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TVB經歷的這場大戲,讓股價漲了近40%,比商戰片還精彩

作者:胡華雄 葉舒筠

看到下面這個標誌,你想到的是不是這兩個字?港劇(情懷)!

相信一定會勾起70後、80後,乃至90後的回憶。

不過與TVB近年來的落寞相比,近期它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著實扎眼。

1TVB再被人盯上 股權大戰後股價漲近40%

上市公司被人收購,公司奮起反抗,這本是香港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TVB)商戰劇裡的橋段,如今也發生在TVB自己身上。

近日,原本的收購方傳奇影業及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注:這是一個公司,簡稱傳奇集團,並非萬達旗下的傳奇影業)終於打了退堂鼓,

宣佈不再繼續推進收購要約。

可能是鑒於股價持續低迷,TVB在今年1月提出一個上限約42億港元的股份回購計畫,回購價定為30.5港元,但中途傳奇集團殺出,提出收購29.9%的TVB股份,TVB為了對抗此項收購,將原本設定的30.5港元的回購價提高至35.075港元。

傳奇集團的收購計畫以失敗而告終,但收購與反收購本身卻刺激了股價的大漲,TVB股價一度較年初最低價漲近40%。

為何會被人盯上,並差點被“破門而入”?除了創始人邵逸夫退出後,TVB越來越像一家公眾公司外,TVB自身業務和業績的下滑,公司規模停滯不前,導致收購門檻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資料顯示,TVB業績近年來經營已明顯呈現頹勢,從2015年開始,總營收就結束了連續多年的增長態勢,

當年總營收為44.76億港元,較上一年度下降逾兩成,公司淨利潤則從2014年就開始下滑。2016年12月初,TVB發出對2016年全年的盈利預警。TVB稱,預計2016年度盈利將較上年下跌55%至65%。與在外的盛名相比,TVB近年來市值長期都在一百多億港元的水準,對於很多資金實力雄厚的資本大鱷而言,這樣的收購門檻並不算高。

2TVB落寂的背後:內地影視行業的虹吸效應

相較於香港狹小的市場,內地影視行業連續多年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根據西南證券的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申萬影視動漫行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0.1%和24.9%。

以A股上市的典型劇集製作公司華策影視為例,公司2010年總營收只有2.82億元,淨利潤只有9618萬元,而2016年前三季度總營收就已達到23.55億元,

淨利潤達到2.8億元,均獲得迅猛增長,而同期TVB營收和利潤基本上止步不前。

與內地電視臺不太一樣的是,TVB不僅是一家電視臺,更是一家專業的電視劇製作商,每年生產大量的電視劇集,並一度成為華語圈的明星製造工廠,香港地區目前在華語圈打拼的頂級演藝明星早年大都有在TVB參演電視劇集的經歷,如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劉嘉玲、古天樂等。TVB製作的很多古裝武俠劇,特別是由其製作的金庸武俠劇一直都被視為經典。

另外,不同于內地電視劇臨時組建劇組的製作方式,TVB對電視劇的製作可謂全程主導,包括編劇、監製,以及大部分藝員等人員,都是公司一員。對參演電視劇的藝員,TVB分了幾種簽約方式,一種是對於尚未走紅的普通藝員大多簽經理人合約,由TVB任經理人統籌藝員的所有工作,除節目酬金外,並提供固定月薪;對於一些已成名的藝員或外部明星,則多採取簽基本部頭合約的方式,以“節目時數”計算薪酬;另外,TVB還會簽一些外援部頭合約。這種造星方式確保藝員的演技得到充分歷練,保證了劇集品質。但大量的經理人合約導致薪酬趕不上部分藝員的預期,成名後通常有較強動力離巢,離巢藝員的主要選擇方向就是北上內地掘金。

亞洲一些影視劇集製作發達的國家藝人情況也與TVB類似。資料顯示,和TVB一簽就是七八年的合約一樣,韓國藝人與經紀公司制定的演藝合同也很苛刻:不僅時間長、分成比例還很懸殊,如果想解約還要支付天價違約金。曾有韓星自嘲:“和公司簽約後,感覺自己就像被貼上主人標籤的奴隸。”

韓國經紀公司和藝人的分成一般為七三開或八二開,新人甚至是九一開。並且,韓國偶像組合人數眾多,拿EXO來說,他們的收入和公司三七分,所得的三成酬勞還要12個人平攤。和TVB出名的藝人出走一樣,在韓國成名後的韓庚、鹿晗、吳亦凡也紛紛轉戰內地撈金。

不一樣的是,TVB在香港一家獨大,導致TVB進取心不足,這幾年拍攝的港劇,品質和影響力都在下滑;而韓國有三大電視臺:MBC、KBS、SBS,競爭的殘酷逼著娛樂公司不斷推出紅遍亞洲的爆款電視劇。韓國綜藝、真人秀更是層出不窮。

3情懷來了:說起TVB,你能想到哪些經典臺詞麼?

小編作為曾經的港劇迷,先來試試:

暖心的

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語重心長的語氣)

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想的嘛。

餓不餓啊,我煮碗面給你吃。

你知不知道大家都很擔心你啊?(我腦海裡竟然浮現了好幾個配音演員的版本……)

警匪片

阿sir啊,相信我,我真的沒有殺人。

阿Sir,不關我的事啊。

員警了不起啊!

你別亂來啊!香港是法治社會!

這次多虧有你幫我啊。

(最喜歡的就是警匪片!!!)

法庭劇

我要見我的律師!

他胡說/他撒謊!

證人,請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臺詞暫時想到這麼多,再放幾張圖片,來一波回憶殺吧:

你知道的經典TVB影視劇或臺詞還有哪些?歡迎在下麵留言!

特別是由其製作的金庸武俠劇一直都被視為經典。

另外,不同于內地電視劇臨時組建劇組的製作方式,TVB對電視劇的製作可謂全程主導,包括編劇、監製,以及大部分藝員等人員,都是公司一員。對參演電視劇的藝員,TVB分了幾種簽約方式,一種是對於尚未走紅的普通藝員大多簽經理人合約,由TVB任經理人統籌藝員的所有工作,除節目酬金外,並提供固定月薪;對於一些已成名的藝員或外部明星,則多採取簽基本部頭合約的方式,以“節目時數”計算薪酬;另外,TVB還會簽一些外援部頭合約。這種造星方式確保藝員的演技得到充分歷練,保證了劇集品質。但大量的經理人合約導致薪酬趕不上部分藝員的預期,成名後通常有較強動力離巢,離巢藝員的主要選擇方向就是北上內地掘金。

亞洲一些影視劇集製作發達的國家藝人情況也與TVB類似。資料顯示,和TVB一簽就是七八年的合約一樣,韓國藝人與經紀公司制定的演藝合同也很苛刻:不僅時間長、分成比例還很懸殊,如果想解約還要支付天價違約金。曾有韓星自嘲:“和公司簽約後,感覺自己就像被貼上主人標籤的奴隸。”

韓國經紀公司和藝人的分成一般為七三開或八二開,新人甚至是九一開。並且,韓國偶像組合人數眾多,拿EXO來說,他們的收入和公司三七分,所得的三成酬勞還要12個人平攤。和TVB出名的藝人出走一樣,在韓國成名後的韓庚、鹿晗、吳亦凡也紛紛轉戰內地撈金。

不一樣的是,TVB在香港一家獨大,導致TVB進取心不足,這幾年拍攝的港劇,品質和影響力都在下滑;而韓國有三大電視臺:MBC、KBS、SBS,競爭的殘酷逼著娛樂公司不斷推出紅遍亞洲的爆款電視劇。韓國綜藝、真人秀更是層出不窮。

3情懷來了:說起TVB,你能想到哪些經典臺詞麼?

小編作為曾經的港劇迷,先來試試:

暖心的

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語重心長的語氣)

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想的嘛。

餓不餓啊,我煮碗面給你吃。

你知不知道大家都很擔心你啊?(我腦海裡竟然浮現了好幾個配音演員的版本……)

警匪片

阿sir啊,相信我,我真的沒有殺人。

阿Sir,不關我的事啊。

員警了不起啊!

你別亂來啊!香港是法治社會!

這次多虧有你幫我啊。

(最喜歡的就是警匪片!!!)

法庭劇

我要見我的律師!

他胡說/他撒謊!

證人,請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臺詞暫時想到這麼多,再放幾張圖片,來一波回憶殺吧:

你知道的經典TVB影視劇或臺詞還有哪些?歡迎在下麵留言!