女士指著姨媽家房子周圍的一條條裂縫,以及從天而降的瓦片,說:“你看,多少危險啊,旁邊這麼造,我們地基感覺都不穩了,實在是不敢讓老太太在家裡住了。”

打開房門,裡面一股黴味撲來,木質地板有幾塊微微隆起,歐式裝修,一個衛生間比普通小三房還大,整套房子只有二樓陽臺有陽光,其他地方,根本見不到太陽。

據說這套別墅目前市值2600萬-2800萬元,但是很可惜,居然空置著。

房子的主人茅奶奶,曾是一位工程設計師,當年,他們花了100多萬元,買下這套別墅,2013年下半年,愛人去世。老太太目前和保姆一起在上海生活,但那邊無親無故,只有一個外孫女陪著,外孫女在上海讀書。

“你看這裡多好啊,交通便利,親朋好友都在附近,老太太其實很喜歡熱鬧,以前經常有同學、姐妹過來聚聚的。”王女士說,老太太是有家不能回,迫不得已去了上海,日子過得有些孤單,整個人看起來也衰老了很多。

編輯:xx

拆違辦相關負責人說,違建別墅從2014年至今一直保持原狀,他們每天都有人盯著。

當時城管文新中隊判定它為違章建築,下達整改通知書後,戶主沒整改,文新街道拆違辦負責執行,敲敲打打從頂部破除過三四十個平米。因為他們發現,整個別墅超高1米,超面積,從原來的248平米,變成了300多平米,但違建部分跟房子主體結構連在一起,相當於違章建築把老房子包建了起來,要拆除的話,恐怕整個房子都會倒塌,畢竟老房子還是有三證的合法部分。

“我們建議戶主按照原高度、原面積、原結構進行翻建。”拆違辦負責人說。

桂花園社區秦主任說,昨天中午,有居民又聽到敲敲打打,打電話投訴了,拆違辦來了兩個人,把搭出來的拆掉了,也讓他們停工了。

家前面赫然出現一個龐然大物

人都傻掉了

馮女士,杭州人,現在在江蘇工作,昨天下午,她介紹起事情的來龍去脈——

搞違章的別墅,就在她媽媽家的前面,確切地說,3年前就開始擴建了。她偶爾回家一趟,看見家前面赫然出現一個“龐然大物”,人都傻掉了。修建的牆體包裹著原建築物,使得別墅的上下左右前後都“體形變胖”了。

媽媽當時說,對面這戶女主人還來打過招呼的,說要裝修,媽媽還答了句:那好啊,以後我們成鄰居了——哪裡想到會是這個樣子?怎麼搞了個“龐然大物”出來了!

當年5月,城管部門認定它為違章建築並予以拆除,拆違工人敲敲打打拆除了一部分。但後來又開工了。

“我媽媽82歲,患有骨質疏鬆,住在一年四季沒有太陽的別墅裡受不了。去年,我把她接到上海住,我女兒在上海讀書。

“前天,我打電話問物業,他們有沒有在施工?物業說,哎呀,有幾個人進去了。我馬上打了12345熱線。”

2800萬的別墅

居然空置著

昨天,我來到位於文三西路333號的桂花園別墅區。這裡有金桂花園、雲桂花園等片區,別墅200套左右,建於1995年,單棟面積200多平米,建築格局為兩層樓房,四周帶100平米左右的院子,應該算是杭州市區最早的一批高檔別墅。

我隨便在社區裡一逛,看到有五棟別墅正在裝修,四周均用兩層多高的鐵皮圍著,裡面在幹嗎,怎麼都看不到。

馮女士媽媽家的別墅很好找,大面積的落地窗,粉紅色的外牆,院子裡有一個亭子。由於馮女士人在外地,她的表妹王女士早早地在家門口等待著我們。

昨天,陽光很好,春風輕拂,馮女士媽媽家門口有兩棵20年的櫻花樹,微風吹來,落英繽紛,落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上,落在長滿綠草的泥地裡——在市中心有這樣一套別墅,大概是很多城裡人的夢想。

“叮鈴啪啦”,從距離5米多的對面別墅裡傳來一陣響聲,一下子把人拉回現實。對面足足有三層高的綠鐵皮,看著讓人心情特別壓抑。

王女士指著姨媽家房子周圍的一條條裂縫,以及從天而降的瓦片,說:“你看,多少危險啊,旁邊這麼造,我們地基感覺都不穩了,實在是不敢讓老太太在家裡住了。”

打開房門,裡面一股黴味撲來,木質地板有幾塊微微隆起,歐式裝修,一個衛生間比普通小三房還大,整套房子只有二樓陽臺有陽光,其他地方,根本見不到太陽。

據說這套別墅目前市值2600萬-2800萬元,但是很可惜,居然空置著。

房子的主人茅奶奶,曾是一位工程設計師,當年,他們花了100多萬元,買下這套別墅,2013年下半年,愛人去世。老太太目前和保姆一起在上海生活,但那邊無親無故,只有一個外孫女陪著,外孫女在上海讀書。

“你看這裡多好啊,交通便利,親朋好友都在附近,老太太其實很喜歡熱鬧,以前經常有同學、姐妹過來聚聚的。”王女士說,老太太是有家不能回,迫不得已去了上海,日子過得有些孤單,整個人看起來也衰老了很多。

編輯: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