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清風雨霧中邂逅一次雲瀑奇觀

廬山是我家鄉,多次去往,不為它寫點說點什麼,心裡總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每次回老家,只要得空,我定會邀上三五好友,一同登臨廬山,或從太乙村、好漢坡攀爬,或駕車從南北山門抵往,多年來,這已成為我回老家的一種程式化的休閒方式,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廬山又稱匡山、匡廬,中華十大名山之一。

相傳周威烈王時,有一個叫匡俗的人,在山上結廬為舍,求仙修道,後成仙而去。匡姓而結廬,“匡廬”由此得名。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廬山”。中國成語有“三山五嶽”之說,廬山理所當然地位列“三山”(黃山、廬山、雁蕩山)之中,並得天獨厚地踞于長江之南,而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南嶽衡山、中嶽崇山)中除了南嶽衡山之外,其它四座皆在長江以北,
遊遍“三山五嶽”,中國其它的名山大川也就大多大同小異而已,不去遊歷也不算留下太多的遺憾。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桂林山水甲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世界上第一個唯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項榮譽的旅遊勝地,這是廬山人至今仍引以為豪的一件快事。它東依鄱陽湖,南靠古豫章城,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聳峙于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贊:“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斗傍,
屏風九疊雲錦張”。廬山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常年雲霧繚繞,險峻與柔麗相濟,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猶如立于長江之畔的一幅雄偉多姿的立體山水畫,世人稱奇。

廬山之美,美在雲霧。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會太冷,因而夏季成避暑勝地,冬季又可看雪景、賞霧淞,春秋季則可看杜鵑、觀楓葉,所謂“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四時之景各異,一年四季讓人流連忘返。廬山最美的是雲霧景觀,因之處於一個盆地,四面高山聳立,南依鄱陽湖,北傍浩瀚長江。大江大湖蒸騰不竭水汽,形成滔滔雲霧湧向廬山。因之這襟江帶湖的緣由,廬山的水汽很盛,當水汽遇上空氣中的塵埃,就形成了小水滴。數不清的小水滴凝聚成美麗神奇的廬山雲霧美景。

余邵詩雲:“廬山雲霧景觀奇,變幻無常千萬姿;剛作浪濤騰漢海,又成瀑布瀉天池”。廬山雲霧,四季皆有。夏季最多,秋季較少。雲霧起處,諸峰雲遮霧罩,隱現忽轉,變幻莫測,蔚為壯觀,而遇見它,是需要一些運氣的,我有幸目睹了二回。

形成滔滔雲霧湧向廬山。因之這襟江帶湖的緣由,廬山的水汽很盛,當水汽遇上空氣中的塵埃,就形成了小水滴。數不清的小水滴凝聚成美麗神奇的廬山雲霧美景。

余邵詩雲:“廬山雲霧景觀奇,變幻無常千萬姿;剛作浪濤騰漢海,又成瀑布瀉天池”。廬山雲霧,四季皆有。夏季最多,秋季較少。雲霧起處,諸峰雲遮霧罩,隱現忽轉,變幻莫測,蔚為壯觀,而遇見它,是需要一些運氣的,我有幸目睹了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