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跟跑到領跑!中國核電技術三十載華麗逆襲丨砥礪奮進新國企

“我們30年前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時,幾乎所有先進設備都需要進口,技術也要依靠外國企業,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了自己的核電技術、施工能力和人才隊伍,從這裡出發的每一步都會很踏實。

”站在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的施工現場,從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一路走來的“老核電”喬述華感慨地說,“三十年人生路有幸見證國家核電的跨越發展,不枉此生。”

8月29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走進新國企之砥礪奮進新國企·核電建設篇”走進廣西防城港“華龍一號”二期3、4號機組核島土建工程,

重溫中國核電從無到強的30年征程。

30年沉澱,“核”力打造“國家名片”

這裡是邊陲明珠,

這裡是創新之城,

這裡是超級工程——華龍一號示範項目建設點。

這裡是中國標準、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圓夢和繼續出發的地方。

此次負責把“華龍一號”由圖紙轉變為現實的,是兩家有著30年“核”作經驗的中央企業——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和中國廣核集團公司。兩家企業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當年,我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正式開工。兩家企業攜手並肩的核電建設之旅,也翻開了我國百萬千萬級商用核電站從無到有、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新篇章。

30年來,我國商用核電站走上一條以吸收引進技術為起步,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打造自主核電技術的發展之路。

如今,30年過去了,廣西防城港“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即二期3、4號機組核島土建工程讓這兩個配合默契的夥伴更緊密地靠在一起。

“華龍一號”是採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合作研發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核電技術的安全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準,不僅具有全球獨創性的安全理念,最核心的核島廠房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維持72小時無人工干預不出現失控,而且雙安全殼的設計,也能夠抵禦外部突發的極端性災難。這次專案建設體量更大、結構更複雜,品質要求更嚴、安全要求更高。

為此,兩家企業再次創新合作形式,啟動聯合辦公模式。“核”力打造“華龍一號”這張代表中國核電技術的國家新名片。

2015年12月24日,華龍一號示範機組——中廣核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技術創新,屢刷“安全屏障”係數

“中國實施最嚴格的安全監管,確保中國境內和對外出口的核電站安全可靠、萬無一失。”2016年4月,在第四屆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發出中國核電安全的最強音。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包括了核電站設計、建造、運營管理和培訓的一整套體系,在安全性上,每個環節都上升到新的高度。按照縱深防禦原則設計的安全系統為“華龍一號”配置了實體隔離的三個安全序列,就像三道相互獨立又協同聯動的安全“屏障”;擁有雙層安全殼,確保放射性物質不會外泄;可以抵禦類似商用大飛機撞擊的意外攻擊,廠區也可抵禦不低於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地震震級……

角色逆襲,從跟跑到領跑華麗轉身

從1987年引進法國技術開工建設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到成功開啟全球最高端市場。歷時近30載,中國核技術實現了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

2015年10月21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見證下,中廣核和法國電力集團在倫敦正式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專案的投資協議。2016年9月29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專案一攬子協議,正式挺入世界老牌核電強國英國,這是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歷史性突破。

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旗艦產品,“華龍一號”成熟而優秀的技術水準受到了全球關注。目前,我國已與英國、阿根廷、埃及、巴西等近20個國家達成了合作意向。

2017年1月10日,英國政府正式受理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GDA),GDA是華龍一號落地英國的技術前提。防城港核電二期3、4號機組是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的參考電站。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是歷史悠久的核電國家,世界上首座商用核電站就誕生在英國。

中國核電雖然以吸收引進技術為起步,但自主創新、打造自主核電技術的步伐從未停止。在“核”力建設的30年,中國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從常規島到核島土建施工的跨越,完成了核電業務施工能力和施工領域的“雙突破”,一項項世界之最不斷誕生,一個個首開先河的核電工程也完美落成。目前,華龍一號示範專案正全力推動,3、4號機組計畫2022年具備商業運營條件。

施工中的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二期3、4號核島

厲害了,我的華龍一號!只要穩穩的安全!

更安全的堆芯設計:採用177組燃料元件,堆芯熱工安全裕量大於15% ,堆芯平均線功率密度下降3.5%;在控制手段方面,設置68組控制棒組件,增加停堆裕量,確保停堆安全

更有利的廠房佈置:廠房採用單堆佈置,降低人因失效風險和機組間不利相互影響,更好地實現實體隔離,避免安全系統共模失效。

更堅固的安全殼:設計採用雙層安全殼,可抵禦大型商用飛機撞擊,大自由容積,提高設計基準事故和嚴重事故下的安全性。

更冗余的安全系統:採用三個獨立安全系列,相互獨立,實體隔離,更好地應對事故和內外部災害。

更多樣的電源配置:配備3台應急柴油發電機、2台後備柴油發電機、1台移動式柴油發電機和多個系列的大容量蓄電池。

更可靠的驅動技術:設計了二次側非能動餘熱排出系統、堆芯熔融物滯留系統(IVR)等非能動措施,如發生事故可連續提供72小時冷卻,確保反應堆進入安全停堆狀態。

更高的抗震等級:安全停堆地震水準達0.3g,有更強的廠址適應能力,抗震等級提高了一個量級。

30年,變化的是時間

不變的是堅守——

以工匠精神制國之重器。

30年,變強的是實力

不變的是願景——

以先進之義樹中國標準。

這一個30年,我們砥礪奮進,碩果累累,

下一個30年,未完待續……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包括了核電站設計、建造、運營管理和培訓的一整套體系,在安全性上,每個環節都上升到新的高度。按照縱深防禦原則設計的安全系統為“華龍一號”配置了實體隔離的三個安全序列,就像三道相互獨立又協同聯動的安全“屏障”;擁有雙層安全殼,確保放射性物質不會外泄;可以抵禦類似商用大飛機撞擊的意外攻擊,廠區也可抵禦不低於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地震震級……

角色逆襲,從跟跑到領跑華麗轉身

從1987年引進法國技術開工建設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到成功開啟全球最高端市場。歷時近30載,中國核技術實現了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

2015年10月21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見證下,中廣核和法國電力集團在倫敦正式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專案的投資協議。2016年9月29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專案一攬子協議,正式挺入世界老牌核電強國英國,這是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歷史性突破。

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旗艦產品,“華龍一號”成熟而優秀的技術水準受到了全球關注。目前,我國已與英國、阿根廷、埃及、巴西等近20個國家達成了合作意向。

2017年1月10日,英國政府正式受理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GDA),GDA是華龍一號落地英國的技術前提。防城港核電二期3、4號機組是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的參考電站。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是歷史悠久的核電國家,世界上首座商用核電站就誕生在英國。

中國核電雖然以吸收引進技術為起步,但自主創新、打造自主核電技術的步伐從未停止。在“核”力建設的30年,中國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從常規島到核島土建施工的跨越,完成了核電業務施工能力和施工領域的“雙突破”,一項項世界之最不斷誕生,一個個首開先河的核電工程也完美落成。目前,華龍一號示範專案正全力推動,3、4號機組計畫2022年具備商業運營條件。

施工中的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二期3、4號核島

厲害了,我的華龍一號!只要穩穩的安全!

更安全的堆芯設計:採用177組燃料元件,堆芯熱工安全裕量大於15% ,堆芯平均線功率密度下降3.5%;在控制手段方面,設置68組控制棒組件,增加停堆裕量,確保停堆安全

更有利的廠房佈置:廠房採用單堆佈置,降低人因失效風險和機組間不利相互影響,更好地實現實體隔離,避免安全系統共模失效。

更堅固的安全殼:設計採用雙層安全殼,可抵禦大型商用飛機撞擊,大自由容積,提高設計基準事故和嚴重事故下的安全性。

更冗余的安全系統:採用三個獨立安全系列,相互獨立,實體隔離,更好地應對事故和內外部災害。

更多樣的電源配置:配備3台應急柴油發電機、2台後備柴油發電機、1台移動式柴油發電機和多個系列的大容量蓄電池。

更可靠的驅動技術:設計了二次側非能動餘熱排出系統、堆芯熔融物滯留系統(IVR)等非能動措施,如發生事故可連續提供72小時冷卻,確保反應堆進入安全停堆狀態。

更高的抗震等級:安全停堆地震水準達0.3g,有更強的廠址適應能力,抗震等級提高了一個量級。

30年,變化的是時間

不變的是堅守——

以工匠精神制國之重器。

30年,變強的是實力

不變的是願景——

以先進之義樹中國標準。

這一個30年,我們砥礪奮進,碩果累累,

下一個30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