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合資企業平均壽命2.6年,為何太太樂和雀巢18年不散?

作者:王穎麗

為顧客提供鮮香美味的食物,是餐飲經營者的職責。一般來說,社區小店服務幾百位元老客人,街邊大店服務上千上萬人級別的區域顧客和流動顧客,連鎖餐飲企業服務大中城市千萬級別人數的更廣大客群。

而同樣是讓人們吃得好、吃得香,調味品製造商的目標,則是讓上億中國人餐桌上的食物更美味。

在調味品中,醬醋類、辛香料類、醬汁類都有兩三個強勢品牌,以及數十個地方區域性品牌,只有“雞精”這個大類,大多數消費者幾乎只認“太太樂”。

也正是因為太太樂首創了雞精這種調味料,吸引了瑞士食品巨頭雀巢的注意。1994年雀巢收購了太太樂80%的股份,

10多年下來,太太樂沒有像其它被外資收購的國產品牌那樣走入頹勢,而是真的做到了“讓13億普通家庭也可以更方便地體驗鮮味”的目標,並且雀巢15年間在太太樂的投資回報達到了驚人的23倍。

太太樂的創立者,同時也一直是企業管理者的“雞精之父”榮耀中,如何看待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目標與策略,或許就是太太樂得以擺脫股權爭執的不利因素,

最終實現企業願景的原因。

創業期:這裡只有雞,那麼就用雞來創業

如今的主婦和廚師們都知道,雞精是味精的替代品,用來給菜肴增鮮。但一開始,雞精是並不存在的,和味精一樣,都是經過人工提煉才得到的。

榮耀中就是雞精的發明者,同時也把這個發明物變成產品的人。

1984年,年輕時的榮耀中被借調到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並帶領一支扶貧小組來到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南樂縣,開啟了這段“雞”緣巧合。

因為這個貧困縣裡,交通閉塞、生活貧窮,別的農產品都沒有,但是盛產土雞,價格非常便宜,只要幾毛錢一隻。當時的老書記對他們說,你們能不能把雞幫我賣出去?

榮耀中想了又想,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變成一個雞販子把雞賣出去不太現實,

但把雞做成含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的產品,卻是可能的。

榮耀中一行人回去開始投入到以雞肉為原料的鮮味料的開發,通過對土雞的深加工來發展當地經濟。

到了1984年下半年,榮耀中終於使用鮮雞作為原料,拿出了一個雞精的初級產品,到廣西去實驗鑒定,初步生產出了優於傳統味精的新型複合鮮味料“雞精”的雛形。

而太太樂的成立,則是改革開放的產物。

後來,榮耀中就決定下海創業。

經過3年多的研發工作克服了原輔材料不齊,設備沒有現成的,加工工藝從頭摸索,所有都是空白的現狀,直到研發出由鮮雞經過多道工序精細加工,與其它原料混合加工成顆粒狀雞精,太太樂在1992年底、1993年才開始批量生產。

立業期:定最高標準,分別攻下城市家庭市場、農村市場和網路市場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提到“精”,就會聯想起化學、工業、合成、有毒的印象。很多餐飲業從業者也都開始強調“不放味精”、“原汁原味”。

特別是在食品安全環境堪憂的中國,一個謠言就可以讓一個行業面臨危機。比如“小龍蝦是日本人帶到中國用來處理屍體的”謠言,就讓小龍蝦一度沉寂了很久;“你吃的雞精裡根本沒有雞成分”,說得可能是某些不良商家,但也讓“老大”太太樂面臨尷尬。

事實上,雞精的重要成分來自於雞肉,並且雞肉對雞精的確有影響。在太太樂雞精的生產車間,每天有5萬隻雞被加工,這些雞都是來自福建、山東能夠達到出口歐美標準的大型上游供應商企業提供的,經過三道檢驗檢疫,全部檢驗合格才能進入工廠。

通過蒸煮,雞肉和雞湯分開,雞肉經過精細加工,混合“美拉德”反應,製成顆粒,一隻雞最終才能變成雞精調味品。

所以反而是農民自己飼養的雞,雞的來源不可控,在養殖中使用治療藥物、打防疫針等因素都不可控,所以到了後期,太太樂不在農民手裡買雞。

太太樂雞精在生產工藝上突破了世界性的難題,在雞精生產中採用了生鮮原料,直接用新鮮原料加工,從而更好地保持了雞精原料中鮮雞和其它原材料的色、香、味和營養成份;在口味上也更適合中國的消費者;在各項品質指標上如衛生指標、保質期指標、微生物指標等方面也創了世界同行的先進水準。

據筷玩思維調查,原來雞精市場是無序的,假冒偽劣產品氾濫,但沒有標準就沒辦法加以管理。

由於是雞精行業的開拓者,太太樂牽頭,歷時3年,耗資300萬左右,達成了一個初級的雞精行業標準,現在也正在負責制定雞精的國家標準。在制定中國的國家標準時,榮耀中也去查詢全世界同類產品的標準,查後發現比國外的標準還高。

而最初太太樂雞精開拓市場時,用的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消費者去品嘗,不論製作什麼菜肴,放一點味道會變得鮮香,是主要的行銷方法。

從太太樂在媒體上投放的廣告也可以看出,其它的調味料可能是以餐飲為主,家庭為輔,太太樂則是以家庭為主,餐飲為輔。

在銷售額的位置分佈上,太太樂大城市超過了60%,其內部把市場形象地稱為“三分天下”:大城市的天下、農村的天下、網路的天下。市場經過細分之後,太太樂的目標使用者從13億人變成了“3個4億”:老的客戶群為4億“大媽”群,新的客戶群為4億農民群,還有更新的4億線民群。

10年前,太太樂在農村的銷售額只有百分之五,現在城市的增長逐步趨於飽和,但是在農村地區的增長幅度比較大,不過現在興起的網路消費,太太樂目前還沒有完全進入。對此,太太樂開發了針對農村市場的“天天旺”產品,以及更懶、更方便、更可口、更加適合網路行銷的產品。

全面增長期:雀巢並購太太樂,雙贏靠捨得

當時太太樂就已經是中國市場的雞精第一品牌,以80%股份出讓給雀巢,外人看來很難理解。但在榮耀中的理解中,企業家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兒子,是有局限性的,應該當做自己的作品,最滿意的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的作品。

雞精逐步受到市場接受,需要擴大產能。榮耀中決定要搞5000萬噸工程,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

1988年起,政府推出了“火炬計畫”,以市場為導向,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太太樂雞精申請到了貸款,開始動工蓋工廠。

但是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火炬計畫停止了,太太樂的大樓蓋到一半,最需要錢的時候貸款沒有了。

太太樂在1995年已經做好準備在香港上市,保薦人三一證券自己倒閉了。後來榮耀中找到百富勤,但百富勤也倒閉了。

企業做大發展遇到了種種困難,榮耀中差點要把自己的別墅賣掉,用作成企業的流動資金。

為了能夠讓太太樂活下去,並且“讓十三億人嘗到更鮮美的滋味”,1998年,太太樂和雀巢合資,榮耀中失去了公司的80%股份,卻獲得了企業發展急需的資金,並且保持原有管理團隊的穩定,榮耀中依然是全權管理領導者。

然而,被外資收購的本土品牌,大都命運坎坷。2000年達能收購樂百氏,樂百氏品牌和商品逐步走向萎縮;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停止對其投入;強生23億元收購大寶,產品包裝變化後市場並無太大變化;可口可樂欲收購匯源,被叫停,匯源業務下滑。

同時,雀巢素有“並購狂人”之稱。

據筷玩思維統計,在中國,1999年,雀巢收購廣州冷凍食品公司97%的股權,將其旗下享譽中國嶺南地區的雪糕霜淇淋品牌廣州五羊收入囊中;2011年11月,收購國內蛋白飲料和八寶粥市場份額最大的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60%的股份;同年12月又大手筆以17億美元收購徐福記60%股權;在收購深圳景田百歲山失敗之後,雀巢於2010年迅速拿下了中國瓶裝水十強企業之一的雲南礦泉水第一品牌雲南大山70%股權。

除了太太樂,雀巢在2000年收購了另一雞精品牌“四川豪吉”60%的股權。後者當時已發展為中國第二大雞精品牌,是西南市場的老大。

而這些被收購的企業,沒有哪家像太太樂這樣,成為本領域市場規模第一的領頭地位,有的甚至還成為了雀巢的不良資產。

雙方合資之後,很多人說是“夫妻關係”,結婚了,榮耀中則比喻成“婆媳關係”,控股的大股東是婆婆,控小股的是媳婦,並總結出了一套“相處之道”:首先要承認兩種企業文化。

兩個利益集團,兩種不同的理念,要合在一起是高難度的。但在商言商要講利益,大股東的利益如果長期能得到滿足,這種關係就能穩定。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中,合資、合作企業成千上萬,但平均壽命只有2.6年,成功合作的案例寥寥可數,而雀巢跟太太樂合資的時間超過18年,在雀巢內部也是絕無僅有的。

雀巢的合資,讓太太樂達到更大的生產規模,中國調味料市場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太太樂也一直保持增長,目前太太樂雞精已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榮耀中看來,企業家最高的境界,是把企業做到最好,就像做一個藝術品、一個產品。做出來的產品不是自己吃的。

筷玩思維認為,企業家首先要擺正和企業的關係,既不是這個企業的家長,也不是這個企業永恆的佔有者,也不可能消耗掉、享受掉這個企業所產生的所有東西。所以首先要把企業做到最好,然後考慮怎麼讓它長治久安,能夠傳承,為社會多做貢獻。

結語

太太樂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經歷了千難萬險,如今已經走向成熟。但優勝劣汰是自然競爭法則,雞精行業也已經有了數個知名品牌。

在目前的雞精市場,分別隸屬雀巢和聯合利華兩大集團的“太太樂”、“家樂”、“美極”和“豪吉”四大品牌佔據了全國產量的90%,其中“太太樂”佔有率達45%,在華東、華中、華北、東北、西北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

西南市場則由“太太樂”的兄弟品牌“豪吉”占主導地位,而華南地區則是聯合利華旗下“家樂”品牌的根據地。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時刻處於成長和發展中。筷玩思維認為,太太樂的創立者不囿於股權之爭,而以企業能否發展為決策的依據,這是其能夠走到現在並成為行業龍頭的重要原因。

而其把企業標準做到行業標準,再把行業標準推進成為國家強制性標準,使中國的複合調味料企業大幅度提升標準意識、科技創新意識、安全品質意識,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大品牌在企業規模、企業管理、環境控制方面都已經達到了國際同行的先進水準。

同時,形成與世界其它兩大雞精生產地區(歐美、日本)在工藝上、品質上的明顯區別,實現了與國外同行在高層次、高品質上的標準競爭,太太樂應該是企業做強做大之後回饋社會的一個標杆案例,其發展軌跡和悟出的道理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

立業期:定最高標準,分別攻下城市家庭市場、農村市場和網路市場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提到“精”,就會聯想起化學、工業、合成、有毒的印象。很多餐飲業從業者也都開始強調“不放味精”、“原汁原味”。

特別是在食品安全環境堪憂的中國,一個謠言就可以讓一個行業面臨危機。比如“小龍蝦是日本人帶到中國用來處理屍體的”謠言,就讓小龍蝦一度沉寂了很久;“你吃的雞精裡根本沒有雞成分”,說得可能是某些不良商家,但也讓“老大”太太樂面臨尷尬。

事實上,雞精的重要成分來自於雞肉,並且雞肉對雞精的確有影響。在太太樂雞精的生產車間,每天有5萬隻雞被加工,這些雞都是來自福建、山東能夠達到出口歐美標準的大型上游供應商企業提供的,經過三道檢驗檢疫,全部檢驗合格才能進入工廠。

通過蒸煮,雞肉和雞湯分開,雞肉經過精細加工,混合“美拉德”反應,製成顆粒,一隻雞最終才能變成雞精調味品。

所以反而是農民自己飼養的雞,雞的來源不可控,在養殖中使用治療藥物、打防疫針等因素都不可控,所以到了後期,太太樂不在農民手裡買雞。

太太樂雞精在生產工藝上突破了世界性的難題,在雞精生產中採用了生鮮原料,直接用新鮮原料加工,從而更好地保持了雞精原料中鮮雞和其它原材料的色、香、味和營養成份;在口味上也更適合中國的消費者;在各項品質指標上如衛生指標、保質期指標、微生物指標等方面也創了世界同行的先進水準。

據筷玩思維調查,原來雞精市場是無序的,假冒偽劣產品氾濫,但沒有標準就沒辦法加以管理。

由於是雞精行業的開拓者,太太樂牽頭,歷時3年,耗資300萬左右,達成了一個初級的雞精行業標準,現在也正在負責制定雞精的國家標準。在制定中國的國家標準時,榮耀中也去查詢全世界同類產品的標準,查後發現比國外的標準還高。

而最初太太樂雞精開拓市場時,用的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消費者去品嘗,不論製作什麼菜肴,放一點味道會變得鮮香,是主要的行銷方法。

從太太樂在媒體上投放的廣告也可以看出,其它的調味料可能是以餐飲為主,家庭為輔,太太樂則是以家庭為主,餐飲為輔。

在銷售額的位置分佈上,太太樂大城市超過了60%,其內部把市場形象地稱為“三分天下”:大城市的天下、農村的天下、網路的天下。市場經過細分之後,太太樂的目標使用者從13億人變成了“3個4億”:老的客戶群為4億“大媽”群,新的客戶群為4億農民群,還有更新的4億線民群。

10年前,太太樂在農村的銷售額只有百分之五,現在城市的增長逐步趨於飽和,但是在農村地區的增長幅度比較大,不過現在興起的網路消費,太太樂目前還沒有完全進入。對此,太太樂開發了針對農村市場的“天天旺”產品,以及更懶、更方便、更可口、更加適合網路行銷的產品。

全面增長期:雀巢並購太太樂,雙贏靠捨得

當時太太樂就已經是中國市場的雞精第一品牌,以80%股份出讓給雀巢,外人看來很難理解。但在榮耀中的理解中,企業家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兒子,是有局限性的,應該當做自己的作品,最滿意的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的作品。

雞精逐步受到市場接受,需要擴大產能。榮耀中決定要搞5000萬噸工程,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

1988年起,政府推出了“火炬計畫”,以市場為導向,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太太樂雞精申請到了貸款,開始動工蓋工廠。

但是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火炬計畫停止了,太太樂的大樓蓋到一半,最需要錢的時候貸款沒有了。

太太樂在1995年已經做好準備在香港上市,保薦人三一證券自己倒閉了。後來榮耀中找到百富勤,但百富勤也倒閉了。

企業做大發展遇到了種種困難,榮耀中差點要把自己的別墅賣掉,用作成企業的流動資金。

為了能夠讓太太樂活下去,並且“讓十三億人嘗到更鮮美的滋味”,1998年,太太樂和雀巢合資,榮耀中失去了公司的80%股份,卻獲得了企業發展急需的資金,並且保持原有管理團隊的穩定,榮耀中依然是全權管理領導者。

然而,被外資收購的本土品牌,大都命運坎坷。2000年達能收購樂百氏,樂百氏品牌和商品逐步走向萎縮;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停止對其投入;強生23億元收購大寶,產品包裝變化後市場並無太大變化;可口可樂欲收購匯源,被叫停,匯源業務下滑。

同時,雀巢素有“並購狂人”之稱。

據筷玩思維統計,在中國,1999年,雀巢收購廣州冷凍食品公司97%的股權,將其旗下享譽中國嶺南地區的雪糕霜淇淋品牌廣州五羊收入囊中;2011年11月,收購國內蛋白飲料和八寶粥市場份額最大的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60%的股份;同年12月又大手筆以17億美元收購徐福記60%股權;在收購深圳景田百歲山失敗之後,雀巢於2010年迅速拿下了中國瓶裝水十強企業之一的雲南礦泉水第一品牌雲南大山70%股權。

除了太太樂,雀巢在2000年收購了另一雞精品牌“四川豪吉”60%的股權。後者當時已發展為中國第二大雞精品牌,是西南市場的老大。

而這些被收購的企業,沒有哪家像太太樂這樣,成為本領域市場規模第一的領頭地位,有的甚至還成為了雀巢的不良資產。

雙方合資之後,很多人說是“夫妻關係”,結婚了,榮耀中則比喻成“婆媳關係”,控股的大股東是婆婆,控小股的是媳婦,並總結出了一套“相處之道”:首先要承認兩種企業文化。

兩個利益集團,兩種不同的理念,要合在一起是高難度的。但在商言商要講利益,大股東的利益如果長期能得到滿足,這種關係就能穩定。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中,合資、合作企業成千上萬,但平均壽命只有2.6年,成功合作的案例寥寥可數,而雀巢跟太太樂合資的時間超過18年,在雀巢內部也是絕無僅有的。

雀巢的合資,讓太太樂達到更大的生產規模,中國調味料市場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太太樂也一直保持增長,目前太太樂雞精已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榮耀中看來,企業家最高的境界,是把企業做到最好,就像做一個藝術品、一個產品。做出來的產品不是自己吃的。

筷玩思維認為,企業家首先要擺正和企業的關係,既不是這個企業的家長,也不是這個企業永恆的佔有者,也不可能消耗掉、享受掉這個企業所產生的所有東西。所以首先要把企業做到最好,然後考慮怎麼讓它長治久安,能夠傳承,為社會多做貢獻。

結語

太太樂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經歷了千難萬險,如今已經走向成熟。但優勝劣汰是自然競爭法則,雞精行業也已經有了數個知名品牌。

在目前的雞精市場,分別隸屬雀巢和聯合利華兩大集團的“太太樂”、“家樂”、“美極”和“豪吉”四大品牌佔據了全國產量的90%,其中“太太樂”佔有率達45%,在華東、華中、華北、東北、西北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

西南市場則由“太太樂”的兄弟品牌“豪吉”占主導地位,而華南地區則是聯合利華旗下“家樂”品牌的根據地。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時刻處於成長和發展中。筷玩思維認為,太太樂的創立者不囿於股權之爭,而以企業能否發展為決策的依據,這是其能夠走到現在並成為行業龍頭的重要原因。

而其把企業標準做到行業標準,再把行業標準推進成為國家強制性標準,使中國的複合調味料企業大幅度提升標準意識、科技創新意識、安全品質意識,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大品牌在企業規模、企業管理、環境控制方面都已經達到了國際同行的先進水準。

同時,形成與世界其它兩大雞精生產地區(歐美、日本)在工藝上、品質上的明顯區別,實現了與國外同行在高層次、高品質上的標準競爭,太太樂應該是企業做強做大之後回饋社會的一個標杆案例,其發展軌跡和悟出的道理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